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统筹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但目前社会各界主要从供给侧探究粮食安全的保障路径,较少关注需求侧管理对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作用。本文基于需求侧管理视角探讨粮食安全保障,重点关注需求侧膳食结构不合理和食物浪费两大问题。具体地,本文剖析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和食物浪费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合理膳食结构和食物浪费对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等多元粮食安全政策目标的负面影响,并从粮食供给侧优化、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提升、资源环境改善和农业产业发展等多维度探讨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国家应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更高水平的粮食供需动态平衡,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从口粮、谷物和粮食3个层面出发对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和水平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口粮和谷物的供需状况和安全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测度。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谷物供需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谷物的自给和口粮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在未来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确保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事关重大.虽然中国目前已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粮食安全方面具有足够的底气,但从长期来看,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性问题与需要平衡的利益关系.为此,本文认为确保粮食安全要抓其根本,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保障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生产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方法]文章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畜牧产业发展历程,从供给与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畜牧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间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其关联影响度。[结果]我国畜牧产业结构由耗粮型为主向节粮型转变,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加,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及变动存在一定差异性; 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有重要联系,畜牧业发展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不矛盾,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主要通过耕地、基于口粮替代的食物需求结构变化及饲料粮需求3个方面作用于粮食安全; 具体来看,粮食播种面积、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较大,节粮型畜产品比重与节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小于耗粮型畜产品的影响。[结论]不断提高不同畜产品的饲料转化率,加大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度,推广非粮饲料应用技术,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需关系的变化,我国中长期饲料粮供应安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国际机构曾多次预测,中国将成为玉米主要进口国,但都与实际结果相悖,玉米大量进口的拐点始终没有出现。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突破了关税配额,玉米供需关系再次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认为,我国玉米供需仍有较大调节空间,立足国内发展生产能够确保中长期我国玉米保持自给。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大食物观下,粮食安全已不仅局限于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的供给保障,而应包括肉、禽、蛋、奶、水产品、蔬菜、油、糖、水果及饮料(如酒类)等各类食物。我国饲料粮消费已于2015年开始超过口粮消费,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指出我国口粮供给非常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应转移到饲料粮供给保障上,并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及养殖业结构、改进饲料配方等措施来保障饲料粮供给。  相似文献   

7.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事关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农业部门均衡模型——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及预测模型(CAPSi M)深入分析了玉米关税配额(TRQ)对玉米及其他农业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TRQ政策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进口并促进国内玉米生产,但是对其他作物和畜产品的产出和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未来玉米TRQ政策实施上,国家需要平衡口粮安全/饲料粮安全、进口饲料/进口畜产品、扩大玉米生产/农业生态安全等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物系统不仅是保障全体国民食物安全的核心,而且对全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也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理解中国食物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确保14亿人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重要价值,本文在解构食物系统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食物系统经济规模及其结构,首次构建了中国食物系统的流程图,明确中国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随后利用多...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是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为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粮食安全法制建设发展历程,对粮食安全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完善我国粮食安全法制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 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 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蔓延,引发全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疫情对后期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有可能进一步升级。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充分释放流动性,国际投机资本若炒作农产品市场,爆发类似2008年粮食危机的风险将越来越高。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总体上可从容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升级的挑战,但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需防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本文认为,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可能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强监测、及早谋划,系统应对、综合施策。包括:有效管控输入性不稳定预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干扰和冲击;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风险治理体系;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强化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加强国际粮食安全、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开发、利用海洋,海洋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面临最为严重、规模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国际体系、重塑全球政治和发展格局的因素之一,更是成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将海洋生态安全置于国际视野下,对当前海洋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重新审视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农产品贸易一直是双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8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中美双方公布的贸易清单几乎涵盖两国双边贸易所有产品,这一决策可能会使中国农业产业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本文获取了中美分三次发布的加征关税产品清单,对加征关税产品占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份额进行核算,并使用贸易强度指数、基尼-赫希曼指数,...  相似文献   

17.
未来20年土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土地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问题,为土地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资料,也为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借鉴土地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土地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以及战略领域、保障措施等.研究结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发展3大技术体系、4大学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更注重日常饮食的质量安全问题.目前,我国食品相关部门已普遍使用快速检测技术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快速检测方法的种类及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China's sustain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urge i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f livestock in that country  termed the livestock revolution. Consumption trends are first reviewed, and changes in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clude a marked shift away from grains and towards meats and dairy products. A question is to what extent this rapid increase in demand for livestock products is reflected in China's agri‐food trade statistics? While her agri‐food imports hav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livestock products have not made a noticeable contribution, although the import of certain animal feedstuffs has. This implies China's continuing self‐sufficiency in most livestock products. The paper next considers developments in China's livestock farming sector and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contributing to these supply‐side development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examination of issues that may be important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d the world's, livestock situation;  this includes future demand developments, an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uture demand growth in China might be met with local production, imports of final product, and/or imports of feedstuffs.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由于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该工作也是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和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2020—2021年咸阳市3个县的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检测机构能力、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的建议,旨在能够提高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