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世界化肥市场发展情况(一)人口增长与农业用肥需求。①在20世纪以前,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没有给农业生产带来太多压力,由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食物需求可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轻易满足;而进入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开始急剧加速,从190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由15亿人膨胀到60亿人;而且这种势头将继续发展下去,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人。与此同时,世界耕地扩张却不能如此顺利,世界可耕地面积为29·5亿公顷,其中最好的50%,即最肥沃、通达性最好、最容易开垦的耕地已被耕种,面积约为15·4亿公顷;而剩余的50%虽有开垦潜力,但其土壤肥…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肥市场:改革发展思路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化肥市场:改革和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一、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与总体思路(一)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1·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我国化肥市场化改革从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开始,至今已经有七年左右的历史。从历史角度和现实要求看,继续推进化肥市场化改革是今后理顺市场关系的基础,也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既是各涉肥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护农民利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应根据新的市场形势、新的社会经济关系要求,把深入推进化肥市场化改革作为基本原则和总体…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化肥施用总量与结构(一)我国化肥施用的总量与结构变化。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肥料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农业施肥总量和施肥水平出现了不断提高的趋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活动。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全国总的化肥施用量已由1985年的1775·8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4836·7万吨(折纯),科学施肥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化肥施用总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从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和农民用肥方法看,全国总的化肥施用量还没有达到最高峰,仍将进一步增加。从施用品种看,随着施肥水平一定程度的提高,近些…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田用肥结构出现扭曲现象,其危害日趋明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对农家肥的使用日益减少,化肥施用量日益增加,用肥结构日趋失衡,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力下降,农业生产日益受到威胁。据统计198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1999万吨(折纯量),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13.9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每亩施肥6.3公斤水平的一倍多。1987年山西省化肥施用量达到178万吨(实物量),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31.9公斤,比20年前增长了8.4  相似文献   

5.
依靠农药和化肥保证产量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探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激励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农药和化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农药、化肥市场的纵向结构反映市场主体的市场势力,针对具有市场势力的一方进行补贴可以有效激励其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文章基于农药、化肥市场纵向结构特点,通过博弈分析,探讨政府补贴对生产商和农户生产与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补贴政策可以激励生产商和农户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绿色水平;补贴政策实施与否取决于生产商和农户生产或消费农药、化肥的绿色度水平;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取决于补贴额度,而补贴额度则取决于补贴调整因子和补贴阈值。  相似文献   

6.
耕地、化肥、电量等作为主要的农业资源,对农业的产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业的生产效益。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资源消耗系数法对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时间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耕地资源总的消耗系数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的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各年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策性建议。(1)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2)针对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关键在于增加使用有机肥、修复水渠、塘坝,增大传统自流灌溉。  相似文献   

7.
我国化肥价格变动与调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化肥价格变化特点(一)价格波动频繁。我国的化肥价格变化具有频繁波动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1)化肥具有常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特点。以湖北省为例,根据全省近二十年购肥阶段的统计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农民购肥主要集中在春耕和秋冬播两个阶段,分别占全年总购肥量的67%和26%。化肥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化肥市场呈现周期性的“春耕涨价”现象,以年内价格变化看,往往出现剧烈波动现象。(2)化肥生产和能源有着密切关系,很容易受到国家经济周期、行业发展、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3)我国是化肥净进口国,很容易受到国际化肥市场波动的…  相似文献   

8.
化肥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在保证高质量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化肥价格的变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发展。目前化肥价格的变动受到农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劳动力资源、国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1.农产品生产领域质量安全的问题和现象。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资料主要投入要素,很大成分依靠化肥和农药的提升;畜产品生产很大成分依靠非标准饲料和添加剂等催生素实现产量的提高。现代农业生产领域广泛而普遍采用化学手段来增加产鼍,虽然满足商品市场的供需,然而这种农业现代化措施,在低素质文化水平的农民承包经营后,在日益减少土地而又获得最大边际效益的基础上,既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又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内涵式增长。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水资源、农机、化肥、人均耕地和家庭固定资产等。其中,有效灌溉土地、水资源、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总体呈增长态势但省际差异较大,效率较高的省份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建议通过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等措施,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承载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本文立足“科技兴农”,对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忻州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这一重大战略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一、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史沿革与基本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化肥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化肥管理体制包括化肥的生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三个有机统一的内容。我国化肥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从整个发展历史看,国内化肥管理经过三个大的阶段。(一)严格的计划管理阶段(1952~1982年)。从新中国成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当长时期里,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内化肥资源长期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国家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对化肥生产、流通采取了严格的计划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供销社农资流通系统专营和“一主两辅”即[供销社农资公司为化肥流通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驱动效应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丹 《经济地理》2014,(3):121-126,135
采用2004—2011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对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差异比较,并进一步对影响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我国化肥消费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消费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②不同地区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不同。结构调整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效率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西部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人均耕地规模、技术进步、上一期化肥消费强度、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耕地质量等因素对化肥消费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5-2006年数据为基础,对湘西州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以粮食产量为产出因子,选择化肥投入、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投入因子,利用LINEST计量经济软件建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相对化肥投入和机械动力的影响而言,从1995-2006年湘西州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主导影响因素依然是耕地面积,说明今后湘西州农业生产应做好耕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重视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调整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及优化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乡村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5.
李静松 《开放时代》2023,(1):172-188+9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正在使原本以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计农业为基本特征的西南山区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两条主线追踪广西、云南和贵州山区农业在1998年—2018年间的变化发现,当地主粮作物品种的商品化程度极大提高,农化投入品被广泛使用,机械化水平有所提升,产业发展带动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普遍存在;同时,种植结构存在“去粮作”和“耕地种树”的趋势。西南山区农业的整体性变迁从总体上降低了农户生产选择的自主性,从食物自给程度和市场依赖程度两个维度可以描述农户在从生计农业向产业农业转变过程中的分化。当前生产对农业体系多样性和农户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推动西南山区农业的可持续转型需突破来自常规生产体系的限制,生成能够抵抗风险、增强农业抗逆力的替代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大宗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引起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日趋凸显.为定量反映我国大豆供给变化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1986~2009年的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进行了定量测算,耕地足迹按照生产国单产进计算,能源足迹考虑了生产过程中化肥、机械投入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引起的耕地足迹增速大于国内耕地足迹增速; (2)化肥及机械投入的不同是导致我国及进口来源国大豆能源足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对不同生产国的大豆耕地和能源足迹的对比表明,我国生产单位大豆隐含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均高于其他进口来源国,从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大豆国际贸易提高了全球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农村的最大热点问题恐怕就是化肥了。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化肥的生产、供应、销售、使用等环节曾经不同程度地几起波澜。应当说,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利益、结构调节的问题。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出现的化肥市场价格暴涨的现象,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体系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本刊分两期刊发人民日报记者周泓洋对今春化肥市场价格暴涨现象的透视,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期的时间尺度和分省份的空间尺度实现可持续性的测度。研究发现:(1)以耕地粮食生产率测量的全国耕地生产可持续性呈现出递增趋势,但以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调整后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明显低于生产可持续性;(2)耕地生产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明显,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稳定性和递增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差异性的耕地保护政策会更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程度。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地区是我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首批试点,肩负着探索改善耕地土壤质量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经验和措施的重要任务。基于2009—2019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构建2014年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的“准自然”试验,评估试点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显著降低了三地的化肥施用量,长株潭三地的化肥施用量分别降低了2.02%、5.96%、6.04%;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长沙的化肥施用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株洲和湘潭,深入分析发现,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化肥减施效应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 栾城县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业人口264,000人,农业劳动力118,000人,集体耕地448,000亩,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拥有耕地1.7亩,每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3.8亩。农业生产以粮棉为主,粮田面积30多万亩,棉田13万亩。近七、八年来,粮食生产发展很快,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地区之一。由于它地处冀中平原,地势平坦,便于机械耕作,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截至1977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马力99,231马力,每亩拥有农业机械0.209马力,灌溉用电量35.8度,施用化肥161.4斤,农药7.5斤。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来说,已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正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力争在今年实现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