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把区位熵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两种测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此方法以全国城市为参照系,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测度.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可以挖掘区域产业结构的更多有效信息,不仅测度了长株潭"3+5"城市群各城市及城市群整体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比较的总体相似程度,还揭示了城市群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蔡磊  李广明 《经济前沿》2012,3(3):65-75
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研究采取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并构建相应的指标,测度了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和城市群整体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比较的总体相似程度。结果表明:1)近六年来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比重稳中提高,广州、深圳和城市群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2)广州和深圳的产业综合实力最强、产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属于综合发展型城市,其他各个城市则属于以优势产业为支柱带动发展的类型;3)珠三角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业和建筑业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各地区存在产业相似性,金融业的差异程度最大;4)城市群各城市和除农业外的所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在2008年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也处于持续不断的形成与演进当中.文章以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内部所形成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服务业、外围城市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对城市群整体、中心城市、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机制来看,城市群产业分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提升,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行推进,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北京、天津及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观层次19个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经济圈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各城市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工。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个城市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立军  唐耀林 《经济地理》2008,28(4):552-556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中的浙中城市群,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为金华市区一义乌联合中心,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空间演进与产业联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人口与就业、资金、市场、科技创新、制造业集聚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显示出较高的首位度;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i)分析表明,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空间联系的主导形式是集聚,中心城市已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但还较微弱;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而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则较弱;制造业产业联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其他城市间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二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进一步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依据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运用具体指标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充分考虑其空间格局,对其内部各城市功能重新予以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城市的产业基础,对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佑印  顾静  黄河清 《经济地理》2012,32(4):155-159,172
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以2000—2009年旅游产业统计数据基础,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核心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递减格局,其中旅行社业的区域特征最为明显。从多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区位熵总体呈现出区域均衡化发展的趋势;产业集中度指数方面区域特征相对较弱,但总体向酒店行业集中。发展趋势方面,总体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旅游产业间的空间差异也在向均衡化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指数近年来发展趋势相对平缓,空间方面总体呈现出北大南小,东、西部变化大,中部小的格局;产业结构变化方向有一定差异,但较为一致,总体表现为旅游景区业和旅行社业上升,旅游星级饭店业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璟  陈恩  冯杰 《经济前沿》2012,3(6):28-42
本文选取珠三角2002—2010年及深莞惠2004—2010年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发现珠三角产业同构与经济增长呈正向显著关系。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度测算结果来看,深莞惠三市制造业整体协同度呈较好的上升趋势。最后以深莞惠为例探索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及空间布局策略,提出依据城市群合理布局大型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启  胡炜 《时代经贸》2007,5(12):130-131
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体系,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演变与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产业从业人员数据,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对产业进行归类,利用改进的区位熵指数对中原城市群2005—2014年间的城市产业分工格局进行历史分析,提出各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吸纳就业能力逐渐增强,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发育迟缓;中原城市群职能强度的区位熵值显著下降,反映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趋同性增强,而专业化分工正在弱化;2014年,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分工格局为:漯—济—焦—许—郑5市的制造业突出,平—新2市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建筑业等其他工业发展显著,郑—洛2市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凸显,郑—洛—焦—汴4市的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地位重要,洛—汴—许3市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其他服务业发展显赫。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程玉鸿  许学强 《经济地理》2007,27(3):418-422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而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之一。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各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各城市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为城市群制定产业协调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空间尺度下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可云  张颖 《经济地理》2020,40(7):1-11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研究。泰尔指数分解法的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贡献超八成,但绝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七大沿黄城市群间经济差异的贡献近九成,但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明显;黄河流域城市间的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对比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黄河流域上游失去产业竞争力优势,中游失去产业结构优势,下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由劣转优;黄河流域上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双优势格局有所转变,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持续保持;黄河流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应从上中下游、城市群和城市等多个空间尺度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相雪梅 《技术经济》2020,39(10):128-137
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及其结构为区域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依据。在采用市级关键企业信息和省级产业关联信息获得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关系基础上,计算城市间经济关联权重,用之修正王欣等采用的度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中的 ,从而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企业活动、经济总量、空间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间经济关联的影响,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城市间经济关联结构的省内城市网络模型,并利用山东省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山东省城市网络的4类结构,从城市对直接关联城市的影响、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城市对城市群的控制调节能力、城市的潜在影响力等方面量化了城市的各类影响力,从而从经济关联视角为省内城市间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不同城市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是维系城市群活力的基础,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是城市群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放宽假设条件构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模型,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产业分工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物流不仅是21世纪全球城市区域产业升级的必然诉求,而且也是城市群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石。以长三角为实证,利用统计分析和基于GIS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剖析长三角区域物流演化过程,发现: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组织现状呈现:①区域物流呈单中心等级扩散格局,城市间差异大,并呈扩大趋势;②区域物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廊道效应突出;③物流园区数量呈城镇等级梯度特征,且自成体系。城市群物流就业的区位商空间演化格局呈现:①长三角区域物流呈现"一心两团多点"向"一心两极多点"的空间演化历程;②区域物流空间集聚态势趋向强劲。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空间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相结合,构建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对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诊断.研究发现:2000--2010年,除武汉、黄石、鄂州3市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外,武汉城市群其余6个城市均未形成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城市尚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形成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大部分城市还未能从群域产业重组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取足够多的效益,部分城市尚未形成空间区位效应;相对于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更具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李启  胡炜 《时代经贸》2007,5(12X):130-131
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地区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体系,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