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堃 《北方经贸》2014,(6):254-254
近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的人事变动费用出现变化。在此背景之下,兼职人员、派遣社员及承包者这种非正式雇佣的情况开始扩大化。这种非正式雇佣形式的扩大,使得雇佣时间缩短,人均工资有所降低。这种非正式雇佣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与近几年日本劳动市场开放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逐步打破了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传统雇佣形态呈多样化发展.本文以日本二战后60年的经济发展为北京,将非正式雇佣划分为受限制期、确立期、扩大期中与速发展期,说细剖析了各个时期中与非正式雇佣演变密切相关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转换、消费扩张、经济全球化等多种要素,从而提示出有益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雇佣对策制定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3.
关于雇佣制度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雇佣制度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日本长期雇佣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即使在美国,长期雇佣制度仍有着一定的市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雇佣制度将向着基于市场调节的长期而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及其转变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特点是内部化雇佣,然而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由于受到人力资源成本、雇佣弹性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企业面临着要专注于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而,正在逐步被多样化的雇佣模式所取代。本文还论述了当前不同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自二战后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企业雇佣制度,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除了美国的扶持之外,终身雇佣制也功不可没。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采用过类似的雇佣制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跳槽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如何稳定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核心员工成为了一大难题,我们在终身雇佣制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员工终身制的猜想,旨在为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苗苗 《北方经贸》2007,(5):118-120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神器”之一,是日式企业劳资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终身雇佣制为核心的雇佣制度曾盛行一时。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日本企业经营环境日趋恶劣,终身雇佣制也如明日黄花,风光不在。文章就终身雇佣制应否存续下去这个问题,从终身雇佣制实行的条件开始分析,在探讨其对经济影响的双重性及动摇原因的基础上,预测了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体,要想企业发展的更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企业和人才的关系,提高人才的可雇佣性,而企业和人才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本文通过对雇佣关系的研究,对改变雇佣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后,随看日本经济同友会和经团连等经营团体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显著转换,日本企业开始通过利用派遣、雇佣合同社员等方式使人力资源外部化,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以终身雇佣为主要特征的企业雇佣体制.本文着重阐明经营者团体雇佣政策的转换是日本雇佣体制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郝杰 《商业科技》2009,(8):122-122
“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制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支柱。本文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起源谈起,分析了其特点及利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一套独特的用人制度,终身雇佣制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与终身雇佣制相配套的是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也被世人认为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受到了企业管理、研究方面的关注。该文对终身雇佣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相关调查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企业雇佣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从雇佣规模和雇佣质量两个方面系统考察融资约束对企业雇佣的影响,并探讨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手段.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包括企业初始规模等一系列企业特征,行业、城市及规模固定效应情况下,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雇佣规模显著低于未受融资约束影响的企业.接着,我们按照企业雇佣规模增长率的中位数将样本划分为高雇佣规模和低雇佣规模两个子样本,发现融资约束对雇佣规模不同的企业雇佣质量的负面效应表现出异质性.相比于高雇佣规模企业,低雇佣规模企业的雇佣质量更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制约.同时发现,市场化可以缓解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差异则会放大这一差距.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本企业的许多文献都很关注日本大企业人中存在的终身雇佣制度。这种制度在日本企业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随着国际环境的逐渐变化,这种制度的缺陷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本文遵从时间顺序,主要探讨:这种雇佣制度是怎样产生、怎样进化的;面对新的经济局势它做出了怎样主动或被动的反应;将来是否有被替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制及其特点,该制度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制度不再适应其发展,经营模式发生的改变,分别被合同制、能力付报酬制及新的雇佣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雇佣模式的多样化理论和实践现状进行了回顾;之后,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对多样化雇佣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多样化雇佣的实践操作,本文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涂辉文 《商场现代化》2005,24(20):146-147
本文首先对雇佣模式的多样化理论和实践现状进行了回顾;之后,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对多样化雇佣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多样化雇佣的实践操作,本文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制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支柱。本文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起源谈起,分析了其特点及利弊。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独立学院要快速发展必须实现高效的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本文对组织学习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强调在独立学院中个体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是其组织学习和核心能力建立的关键.通过对日本终身雇佣制模式优势的分析,提出在独立学院初创及快速成长阶段,可以仿照日本企业对部分核心教职员工实行终身雇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招聘企业筛选大学生的惟一途径将转变为对其可雇佣技能的评价。因此,大学生应注重自我开发,高校与招聘企业应联合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进行培养,政府应作为连接企业和大学生的信息桥梁,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做好导向工作,从而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方面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企业雇员的可雇用性始于20世纪初期,在西方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一直停留于最初阶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政府、企业、个人都发生着显著的改变。针对这样的变化可雇佣性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国内也受到了重视。本文从可雇佣性的含义入手,总结了西方已有的文献,分析了可雇佣性的衡量和实践成果,为读者展示了可雇佣性的发展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11)
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劳动组合制度"三种特征。这三个特征都是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从这三种特征的概念、形成以及传统优势三方面入手,浅议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