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290.76 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以芦苇为例:湿地植物碳汇经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关键的自然生产力,同时具有极大的碳汇潜力和经济价值。芦苇是湿地最主要的代表性植物。通过实证分析,计算了我国典型芦苇湿地的碳汇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壤碳汇功能与农户耕作行为演变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薇 《技术经济》2009,28(3):45-49
本文研究了农业土壤碳汇所具有的经济潜力将对中国农户耕作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农户耕作行为方式选择模型和土壤碳汇激励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用不同农业耕作行为方式的经济过程,探讨了碳交易机制对农户行为方式改变的影响。研究得出:土壤碳汇功能可以帮助农户增加自身收入、减少贫困,从而带来减少大气中CO2气体含量、缓减温室效应、提升土壤肥力等保护环境的正外部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通过对锡盟草原碳汇价值的研究,建立碳汇交易场所,利用碳汇交易等手段,发展草原牧区的碳汇经济,并借助相关部门为农牧民打开绿色通道,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使农牧民从碳汇经济中获利,从而达到锡林郭勒地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李姝晓  童昀  何彪 《经济地理》2023,(6):230-240
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源、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利用GDIM、蒙特卡洛模拟、情景分析法分解并预测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达峰路径,同时利用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预测旅游可分配碳汇,探索不同情景、不同客源市场下的旅游碳中和实现。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海南省旅游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均呈增长态势,国内旅游碳排放和可分配碳汇比重逐渐上升,入境旅游碳排放比重下降且受疫情影响明显。(2)海南省国内和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最大促增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规模、投资规模,以绝对因素为主,促减因素分别是旅游经济碳强度、投资碳强度,以相对因素为主。(3)海南省国内旅游碳达峰时间分别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可持续发展情景2030年、低碳发展情景2026年,峰值分别为3 470.74万t、359.02万t、326.84万t;入境旅游碳达峰时间为基准发展情景2035年,峰值7.38万t,其他情景已经达峰。(4)旅游可分配碳汇逐年增加,国内旅游可分配碳汇提高,入境旅游的降低;海南省国内旅游将在2044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而入...  相似文献   

7.
曹恒  王弟  赵鹏 《经济问题》2023,(7):120-128
以山西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碳税法对山西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评价山西省森林碳汇交易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个清查期内,山西省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林型中杨树、栎类和油松对碳汇经济价值的贡献最大,不同林分中天然林贡献大于人工林,不同林龄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从层次分析结果可知,区域政策最为重要,其次是法律法规,排名第三的是专业人才,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权重值相差不大,排名第六的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分析可知,今后山西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注重森林碳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CCER项目是在碳金融框架下的自愿减排机制,对于碳减排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此机制在中国已开启了早期探索,但发展不成熟,模式有待完善,其发展路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林业是巨大的碳汇池,林业碳金融项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并增加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探究CCER框架下林业碳金融发展路径,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并展望绿色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世界都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环境下,碳汇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面对内蒙古碳汇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碳估算模型,制定碳汇项目具体方案和计量标准.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设计和改进管理,建立完善的交易机制,积极搭建碳交易平台,发展绿色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碳汇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贵州森林碳库的碳汇和碳源优势及弊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贵州森林碳库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贵州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经济后果。以上市公司是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增加,在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这种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影响机制。最后,企业劳动雇佣的增加还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从企业劳动雇佣视角丰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还可以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视角拓展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还可以提高经济绩效,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预期目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和扩大就业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明确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德尔菲法等科学方法,借鉴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循环经济系统的“灰色性”特点,建立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绩效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评价模型对某煤矿2006-2010年循环经济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既体现了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又体现了与理想标准的差距。因此,煤炭企业应挖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 Ecosystem services are explicitly defined a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ffects upon which people rely for existence that are formed and maintained by ecosystem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1] .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goods and servi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envi- 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also represents one aspect of the United Na- tions Millennium Assessment. At present, the re- search associated wit…  相似文献   

14.
The continuing growth of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 will affect glob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due to its impac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global resource depletion. In 2005,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in China resulted in the emissions of 2290 million metric tonnes of carbon dioxide (approximately 53% of the nation's total) and required 779 million metric tonnes of coal (approximately 50% of China's total coal consumption). These figure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wit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gauge the range in which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could grow a scenario-based conceptu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published in (vol.) of this journal). The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shows that under a business as usual (BAU) scenario,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ould contribute upwards of 56% of China's energy 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 Meanwhile, consumption of coal will also increase, growing to nearly 60% of total national demand by 2020. However, variations in a number of key drivers could produce significant deviation from the BAU scenario. With accelerated economic output, even with greate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greater potential to bring natural gas on stream,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ould rise 10% above the BAU. Alternatively, in a scenario where China's economy grows at a tempered pace, less investment would be available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developing natural gas infrastructure, or nuclear energy. In this scenario, reduced economic growth and electricity demand would thereby be countered by reduced efficiency and a higher contribution of coal.  相似文献   

15.
海南中部山区是全省生态功能的核心区,对维持全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2005年SPOT2、SPOT4遥感影像(10米分辨率)所提取的专题图层分析统计出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面积,提出了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沐系,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种类型;并利用生态经济相关理论基础对备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8种类型9种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9.5×10^8元/a,其中调节功能达1472.8×10^8元,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9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促进海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市场在经过黄金十年的辉煌后,受产能过剩、环境保护压力以及进口煤激增等因素影响,煤价下跌、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整个行业陷入亏损的泥潭中。在当前的煤矿建设过程中,如何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及时代发展潮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煤炭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煤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及企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绿色企业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企业将成为 2 1世纪现代企业发展的主导潮流 ;构建绿色企业创新体系的过程 ,也就是形成市场化、知识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生态市场经济 ,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企业建设之路 ,才能真正建立起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市场化与生态化内在统一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绿色企业制度创新内生化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高技术产业化政策,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和竞争能力。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并结合某五年规划期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政策下的企业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技术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化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中型企业的提高非常明显。从产品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实施难以有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成本竞争力。为此建议:继续推动和完善高技术产业化政策,强化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管理,把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强监督,并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最终提升高技术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Agricultural water al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priority rights has caused regional conJtiets and downstream ecological degradation.It is the urgent need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initial water rights and establish benefits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o resolve such problems.This paper takes the Shivang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o calculat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0.97×108m3 of agricultural water encroached by the middle reach based on initial water right allocation system under which water is alloc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tio between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f two different regions concerning the downstream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needs with Bio-economic model (BEM).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otal economic loss of Minqin County for ecological econstruction amounts to 2.57×108 yuan,of which 1.68×108 yuan i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representing the economic loss Minqin suffered for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urden beneficial groups of ee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0.89×108 yuan is the economic loss Minqin suffered due to Liangzhou's encroachment behavior which should be compensated by Liangzhou.  相似文献   

20.
董鑫  陈爽英 《技术经济》2013,(2):1-6,28
利用2002—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可能性、总额和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带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可能性、研发投资总额和研发投资强度等存在差异,部分年份的差异显著,三者总体上呈不同的发展趋势。指出:市场因素和政策法律因素是造成上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这为政府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政策、明确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主体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