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联系分析视角下的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城市群内部联系视角,重点研究浙中城市群空间和功能结构特征.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浙中城市群城市间人口出行相关信息,设计表征城市群人流联系特征的人流指数和出行目的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浙中城市群空间上表现多中心网络状结构特征,功能上呈现多个经济中心并逐步弱化的行政中心结构特征,层级结构表现为扁平化.以此引导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规划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结构优化和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金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金华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阐述了信息资源整合对浙中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和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概况,分析了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整合机遇,提出了整合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在当前经济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时用比较分析方法,与浙江省内的湖州、台州两个长三角城市的比较,分析得出浙中城市群某些优势的存在,并就浙中城市群的产业升级的路径提出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在当前经济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时用比较分析方法,与浙江省内的湖州、台州两个长三角城市的比较,分析得出浙中城市群某些优势的存在,并就浙中城市群的产业升级的路径提出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城市群发展,各区域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不断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承担区域科技创新风险,从而实现科技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几何推导对城市群科技脆弱性波动规律进行分析,运用VHSD—EM法计算城市群及群内城市科技脆弱性,同时,利用ArcGIS10.2进行空间趋势面分析以及分级后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进而对城市群科技风险联合防控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运用Matlab进行波浪收敛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科技脆弱性呈波浪性收敛特征并存在联合防控门槛限制,同时,各城市群科技脆弱性收敛曲线相似性较大、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空间演进与产业联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人口与就业、资金、市场、科技创新、制造业集聚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显示出较高的首位度;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i)分析表明,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空间联系的主导形式是集聚,中心城市已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但还较微弱;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而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则较弱;制造业产业联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其他城市间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化城市群成为一种高级空间发展模式。通过构建网络化空间模型,揭示了长株潭城市群现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处于均质发展状态,核心城市极核功能初步形成,部分节点城市成长为次核心城市,验证了其具备多中心网络化模式的雏形。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特征,分别从空间、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提出"四集"优化策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士谋  陈振光  吴松  王波 《经济地理》2008,28(4):529-534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规划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存在着诸如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规划中对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城市群规划的新思维新战略的若干关键问题(核心城市、网络发展、合理开发等),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的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应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好的清洁型、服务型城市.以期能在规划界引起探讨,从而使城市群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基于城市联系网络分析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为当前研究热点。文章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4个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获取公路客运的日均发车班次数据构建城市群的城市联系网络,基于城市联系强度划分出不同层级的联系子网,利用复杂网络中度和特征向量指数对比分析城市群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均呈现出明显的重尾分布特征,基于重尾分级法可将城市联系网络及城市节点划分成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和城市节点的等级结构特征形成明显的映射关系,等级较高的联系线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辐射状结构,而中等水平的联系线以地方中心城市间的联系形成网络状结构,对城市群的发展轴线或经济密集区有一定指示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等级结构较为合理,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在对应的联系子网中占据首要地位。京津冀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处于中心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且以成渝城市群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20,(1)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相似文献   

11.
相雪梅 《技术经济》2020,39(10):128-137
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及其结构为区域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依据。在采用市级关键企业信息和省级产业关联信息获得省内城市间经济关联关系基础上,计算城市间经济关联权重,用之修正王欣等采用的度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中的 ,从而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企业活动、经济总量、空间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间经济关联的影响,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城市间经济关联结构的省内城市网络模型,并利用山东省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山东省城市网络的4类结构,从城市对直接关联城市的影响、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城市对城市群的控制调节能力、城市的潜在影响力等方面量化了城市的各类影响力,从而从经济关联视角为省内城市间经济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06,26(2):296-299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河南经济腾飞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中心城市的首位作用不突出,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等问题制约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必须突出一个中心,加强内在联系,争取外力支持,提升人力素质。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取决于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及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对2016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及内部所有地级城市进行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中下游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高于中上游城市群;②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中存在"中部塌陷",处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和晋中城市群多个维度上低于东西部城市群;③城市群内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外围城市;④行政等级高和区位条件好的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受所处黄河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应该加强核心城市对城市群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市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服务业是聚集创新要素的核心产业,研究科技服务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格局特征,对国家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建设和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关联网络,借用社会网络方法测度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围绕少数关键城市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关联网络,并且集聚高地由沿海逐渐向东北、西部、中部和山东半岛地区拓展;少数关键城市发挥着以最短路径承载创新要素在城市间流通的中介作用;多数区域之间能够通过若干个城市关联实现互相连通,东北、山东半岛、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与长三角集聚中心均存在最短中介枢纽,并且集聚进程中城市的带动作用差异逐渐扩大;凝聚子群2和3中的城市自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最后,针对结论提出推动建立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18年26个城市面板数据,对城市群内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究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两个环境变量如何通过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产出产生直接影响,以及在空间溢出过程中如何发挥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各城市创新活动存在明显正向关联;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直接促进作用,而对邻近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中均发挥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发展规模和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并需要一个成长的渐进过程。安徽城市群在发展和规划过程中,由于自身定位不清和地方利益的驱动,部分城市、城市群之间不顾现实发展基础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贪快求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正常形成进程。为此,安徽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为审慎的态度,在明确发展什么样的城市群,谁来主导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样一个准确定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中心城市极化功能、完善城市等级结构、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组织和多元化城市群治理机制等方法和措施,来推进安徽城市群在符合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浙江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及现状的剖析,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梳理多元要素流动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全局与局域莫兰指数检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采用3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流、R&D资金流和信息流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33,经济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局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②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出以长沙为核心的单极化发展趋势,长沙的各要素流和综合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③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R&D人才流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R&D资金流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与环境友好发展在城市群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其转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产业活动的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主体功能随时间发生变迁,因此,研究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时空演变,对于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和总结当前国内学者城市职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区位商指数以及改进形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位商指数,并分析了其属性。以此为基础,选择我国典型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的时空转换。结果表明:辽中城市群各城市职能的"制造业"特色突出,城市职能呈"重型产业化";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功能日益趋强,金融、科研、教育等以智力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