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特征,校园文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校园文明建设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文章主要以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作为论述内容,以毕业生作为论述对象,以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为切入点,针对目前毕业生在离校过程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提出构建和形成良好校园风气的新见解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校园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前提;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重要保证;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为关键;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校园为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问题是高校的重要命题之一,营造和谐校园也是高校工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进而营造和谐校园,是高校工会眼下的关注点.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仅能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指向,是党的人才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协调作用和推动作用。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主要树科学发展观、和谐观、大局观、民主与法制观。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首先应加强校园中人人和谐,以师师、师生、生生和谐共处为出发点,有效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尤其是注重学校隐性教育中校风与学风、礼仪素养、校园宣传等社会元素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学承担着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无家可归"造成了作为承载着社会文化因子的个体之于整体社会文明的归属感缺乏,使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体缺位。为此,大学建设和谐文化应全面加强大学生归属感教育,即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充分突显大学生主体价值;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为主体,充分彰显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充分张扬大学生的主体个性;以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大学生的"诗意栖居",培育具有和谐精神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高校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树立高校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8.
创建和谐班级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班级是和谐校园的具体袁现,笔者在全面分析构建和谐班级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谐班级的内涵和特征,以建设和谐班级为目标,提出了和谐班级构建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创新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校报采编及服务模式。本文论述了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校报的舆论主导地位,并结合实例枚举了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校报采编及服务模式,即以深度报道、策划报道为主的内涵采编模式;扩大目标读者覆盖力度,将校园报纸办出校园的特色发行模式;建立育人基地,参与教学改革的服务延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主体、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科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趋好,但在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和和谐发展等方面表现不一。中国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强调增进人民福祉,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应主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和谐的校园文化主要从校园文化活动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建设着手。  相似文献   

12.
农类院校特色校园生态文化的建构表现在"应时、取宜、和谐、节用"四个方面。"应时"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人地关系的科学梳理;"取宜"是表现在实事求是、因地取宜的发展观,相地之宜、相地阴阳的理念;"和谐"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节用"表现节用裕民的农政之道,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需要牢固树立的一种生产观和消费观。福建农职院在特色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坚持在绿色生态文明的视域中积极探索,从识别系统、活动建设、平台搭建、校园宣传等方面同时发力,建设具有农类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从体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通过界定"人文奥运"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入分析人文奥运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提出基于"人文奥运"精神的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和谐学院建设.从而达成办学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收入分配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资源配置的和谐与校园内外的和谐,最终实现学院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高校“和谐校园”概念提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校工会组织参与教育职能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工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有利于社会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工会组织自身发展。同时,高校工会组织参与教育职能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此外,还应加强高校工会组织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及明确高校工会组织的教育目标等。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提出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人类生态伦理文化,以及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生态文明水平较高,居中部地区前列,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生态保护法规较完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等,但也存在产业结构重型化、工业"三废"排放较多和循环经济发展不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入手,深入分析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感、祭迫感和使命感,提出在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以及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导向、坚持健全机制、坚持党的领导等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是自然状态,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其实质是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本文围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最终在全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主题,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意义和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既是一种治校理念,更是一种人文环境,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复杂的外部和内部诱因,当前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现象。致力于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党建工作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软实力。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一要围绕思想政治工作抓党建,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导向;二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