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宋志强 《时代经贸》2013,(4):181-181
长期以来,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这些破坏还在不断的加剧,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存在众多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探寻这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对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了具有丰富生态资源且经济欠发达的衢州市为对象,在构建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3—2013年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衢州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耦合关系,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向勉强协调发展发展,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较低,生态环境整体仍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3.
首先,建立4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Moran′I检验证实了农业生态环境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5-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空间效应进行分解;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将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首先,建立4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Moran′I检验证实了农业生态环境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5-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空间效应进行分解;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将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庆阳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庆阳及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智 《生产力研究》2013,(11):90-92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和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特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文章以深圳市区域物流发展作为蓝本,管窥我国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其发展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下的物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问题,不仅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且是对环境与经济政策之间关系的重大思考.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入手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仇方道  顾云海 《经济地理》2006,26(6):1022-1025,1050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组成、产业布局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和区域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生态环境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等产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9.
谷行楗 《时代经贸》2012,(10):41-4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问题,不仅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且是对环境与经济政策之间关系的重大思考。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入手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在对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反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应该从技术与产业结构、环境政策、市场机制和污水处理投资4个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主要描述经济、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设计了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计量模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北戴河旅游区为例,运用熵权法和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北戴河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掌握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动态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君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27-128
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讲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政府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先指出我国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而指出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特点,初步探讨了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经济发展落后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黑土漫岗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型新农村模式和经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较差的双城市杏山镇顺利村黑土农牧结合区有机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模式,可为不同区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样板。  相似文献   

15.
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三大都市圈,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得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对应的人才战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好。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安全与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先指出我国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而指出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特点,初步探讨了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经济发展落后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黑土漫岗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型新农村模式和经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较差的双城市杏山镇顺利村黑土农牧结合区有机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模式,可为不同区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样板.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解决区域的人口问题,从而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以及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的对策。只有使区域人口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外贸易。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着手点,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在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力图使对外贸易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理念,而能否构建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则是衡量地区自身竞争力、吸引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反思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PRED战略模式。通过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创造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达成社会生产过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承担着更大压力,生态系统服务稀缺性显著增强。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前行的脚步。部分地区更是生态系统退化,造成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加大。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