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中坚力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科技金融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利用我国30 省2007~2015 年均衡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变量之间存在单向作用关系,即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但分地区来看,各种原因导致上述作用路径均未能切实到达顶端。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三者的动态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新技术竞争与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世界高新技术未来竞争的四大趋势是技术产业化、投入集约化、经营全球化及银企联合化,提出了面对这一竞争我们应采取的三点对策:①转移战略重心,把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科技立国的重大举措;②集中优势力量,主攻科技难点,使高新技术产业上新台阶;③实行集约化投入,加速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3.
王昌林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1):114-118
本文通过建立对FDI和产业科技比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比较实证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产业FDI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FDI对我国产业产出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出现减弱趋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而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中FDI对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产业发展灰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根据1995-200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高交会世界经济与科技部长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张晓强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当主要遵从以下思路:一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建设.加大投资,构建以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条件:二是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技术指导,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建立科学的产学研机制。积极引导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三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继续实施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工程。如数字电视、互联网、软件行业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2014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限于因子分析法只适用截面数据的不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TOPSIS法结合,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R&D活动3个方面,测算了我国各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梯度变迁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维度,201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梯度省市的梯度变迁幅度不同;从空间格局看,我国29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大部分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且空间格局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及增强综合国力意义重大。文章试图结合上海市高技术产业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产业拉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都稍显失衡,整体税负较低,对GDP和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提出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税收扶持、创新投融资体制等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寒潮来袭,许多高科技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紧迫性.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态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利用这一规律实现良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从产业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一方面可以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个整体上量化的掌握,便于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策略,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获得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相继推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计征、以及政府拨款资助企业科研项目等激励政策。事实证明,这些政策有力地推进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调动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后劲,引导企业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经营之道。随着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核算工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预见方法和科技战略管理工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技术行业,应高度重视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volvesthe movement of new concepts, processes or products from one area of science 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another. The nature of the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echnology transfer is described. Discursive or 'wisdom' literature predominates indicating a great concern with the problem by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There are some case studies that provide insights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rocess, but there are very few empirically based field studies. Apart from research o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studies in other allied areas, little theory building with accompanying field tests of propositions has been done. It is now appropriate to begin such stud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at will provide a more sound basis for 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ustry investment in R&D.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态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3个“短板效应”:短板效应Ⅰ——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科研考核标准机械化;短板效应Ⅱ——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分散化;短板效应Ⅲ——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低效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应该在生态文明社会内涵的主导下,在制度层面上完备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激励机制、优化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结构和健全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进而建构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多中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各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根据DEA评价结果得出,山东省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各工业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而且总体产出水平也不高,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投入背景,本文以我国2009~2018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废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4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下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之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上升,但是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仅起到有限的激励作用,政府科技投入对在环境规制下的绿色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构建,可以更好的发挥公共科技服务在区域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科技资源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将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确保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在解析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构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内容,并探讨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申请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因变量,以科技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LNpeo)、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LNrd)、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数(LNjg)、产业总产值(LNcz)、高技术产业利润额(LNlre)为自变量,进行加权最小二乘(WLS)回归估计,实证研究得出:申请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其影响因素,即科技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LNpeo)、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LNrd)、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数(LNjg)、产业总产值(LNcz)、高技术产业利润额(LNlre)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科技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LNpeo)、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LNrd)是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两个最重要的变量,其影响系数为0.673、0.783。  相似文献   

18.
技术水平与技术利润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从稀缺到一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对利润的贡献是递减的。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不同生产性质的行业处于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其生产者对技术投资有不同的偏好;在同一生产性质的行业内部,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者对技术投资也有不同的偏好。反之,如果技术投资偏好是可以测量的,那么就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技术投资数据来实证该行业的技术发展阶段及其技术水平。本文对这两个偏好建立模型,并根据我国1996—2006年间18个代表行业的技术投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分析这些行业的技术投资偏好和其所处的技术水平阶段,为我们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