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临空经济是依托于现代航空业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带,它对机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临空经济相关企业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临空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临空经济是依托机场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在整个临空经济区的打造当中,四川双流县因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而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纵观国际、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双流临空经济区还远远不足。临空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临空经济区的提升,因此,打造高品质的临空服务业是临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临空经济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界定。在对临空经济形成清晰认识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准确反映临空经济发展状况,构建了临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发展阶段判定方法。最后,选取我国7个主要的临空经济区,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际上许多大型机场都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的临空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最后分析得出中国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个航空港和一条机场路,就如同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被认为可以很好地撬动临空经济,引发一个城市的嬗变。顺义临空经济区、武汉临空经济区、重庆空港新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圈、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近几年,各种临空经济区犹如雨后春笋,从全国各地纷纷冒了出来。根据《2013中国机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有57个城市依托50个机场,规划了58个临空经济区。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在500万人次的机场都规划了临空经济区,而年旅客吞吐量在5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中,也有  相似文献   

6.
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快临空经济发展,是大珠三角经济区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大珠三角经济区加快临空经济发展需要明确A5机场群的发展定位,形成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机场运营、综合交通、临空产业和区域开发方面的全面合作,并制定落实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3年6月,我国已提出58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但整体而言我国临空经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临空经济的发展可追溯到1959年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至今已有54年的发展历程。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做法对我国有一定启示,即基于全球视野,进行顶层设计;完善软硬环境,形成系统服务;优选临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航空都市。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经济控制中心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托于大型枢纽机场。从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伦敦、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都是从依托海港“大进大出”,发展到依靠机场“快进快出”,在航运和贸易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本文分析北京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对胶州临空经济的定位、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机场分布,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临空经济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协调与合作,进行枢纽机场建设,对该地区的临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枢纽机场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航业的既定方针,而枢纽机场建设对实施该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枢纽机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机场运营经济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机场竞争力内涵,针对枢纽机场运营特征建立枢纽机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收集首都国际机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枢纽机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等级判定的模糊性问题,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枢纽机场竞争力的总体水平,枢纽机场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竞争力的培育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内陆地区而言,是抢占现代产业体系制高点、突破地理条件约束、挖掘自身区位优势的全新探索。应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结果表明:航空港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贡献。同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通过航空港自身大量基础设施等投资实现的,但在短期内整合、带动区域其它资源禀赋方面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从长期着眼,对航空港本身在整合区域资源、改善区内资源禀赋方面提出建议,为其它省份通过航空港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的内涵出发,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138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评价与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域2005年和2006年的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状况,并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弱、地区差异大、排位变化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协同集聚作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方式,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均存在多方面影响。环保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共聚是产业协同集聚的一种细分模式,通过对比其与一般协同集聚在动因、效应和关联方式等方面异同,依据其显著的生态闭环功能和环境正外部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生态化协同集聚,并基于2013—2019年短面板数据,采用杜宾模型(SDM)考察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总体呈现U型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沿海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程度较高,对绿色经济效率已形成有效促进作用,而内陆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水平较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为生态化协同集聚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设计了一套能够反映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套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创新能力指数和文化资本指数进行了逐一评估,最终获得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总水平,显示出文化创意指数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弹性系数较高,说明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效率却没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金融发展角度对经济效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的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与经济效率有负相关性,金融发展结构指标与经济效率正相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经济效率,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7.
徐胜  司登奎 《技术经济》2013,32(9):106-110,130
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阈值协整模型,利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发展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为9.54%和13.46%之处;从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对碳排放的阈值效应可看出蓝色经济区正在走产业升级和转型之路,因此需要注重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Digital economy has become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Upon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fro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digitalization, and digital governance to measure China’s digital economy index from 2016 to 2018 using the entropy-based TOPSIS method. Also, based on the improved Feder dual sector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digital economy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ly and through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test. According to findings, on the one hand, China is scaling up digital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eater the likelihood that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nstrained by low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unreasonable economic structure, the greater the role of digital economy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uch as advancing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digital economy,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ransforming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model.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内地2001—2013年30个省市(除西藏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销售收入5个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各省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经济带的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京津冀地区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之后,地区差距成为造成总体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③Kernel密度估计显示,随时间推移,全国和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虽然得以提升,但地区差距仍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