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国家分配”与“政府分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的国家分配与政府分配在分配的主体、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新时期,要坚持以国家分配原则指导政府分配,使政府分配行为尽可能符合国家利益。吸收和借鉴西方财政分配监督的经验,使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是当前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建立以人为本现代政府行政,既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更是实践中的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不仅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重要的是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执政方式等方面着手,使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性的口号上。  相似文献   

3.
汤子  吕嫘杰  张平 《经济师》2011,(3):32-34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总体上是提高的。但在我国政府职能由"全能型"逐渐转向"服务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服务方式简单粗暴、行政权力滥用、行政效率低下、公布信息失真等问题,从而使我国政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也使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受到影响,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琳琳 《经济与管理》2008,22(11):95-97
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目标和利益上有时不一致,地方政府会采取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从而使政策目标发生扭曲。"中央—地方双向纠错机制"意在唤醒基于公共精神的行政治理,注重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戴园晨 《资本市场》1998,(10):33-34
<正> 诸侯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推动型经济,传统体制在财政上是统收统支,在金融上是统存统贷,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作出投资安排。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的财政下放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奏起了改革的序曲。此举旨在调动地方政府组织收入并把支出用到刀刃上的积极性,力图实现“千斤重担众人挑”。当时并未想到由此会使地方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使原来的中央政府推动型经济演化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型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的改革也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下,亟待实行.政府的改革不但可以调节经济使之稳定健康发展,还在服务人民、使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探究与财政在政府活动中的重要性,将财政与政府转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揭示出目前政府财政组织形式上的不适应性,介绍出以公共服务为财政核心的政府改革设想,分析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打破GDP政绩观,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有关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结合视野下政府政策的具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无庸质疑。但在特定条件下,这种行为往往是具体化的。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行为有着确定的内涵,这集中表现在政府的所谓"抽象行为"即具体政策上。引导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使产学研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零星向系统转变。同时,引导权力下放,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拥有产学研合作所必需的财权和事权。  相似文献   

8.
文诚 《经济》2007,(9):84-85
如今已是信息科技的时代.电子化、信息化的浪潮迎面而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政府采购电子化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结合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从而使政府在人力财力上得到大幅的节省,在效率上得到充分的提高.政府电子采购系统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采购系统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从财政的角度看,当前我国不完善的财税体制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纵向与横向财政失衡程度,使地方政府存在制度性缺口,而政策决策机制的不健全又使政策性缺口成为"常态",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不断累积。财政可持续性的增强,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财税体制,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能力,完善财政可持续的制度环境;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债务监督和管理制度,规范各级政府的举债行为,控制好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投资工程上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路程,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规范和制度,表现在政府投资的范围及分工、有关政府投资工程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政府投资工程的决策及实施程序、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诸多方面。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无疑可以使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我国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少走弯路,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特征、内涵与运管等方面的有关内容,指出要认真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使政府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社会多元投资主体的作用,实现和谐、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中,政府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政府合法性权威系指政府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铸就的某种使人心服的力量和威望,这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本文对增强我国政府合法性权威所提出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差异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上.进一步强化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投入责任,逐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确保把政府增加公共品供给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各界认为,如果日本政府不加快电子政府建设的话,就有可能会使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日本在构建电子政府的进程上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也使日本一直感到很大压力。因此,根据1999年3月小渊内阁在“产业竞争力会议”上的提议,日本确立了“在2003年建立世界最高水准的电子政府”的目标。此外,日本政府正在进行结构改革,政府、国民及产业界都对构建“电子政府”寄予厚望,希望能通过电子政府、电子地方政府的实现,大大改善行政制度,以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给沉睡了十年的日本经济带来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的改革也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下,亟待实行。政府的改革不但可以调节经济使之稳定健康发展,还在服务人民、使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探究与财政在政府活动中的重要性,将财政与政府转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揭示出目前政府财政组织形式上的不适应性,介绍出以公共服务为财政核心的政府改革设想,分析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打破GDP政绩观,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有关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自Internet出现以来,经历了巨大发展.当今,Internet已经扩展到各个国家,并且创造了新的商务模式,即电子商务.以Internet为栽体,结合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新兴的电子采购系统让政府在人力、财力上得到大幅的节省,在效率上得以充分的提高,并且这一系统跨地域性的采购优势,为各国政府和市场商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空间.政府电子采购系统建设成为各国政府采购系统建设的重点,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努力逐步走向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17.
郭勇  熊靖 《当代财经》2007,(5):23-27
目前,我国的社区公共行政广泛采取的形式是政府委托社区行政形式.在社区公共行政过程中,由于社区主管和社区居民在公共预算问题上存在分歧,使公共建设陷入困境.通过引入仲裁人,建立二者之间的最后要价仲裁模型,可以达到纳什均衡,打破僵局.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寻租现象的存在,导致均衡受阻.应在社区主管部门、社区居民和仲裁人之间寻求一个利益均衡点,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而使政府委托社区行政机制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网络虚拟政府构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政府网站从无到有的过程当中,对于网站形式上的追逐,经常使人们忽视了隐含于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之中的深层次的治理转型。这种在治理技术进步表象之下的转型,实际上意味着公权力与社会的互动从管理向服务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稳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为了深入探讨如何使地方政府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上,本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行政长官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拓展连续时间实物期权模型来决定不确定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主导的最优投资时机问题,也考虑下级政府行政长官可能存在的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的问题,从而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是以实现整个经济为特定目标而非利润最大化的、负责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形式上的独立性与实质上的独立性。美联储可以放弃形式上的独立性成为政府的一部分,但保留实质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置身于党派政治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