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调查了狼牙山风景区的基本条件,结果发现:旅游接待设施是景区旅游开发的关键,而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系统干扰最大.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和当地经济发展,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以"预防为主"为原则,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通过采取措施适当控制环境容量和人为破坏影响,保持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文 《新经济》2012,(Z1):86-87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南部靠近桂林风景区,北部跟张家界风景区呼应。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这方山水美丽,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舜帝就造了这个"崀"字。良山为崀。据说诗人艾青曾在当地教书,其名句:"为什么我眼中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说的就是这里。  相似文献   

3.
旅游环境容量是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区域生态产业布局的基础。本文在概述宜宾的丰富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都很大,而生活容量严重不足,日旅游生态容量与日旅游空间容量分别为1004.06万人和178.50万人,日旅游生活容量与年旅游生活容量则分别仅有0.50万人和182.50万人;旅游生态容量与旅游空间容量都处于“极富”水平,容量等级均为“5”,容量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51,而旅游生活容量的容量等级仅为“1”,处于“极缺”状态,容量系数为-0.7315;接待能力与旅游交通是宜宾旅游环境容量的两个最大限制因素,旅游环境容量的提高应在维护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的同时,改变生活容量低下的局面,加强市境内外风景旅游区的整合,以促进宜宾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崀山是新兴旅游景区,有着全国最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极具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崀山的开发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全省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崀山旅游开发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形成各级党政主干线上手抓旅游的发展格局,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灵活机动的融资方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假日旅游黄金周,厦门风景名胜区接待了大批游客。面对日益火爆的假日旅游,厦门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因而,本文对厦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价值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测评方法有多种,代表性的有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及景观生态学法、旅游生态承载力方法体系中的旅游环境容量法、旅游生态足迹法等。对比分析了各种测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各种测评方法的具体适用场景,指出需针对旅游地类型及测度目标选用相应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7.
湖南崀山是新兴旅游景区,有着全国最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极具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崀山的开发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全省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崀山旅游开发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形成各级党政主干线上手抓旅游的发展格局,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灵活机动的融资方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8.
天堂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堂寨风景区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天堂寨旅游业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景区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公路线渐成网络;“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提高了天堂寨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经营运作模式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了天堂寨旅游产业形象,增强了旅游区扶贫带动功能。景区目前尚存在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景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天堂寨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软环境,提升服务档次。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及发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骁  蒲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23-125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关的计算模型。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需求容量和供给容量的平衡关系,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环境需求容量的状态模型和供给容量的动态发展模型的构建,分析其发展规律,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短期Logistic曲线型和长期复合Logistic曲线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以往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环境容量的各主要限制因子,将模型与“生命周期”对应起来,使环境容量在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在近几年的旅游发展中,我国风景名胜区接待了大批游客。面对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因而,要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进行分析,有必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补偿。  相似文献   

11.
基于ISM模型的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研究为例,运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层级递阶图,结论表明:景区品牌形象、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主要目标市场满意度、景区消费性价比、对外宣传力度是影响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的表层关键要素,景区资源整合开发潜力、景区景点多样性、景区承载力、景区管理水平等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揭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影响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景区竞争力的深层根本因素。深层影响因数通过与上层影响因素的层级有向递阶关系对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经历了千余年的人文积淀,融祖国文化之精华的儒、释、道于一体,是享誉天下的名山。在已有的研究中,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研究集中在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对其文化内涵研究较少。研究发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抗战文化、辛亥革命文化、红叶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突出,通过深挖岳麓山的文化内涵,可确立岳麓山的"红文化"品牌,并通过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目标市场促销、综合营销、加强管理和服务等措施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伟  周旗 《经济地理》2006,26(4):717-720
南阳市旅游业具有发展速度快、骨干景区渐成气候、产品系统性不足和接待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特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全局、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是新时期旅游背景下促进南阳市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休闲旅游是城市规划中的新兴主题,而水休闲旅游本身的规划模式和经营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生态循环程度。旅游活动的发展势必造成对城市水域空间环境质量的影响,空间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研究也成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扬州古运河风景区为例,在分析景区地理资源和旅游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构建水休闲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指标,并利用木桶综合推测法计算出风景区水休闲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为生态循环型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步骤中的开发条件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运用CAP方法对云南省首批试点建设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研究发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面临来自于内部的威胁要高于来自外部的威胁,而产生这些内部威胁的根源几乎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社区的传统生计维持或者是社区自发的、无序的旅游接待.因此,文章提出,解除上述威胁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合理、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琴  田银华  童乙伦 《经济地理》2020,40(2):233-240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所属地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环境的互动演化关系,文章将社区参与促进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纳入市场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里,考察在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下,遗产地生态位提升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参与通过确权、保权、设权和增权的四方面作用,改变了遗产地的需求、资源、技术及制度等活化因子变量;提高了世界遗产地生态位及旅游发展质量。最后,结合崀山的案例分析,为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保护开发提供一条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长沙、株洲、湘潭是地处湘东北部依湘江而筑的城市群,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缺乏对旅游环境问题的重视,使旅游活动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旅游地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失去了其天然景观特征,严重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面阐释旅游环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城市群旅游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区域旅游环境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扬州城区国内外水休闲游客为研究对象,以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古运河游览区、何园和个园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设计、数据相关性处理、统计信度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水休闲旅游品牌的消费群体的生态循环理念感知程度、环境态度感知水平、环境评价感知水平和环境行为模式感知水平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不同属性的消费群体在感知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得出生态循环型水休闲旅游品牌规划方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理苍洱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种双重身份,地域重叠的自然区域,由于旅游的开展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客观实际,在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原则上,对该区域的旅游区、旅游模式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旅游区域的保护指标、旅游客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mode of National Parks in USA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mode is not fit for Chinese National Geo-park.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Scenic Spot, gives empirical analysis taking Zhangjiajie as an exampl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Scenic Spot leads to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such as decentralization in investment and blind construction, incongruou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in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ose of enterprises. At last, 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ese geo-park management mode establishment on the basis of both the success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situations. These includes management localization, resource protection in marketing, limited development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separating enterprises from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institutions, avoiding the fragmented and decentralized comm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