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TCM在我国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行费用法(TCM)是当今世界上普遍用来进行非市场资源,特别是对环境资源(包括旅游娱乐资源和各类游憩活动)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区域旅行费用法(ZTCM)和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这种在国外应用于资源价值评估的常规方法,在直接引入我国用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分析旅行费用法用于我国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旅游者出行方式的特点,应用改进的ITCM模型测算大连星海公园的游憩价值.结果表明,2007年大连星海公园的游憩价值为16.085亿元.  相似文献   

2.
《旅游学刊》2006,21(12):93-96
.第1期.主编常务副主编寄语赵鹏王慕曾赵克非刘德谦(5)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问题(二)刘益黄向刘家明李红玉李舟夏赞才(8)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尹泽生陈田牛亚菲李宝田(14)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汪清蓉李凡(19)城市老港区的游憩功能改造与文脉传承———以上海十六铺地区为例张(25)国外有关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综述张红霞苏勤王群(31)“文化边际域”中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研究梁雪松马耀峰李天顺(36)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金倩楼嘉军(40)旅…  相似文献   

3.
现行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方法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良健 《旅游学刊》2006,21(2):12-12
一、旅游资源评价宜分为自然类与人文类两大评价体系 自然类旅游资源侧重于观赏游憩价值,而人文类旅游资源则侧重于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两者放在一起评价势必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例如张家界的观赏游憩价值极高,但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则逊色不少,按现行的评价赋分标准,势必会影响其总体得分.当务之急,宜尽快颁布自然类与人文类两套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使是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旅游区而言,亦可遵照此体系执行,而且评价结果可更好地体现该旅游区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文跃 《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同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5.
周军  何小芊  张涛  龚胜生 《旅游学刊》2011,26(12):64-71
现有旅游价值研究中多用游憩价值或再加上非使用价值来代替旅游总经济价值,这种价值评估并不完整。文章借鉴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通用框架,基于对旅游价值构成的逻辑关系分析,旅游总经济价值应是由游憩价值、旅游品牌价值、旅游环境价值、生态服务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7种基本价值类型构成的4级价值体系。根据屈原故里景区的特点,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优选确定各项旅游价值的评估方法:①游憩价值采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②旅游品牌价值采用最大品牌权益法评估;③旅游环境价值采用费用支出法;④生态服务价值采用生态系统静态平衡模型;⑤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等旅游非使用价值采用条件价值法。实证研究结果为:屈原故里景区2010年的旅游总经济价值约为1.37亿元;其中,游憩价值为3171.39万元,旅游品牌价值为915.6万元,旅游环境价值为1445万元,生态服务价值为30.65万元,旅游总使用价值为5562.64万元;旅游非使用价值为8122.3万元。评估不仅反映了屈原故里的总经济价值,还揭示出旅游价值体系的多维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旅游和游憩专业的学术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非常快。相关文献数量增多,研究人员团队不断壮大,而且对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等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保继刚等人在2014年指出,中国关于旅游研究的快速发展,与全球游憩和旅游研究趋势非常相似。与此同时,我们的世界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和资源枯竭、贫穷、公共  相似文献   

7.
条件价值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于福利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条件价值法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文章对条件价值法评估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研究中存在的WTP-WTA不对称、各类偏差以及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评析。在充分肯定条件价值法对于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应进一步围绕发展中国家方法使用的独特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中利益相关群体的区别研究以及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展开,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奕  丛丽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5):691-704
野生动物旅游是国家公园践行公共性和福祉性功能的重要体现,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要允许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重。适应性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的重要方法,可以缓解野生动物保护与游憩利用的矛盾。本研究引入国外适应性管理理论,从管理模式、利益相关者、监测评估、功能分区等方面对非洲克鲁格国家公园、美洲班夫国家公园和澳洲卡卡杜国家公园3个案例地深入分析,得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适应性管理的主要经验:(1)建立连接社会的可持续国家公园系统;(2)构建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促进参与和共同管理;(3)建立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加强野生动物研究;(4)科学评估生态状况,实行公园动态分区管理。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和游憩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文明和记载历史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游憩利用与开发的价值.研究发现,追求审美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者的3大动机.以游憩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动机为细分变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者分为小康文化型、经济求知型和平稳审美型3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域内外游憩者动机及决策偏好存在差异,所在地域内的本地居民在非遗的3个游憩动机方面的感知与诉求明显高于地域外的游客.这些结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细分和针对不同区域文化背景游憩者的市场开发和促销推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军事遗产是重要的历史资源,尤其在历史教育、知识输出、国情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可被视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本文在国内外军事遗产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军事遗产的分类方法,共计2个大类、7个亚类、28个子类。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价,提出军事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要素价值、存续特征2个一级指标及游憩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独特程度、规模程度、知名度、完整性、适游性、承载力和安全性11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划分为可观赏性等23个三级指标。采用基于专家打分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形成军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方法体系,并构建军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对比关系图,以指导资源群中的单体开发梯次。  相似文献   

11.
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伟  张建春 《旅游学刊》2005,20(1):90-96
旅游与消除贫困研究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新议题,本文从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和受益情况、PPT战略4个方面回顾和分析了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了PPT战略研究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国外旅游与反贫困研究对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旅游学刊》2012,27(7):98-111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PFD)和外文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 Databases (ESDD)检索到的相关旅游论文,文章分析了学术期刊文献反映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旅游相关研究与应用概况,对近期(指2008年至今)SEM在国内外旅游中的研究内容与重要发现进行了回顾,对该方面表现出的国内外差异进行了反思,并从方法论的视角对SEM近期在国内外旅游研究应用中显现出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审视,以期明晰SEM的旅游研究概况,揭示其近期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异同,为更加科学恰当的应用该方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进行综述.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4大方面.文章在简要评述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情况,认为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定位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应是我国近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国外关于旅游地水供需矛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旅游业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凸现,水供需矛盾已成为全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在阐述国外水供需矛盾旅游地主要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系统角度深入分析了国外旅游地水供需矛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管理、技术、经济和教育等方面总结了国外水供需矛盾的主要调控措施与实施情况.以期丰富旅游水环境的研究视角,为我国旅游地水供需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国外旅游小企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旅游小企业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国外学术界已经初步形成关于旅游小企业的研究体系,并将其视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国内学术界对于旅游小企业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为此,本文对国外旅游小企业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的历程,重要的研究文献,以及当前国外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对国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相关评述。希望借此文以促进国内旅游小企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ourism education in Canada, from its origins in the late 1960s until today. The stud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ducation over four decade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developments in Ontario.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organiz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legislation 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future industry leaders capable of sustaining and growing Canada's tourism industry are discussed. The paper also reflect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ourism education in Canada, the lack of government support for tourism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the loss of research talent to overseas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a paucity of past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of tourism education in Canada and this paper is perhaps the first concerted effort to chronicle the 40-year cumulative history of formal tourism education in Canada.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理论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莹 《旅游学刊》2004,19(2):50-54
在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已有基础上,评述两个基本问题。从城市地域对城市旅游的限定上来理解城市旅游的涵义;从产业一城市理论、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理论来理解城市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最后提出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以"遗产"和"旅游"为主题检索,从年代、期刊、作者、作者机构、研究对象、研究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遗产旅游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10年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了核心刊物群,但尚未拥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在研究机构上以北京、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和遗产资源集中区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对象趋向多元化,在研究地点上以国内研究为主,且集中在长江中上游、东北等区域,缺乏国际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新方法和手段仍有待加强;在研究主题上,中国遗产旅游关注的问题较为多样,但主要表现为五大内容,即价值属性、旅游发展、产业经济、游客及社区、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对境外体育旅游研究进行整理,围绕体育旅游的定义、分类、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展开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对未来体育旅游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1)在体育旅游定义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并未统一。体育旅游的“属概念”和“种差概念”存在分歧,是造成其定义差异的主要原因;(2)在体育旅游分类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得出不同结果,目前学者主要以活动类型、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目的和意愿为分类标准,仍存在较大局限性;(3)在体育旅游研究热门领域可以分为体育、赛事、发展进程、空间、影响、利益相关者六大维度,新兴领域主要为“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体育旅游研究中,学者们需要进一步开展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育旅游的研究领域,学习和借鉴境外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