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在子女数量基本确定的情形下男孩偏好对父代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男孩能够激励父代更努力工作,并获取更多收入,但父代并不会随着男孩增多而形成更大的激励效应;男孩对年轻一代的父代的激励效应小于年老一代的父代;男孩对父亲的收入激励效应强于母亲;男孩偏好对三类人口家庭的父代激励效应由弱至强依次为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城镇本地户籍人口。尽管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回归正常值范围,但男孩偏好对父代的经济行为仍能产生显著影响,这对我们认识男孩偏好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问题探索》2007,(2):107-111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已婚女性年龄与其劳动供给之间呈负相关.丈夫月收入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家庭中六岁以下孩子的存在作为已婚女性减少市场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本文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养老保障制度对劳动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养老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劳动供给效应,养老保险覆盖降低了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尤其对于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明显;养老保险待遇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激励农村居民降低劳动供给,尽管养老保险待遇并不会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参与率,但农业劳动供给水平将会显著下降。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存在差异,新农保制度更倾向于将农村居民留在农业农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民工综合保险倾向于激励他们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就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则鼓励他们直接退出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加速劳动力市场转变,需要构建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效应,但是对非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具体来说,新农保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非农参与度以及非农劳动供给时间。此外,在性别差异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女性对新农保制度的敏感性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姚澜  方观富 《财经研究》2016,(11):86-98
生命周期劳动供给理论预测工人的劳动供给对短期工资波动有正向的反应,然而不少研究发现国外出租车司机劳动供给弹性是负的。国内出租车司机的情况如何呢?文章用杭州出租车GPS 行程数据分析了司机的内延性和外延性劳动供给。为解决由测量误差和同事效应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我们用司机当天遇到的长途载客次数作为其每小时工资的工具变量,进而探讨每小时工资对司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我们发现,杭州出租车司机的内延性和外延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均显著为正,这说明政府增加司机每公里燃油补贴等政策的确能激励司机增加劳动供给。另外,这也说明放松出租车市场的价格管制能使司机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自己的工作决策。  相似文献   

6.
张熠  陶旭辉  宗庆庆 《财经研究》2021,47(5):94-108
流动人口的储蓄率和劳动供给远超过非流动人口.文章利用理论模型和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落户意愿以及居住地资产情况对储蓄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落户意愿的流动人口会因考虑未来收入下降而储蓄率更多,劳动供给更高,这支持劳动跨期替代假说;而本地无房的流动人口储蓄率更高,劳动供给更多,这支持安家成本假说.流动人口的高储蓄率、高劳动供给行为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原因:子女、父母未随迁的家庭和相对低技能的流动人口之所以更努力工作和更少消费是基于跨期替代,而携子女、父母举家迁移的家庭和相对高技能者则是为了能够解决安家成本以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前者,政府可通过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积极促进返乡人员就近就业以及返乡创业,减弱跨期替代的影响;对于后者,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提高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可及性,降低落户限制,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国个人所得税前后经历了六次改革,而历次改革对劳动供给影响如何?或者说劳动供给对个人所得税的反应程度(敏感度)如何?都需要运用有效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进行检验.我们应用微观模拟方法,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男性的劳动供给缺乏弹性,因而这两次的个人所得税调整主要对女性劳动供给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2011年的税改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就劳动供给结构而言,不同所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呈差异性,不同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也呈差异性,税改对中低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激励作用最大.因此,建议政府根据不同群体的就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及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讨论了《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我们用博弈论模型证明了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收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生产率的上升而获利,实现双赢。从统计上看,签订合同的工人月收入高出347.19元,小时收入高出2.16元,OLS回归结果也发现合同对于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有合同的劳动者本身有着更好的素质,Probit和Logit模型都验证了这一点,基于这种可能的内生性偏误,我们使用了处置效应来控制这一问题,并发现签订合同依旧显著提高了收入,估计月收入提高14.0%—14.9%,小时收入提高18.2%—21.5%。  相似文献   

9.
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征税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然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及不同税制结构下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在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认为对劳动所得征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缓解劳动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税制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0.
国民的幸福感是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研究流动人口的幸福感能很大程度体现出劳动人口的幸福水平.本文基于成都地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经济、社会和心理四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准确识别通胀的各种动力来源是对通胀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VAR模型,考察农产品供给以及货币、预期等需求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产出对通胀的平抑作用非常有限,供给激励并不能成为反通胀的有效手段;预期是通胀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政策的连续性是通胀管理的关键;货币调控对通胀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地区对利率等调控手段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西部地区承受的通胀压力明显高于其余地区,所以,通胀管理目标的设定应以西部地区为基准,与稳态经济增长路径相适应的通胀管理目标在3%~5%之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农户非农劳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户主选择农业劳动和非农劳动以及二者间的时间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安徽省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劳动参与率和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通过检验发现: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拥有耕地面积等因素具有显著性效应;而户主受到的农技培训、粮食补贴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户主参与非农劳动决策有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在农村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企业劳动合约期限和劳动力短缺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劳动合约期限和劳动力短缺的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不完全合约理论对这两者的内在联系机理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模型,抽样统计广东省6000家企业的有关数据并创建一个截面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以此说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劳动合约期限和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的关系特征.由此总结了企业劳动合约期限的选择与人力资本专用性、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的激励的关系,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人力资本培育和劳动合约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中部六省国内R&D、FDI技术溢出与能源效率的框架,运用1998-2009年中部六省的Tobit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部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根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祎  刘阳阳 《经济学》2010,9(1):687-712
本文重点讨论了《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我们用博弈论模型证明了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收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生产率的上升而获利,实现“双赢”。从统计上看,签订合同的工人月收入高出347.19元,小时收入高出2.16元,OLS回归结果也发现合同对于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有合同的劳动者本身有着更好的素质,Probit和Logit模型都验证了这一点,基于这种可能的内生性偏误,我们使用了“处置效应”来控制这一问题,并发现签订合同依旧显著提高了收入,估计月收入提高14.0%~14.9%,小时收入提高18.2%-21.5%。  相似文献   

16.
卓志  孙正成 《财经科学》2015,(11):34-44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健康保险服务业依赖"供给拉动",探完供给不足的原因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用DEA模型测度2009-2013年我国28家人身保险和21家非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健康险业务规模对各类公司和整个保险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险业务规模对不同样本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非寿险组和总体样本组的经营绩效产生非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人身险公司产生非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确实缺乏经营健康险的根本动力,因此可适时适当对保险公司提供分类支持,提高供给动力.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45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OLS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绩效的累积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绩效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2007—2010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2010年的累积效应最大,但这种推动作用在2011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川渝地区(重庆和四川)城镇化的驱动因子,并建立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川渝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于城镇化,重庆产业结构的边际影响效应相对稳定,四川产业结构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渐增强;川渝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正向影响城镇化,其中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低于第二产业;川渝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正相关,而金融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因其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钢铁产业技术效率优化对其加快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7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先是构建全局网络方向距离系数模型测算钢铁产业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建立空间杜宾Tobit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产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与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内,中国钢铁产业技术效率整体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效率水平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行政命令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钢铁产业技术效率优化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和自愿意识型规制的直接效应尚不显著,行政命令型规制在不同空间距离下都体现出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四类环境规制均存在双重门槛,但各类规制的最优强度区间存在差异,体现出其对钢铁产业技术效率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韩笑  张世伟 《技术经济》2020,39(1):132-141
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消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对男性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