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悖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之一,担负着地方政策目标完成的重要责任.研究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行为的规范化途径,对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视角,发现其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生命周期模型--对公共政策理论基础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凤春 《财经研究》2005,31(11):69-78
文章以财政的视角,在一个契约的框架内通过对穷人、富人以及代理人集团博弈的财政过程的描述建立了政府生命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新阐释,得出了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分配、政府通常偏好短期政策操作、公共政策多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权威在公共政策施行中起着独特作用的结论.本模型在还政府行为本来面目的同时,可以扩展到对企业家生命周期和对经济史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楚鹰 《经济师》2003,(12):18-19
行为金融学是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通过研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偏差 ,来分析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偏差。文章介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行为偏差 ,揭示了人们在证券投资过程中的行为偏差 ,并提出了避免和利用这些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指生产环节的节约,即节约型生产行为,而且还包括消费环节的节约,即节约型消费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包括节约型购买行为和节约型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节约型消费者与非节约型消费者在哪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并探讨能否用这些因素来预测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倾向.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创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管理层推出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重新评估这一政策,揭示出该项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政策主体不完全、政策客体利益被侵犯、政策问题模糊和政策环境不成熟等诸多弊端.管理层在该项政策推出过程中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管理层的公信力,是一个多方共输的政策结局,并促使这一公共政策迅速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7.
黄凡真 《大陆桥视野》2011,(22):137-138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偏差,而其中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最后的成败。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的表现入手,探析产生这些偏差的主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城管执法人员既是城市治理过程中公共政策的执行者,也是与社会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层公务人员。城管执法人员属于"街头官僚"范畴。其执法过程存在行为失效现象,如执法程序的缺位执行、行政执法方式的选择不当、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过渡滥用等。行为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利己性、有限而又稀缺的政策资源、规则的非理性依赖、执法对象的非自愿性等。应采取伦理和道德教育、重塑执法流程、法律监督等来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行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制度环境和交易规则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该文通过投资者行为和交易规则相互关系分析,揭示出投资者适应性构建新的"规则词典"的过程,指出交易规则也是引发投资者行为产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投资者行为与市场规则环境共生互动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管人员信息披露造假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决定是否要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需要在造假收益与未来可能的惩罚之间进行比较计算.行为经济学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模型表明.行为主体存在"短视"认知偏差,他们能够进行理性的长期规划,但在实践时却会因对短期收益的过度重视、对未来成本的估计不足,而出现持续的有违初衷的不当行为.以此模型可以逻辑地解释初衷良好的高管人员持续造假的形成机制,而针对"短视"偏差的反偏差设计有助于拓宽证券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公立医院治理过程中,医疗保险作为第三方需要通过合理的付费机制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正向激励与行为约束,以实现控费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目标.本文基于国家推动"三医联动"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背景,分析了医生产生诱导需求行为的理论机理,分不同逐利偏好,数理演绎了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和预付制对医生诊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效果,结合测度结果、国际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规律及我国现状,提出DRGs-PPS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选择并进行了合理的政策机制设计,研究结果符合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趋势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执行是把公共政策从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转化成现实效果的动态过程,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正是通过各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来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政策问题和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 多变,公共政策执行的难度越来越大,政策执行偏差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在探析公共政策执行出现的各种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江金彦 《生产力研究》2007,23(15):51-52
文章试从政府行为角度,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政策的总结、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等方面的分析后,提出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约束问题,并对政府行为边界的确定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决策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为了少走弯路,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我们就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离不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可能影响地方政府资源配置偏好,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利用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层加码"行为本身、"层层加码"逐级放大后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使用带有硬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都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而使用带有软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和"为增长而干预"的土地出让策略,导致资源错配从而抑制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城市级别、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心理视角探讨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企业制度安排和会计监管机构的监督等方面构建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硬”机制和“软”约束,更好地发挥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学学科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俊 《经济经纬》2006,(6):126-128
一、从行为经济学到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名称。就其对象来说,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主要不是行为过程,而是心理认知偏差和市场不规则现象。但这些偏差和现象要通过投资行为反映在市场的价格走势中。投资者的心理认知偏差是无法观察到的,但市场不规则现象和投资者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金融学是从可观察到的市场现象和投资者行为出发,发掘投资者的心理现象,以期把握市场运动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金融学”这个带有行为心理学派色彩的名称是非常准确的。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发现为基础,借助其他社会科学的观…  相似文献   

18.
雷德雨 《当代经济》2016,(10):118-119
公共政策评价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微观经济计量学分析框架,及其在公共政策评价方面的运用进行了述评,并对这一分析框架在我国公共政策评价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相关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行为经济学对风险投资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松林 《当代财经》2005,(2):107-109
行为经济学已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金融学中,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在此,本文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在对风险投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投资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认知偏差的角度出发,着重对行为经济学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约束角度研究民营企业捐赠的回馈机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捐赠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其"穷济天下"的行为获得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回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关注度越高,民营企业捐赠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越明显,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的捐赠更能够缓解融资约束。通过比较两条途径的作用效果发现,政府对民营企业捐赠的回馈在缓解融资约束上发挥主要作用,政治关联被民营企业作为与政府进行资源交换的渠道。金融发展强化了市场机制回馈,削弱了政府与民营企业的资源交换。本研究揭示了资源困境和政府驱动双重作用下,民营企业通过捐赠"购买"金融资源的行为逻辑,为民营企业"穷济天下"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解释,这也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让不同的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市场竞争、受到同样的法律保护"的政策目标提供了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