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便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背景和渊源,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十分复杂,自诞生起就存在人才方面的先天不足,而其发展过程中则由于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汪华林 《经济师》2004,(10):146-146,155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被格外地凸显出来。目前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这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瓶颈。文章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剖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 ,提出构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以期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2)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传统要素的竞争过渡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显得举足轻重。文章从分析民营企业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等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卫云 《经济师》2013,(8):200-201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尽管得到长期发展,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完善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家族式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人才使用不当、员工流动率过高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理念;.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闵 《发展研究》2011,(8):116-117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总结了部分企业的管理对策,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求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有翅洼和普适性,提出了改进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是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在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我国国内市场对海外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保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研究我国海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讨论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要求;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及管理独特性的要求;促进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等。进而从企业性质、所处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的不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析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奎 《经济师》2009,(2):188-1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企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条件下,民营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梅雅 《经济论坛》2006,(11):75-76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以其惊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才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民营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民营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而民营企业人才的缺乏,是因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民企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民营企业从目前来看进入到人力资源开发层面的几乎没有,其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探讨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