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郁彩虹 《江南论坛》2014,(12):17-18
正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当下,提高社会治理效能需要政党积极调适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联合、融合甚至耦合。二者在社会治理中的相互调适和良性互动,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党的群众路线生动实践的创新和探索。一、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互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支撑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深化和创新是党中央在新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当前基层党建关键要做好"两个全覆盖"工作,即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到基层党的工作的全覆盖.其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才能推进基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无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非常注重组织的创新,并以此推动工作的有效实施.党建联盟这一新形式,就是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旨在面对和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的最新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其在社区治理中开始扮演主体性角色,但在传统的政社关系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是一种依赖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有所限制。在国家强调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之后,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分析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党社互动视角下社会组织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提升,提出新时代党建引领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调动社会治理参与积极性、创新社会治理形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发展正面临着价值精神性、共益关系性、组织协调性方面的三重问题与挑战。对此,需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为“元治理者“的作用,通过党的强有力的价值引领机制、党组织扎根式服务的工作机制以及“党建—社建”机制的双向嵌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组织共同体的有序发展,促进“人人参与”的治理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6.
林辉煌 《开放时代》2021,(4):85-102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村庄治理中,党组织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本文将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尝试还原党组织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并进而揭示党的属性.中国共产党之前的皇权与政党试图将乡村社会纳入治理的范畴,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引发村庄治理的结构变化.传统村庄治理的改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完成的.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地为赢取选票而组织起来的政党,而是一种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治理体制.这种元治理功能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以"核心"的身份介入到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联结、统筹和引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作用.最后,本文尝试呈现当前农村党建的状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辉煌 《开放时代》2021,(4):85-102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村庄治理中,党组织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本文将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尝试还原党组织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并进而揭示党的属性.中国共产党之前的皇权与政党试图将乡村社会纳入治理的范畴,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引发村庄治理的结构变化.传统村庄治理的改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完成的.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地为赢取选票而组织起来的政党,而是一种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治理体制.这种元治理功能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以"核心"的身份介入到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联结、统筹和引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作用.最后,本文尝试呈现当前农村党建的状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基层党组织存在组织力量薄弱、社会控制弱化、认识不到位、干部能力低、处置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能力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林辉煌 《开放时代》2021,(4):85-102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村庄治理中,党组织是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本文将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尝试还原党组织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并进而揭示党的属性.中国共产党之前的皇权与政党试图将乡村社会纳入治理的范畴,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引发村庄治理的结构变化.传统村庄治理的改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完成的.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地为赢取选票而组织起来的政党,而是一种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治理体制.这种元治理功能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以"核心"的身份介入到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联结、统筹和引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作用.最后,本文尝试呈现当前农村党建的状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雯 《江南论坛》2023,(3):48-51+76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宏观判断定位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其中观趋势特征引领社会运行的制度政策,其突破化解的思路机制推动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本文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破解一个又一个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探寻历程;其次,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一种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之间、内驱力和外驱力之间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发展型民生供需不匹配与失衡性矛盾;最后,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事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质量,需要从社会力、文化力和法治力共同构建的合力机制与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共同组建的多元主体中寻求力量。  相似文献   

11.
赵秀梅 《开放时代》2008,(4):87-103
最近几年,在中国的城市出现了一些基层国家和社会自治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案例。本文以一个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为例考察了这种结合。本文发现:基层国家与NGO之间形成了一种基于资源交换的互惠关系。通过结合,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NGO得到了授权得以进入到国家控制的领域,进而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这种结合可以被认为是所谓的国家和社会双方共同参与的“第三域”的活动,它模糊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而不是促进它们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原来的农村居委会逐步转变成城市社区。此背景下,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状况及作用发挥如何,通过对转型社区党建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总结了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经验及做法,对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根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和谐,是否有凝聚力、号召力,直接影响到和谐企业的构建。企业党组织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内和谐”,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变迁导致的"双重流动"和"分离运动"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为此,来自地方的社会管理创新通过"统筹"、"嵌入"、"服务"、"组织"和"跟踪"等措施对此进行了应对。文章认为,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创新是通过国家的回归来实现的,它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是政府的再造和社会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当前,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营造有利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环境;着力构建维护稳定的工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切实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健全各项机制,不断增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扩大组织覆盖面,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积极完善相关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社区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高校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中存在一些问题,是与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相背离的,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机制,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了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创新的意义和途径,提出基本思路,并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explores organizations in civil society as constituting an important sphere of social action in which alternative geopolitical worldviews are produced and disseminated beyond the state.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concep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geopolitics pursued by states and also develop an appropriate methodological program to investigate organizational geopolitics.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employ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in the examination of press releases made by notabl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events of 11 September. While most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condemned the attacks and expressed a shared sense of sympathy for the victims, there was considerable divergence in the preferred geopolitical and social response – ranging from restraint and tolerance to aggressive militarism. The findings suggest organization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sites of alternative geopolitical representations beyond the state, but may also serve to reproduce and re-circulate dominant statecentered geopolitical visions as well.  相似文献   

18.
“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晖临 《开放时代》2008,(5):116-126
本文探讨基层乡村干部在“大跃进”粮食“放卫星”中扮演的角色。基层乡村干部身处层层加压的统治链条中,如同被一股强大的潮流所裹胁。由于自身的社会特征,他们在压力之下,成为推波助澜者。进一步,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乡村社会掀起狂澜,是因为共产主义革命以来基层乡村社会的变化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活动空间。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已经与传统小农判若两人的农民:那些因为财产权利屡受侵犯、利益纽带不断松懈而越来越漠然的农民,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选择了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19.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公司治理水平低,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的情况非常严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关联交易的发生概率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与关联交易的发生概率显著负相关;隶属于企业集团增加了关联交易的发生概率;董事会效率、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关联交易的发生概率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和新型社区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和农业税费的取消,大大改变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基础,农村社区治理方式需要创新。新的协同治理模式,要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到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机构中来,并且要结合农村社区的自身特点来规划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