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产力增长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但因为服务自身的特点,使服务生产力评价明显区别于传统生产力评价。文章以生产力内涵的扩展趋势为背景和相关研究的回顾,阐明了研究服务生产力概念性模型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主攻方向;进而在弃扬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之不足和精华并考量服务分类适用性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企业服务生产力模型;最后通过对搜寻型、体验型和信任型三大类服务生产力测量的比较研究,构建了服务分类基础上的企业服务生产力产出投入分析模型和服务分类基础上的企业服务生产力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新的范畴与《资本论》原理有内在联系和相通.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创新理论的先驱,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创新理论的开山之作.马克思明确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是生产力要素,反映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科技生产力的价值不能只是以其劳动价值来衡量,应该以其创造的使用价值来衡量.科技生产力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从事科技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科技成为生产力关键在科技的应用.科学在未与生产结合之前,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才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是在进入资本主义生产阶段后,才成为生产力要素.原因是科学因素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创新驱动需要足够的动力,动力在于相关的制度创新.这方面的制度可以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中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生产需求加强联系,有利于科研开发和成果的转化。目前高校的科研目标和价值观念并不适合与企业合作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提高企业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地位,科研课题应当面向企业,科研的效果应当以成果的利用情况来衡量。校企合作的目标应是通过各种途径推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①经济学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存在脱离其现实基础的倾向;②现代企业制度与现实生产力是不可须臾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成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表现出对现实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关键作用又是由现实生产力来决定的.受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③从现代企业制度与现实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出发,拟应注意: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与中国国情相符合,要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要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肖萌  秦安琪 《广东经济》2016,(12):41-43
本文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演进,分析了这一技术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回顾和展望了使用该方法对于企业价值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调查问卷等传统研究方式相对文本挖掘分析方法不能够相对科学客观地描述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上体现出来相对偏差.本文认为,国内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对企业文化的维度进行衡量与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生产力的会计计量和分析是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生产力可概述为产出和投入之比,企业应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对生产力进行计量和分析,以便寻求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多因素Fuzzy积分最佳综合评判及其应用研究萧筱南,李怀琳一、引言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从以分析为主的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转入到以综合为主的对非确定性现象的研究。如何对企业活力及生产力水平进行定量综合评估,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难度较大的重...  相似文献   

8.
陈喆  王京芳 《时代经贸》2012,(22):131-133
突出公司治理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旨导作用,依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参考COSO框架和企业绩效衡量的理念,遴选出相关定性与定量指标,构建了一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此,结合国企特征,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就要对价值增值进行衡量。EVA是价值增值衡量指标中的代表,以此为基础,又衍生出价值增值衡量指标的另外两种形式——△EVA和REVA。本文在对EVA、△EVA和REVA研究思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三个指标价值增值衡量适用性作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0.
张雪兰  卢敏 《经济管理》2004,(12):78-85
本文针对营销绩效衡量的传统方法中存在的诊断力有限、忽视企业营销长期收益、难以比较应用等不足,引入基于投资回报的营销绩效衡量体系,将营销绩效衡量指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了营销绩效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各层次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弥补了传统衡量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全面衡量企业营销绩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1.
Return on assets (ROA) from household enterprise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well-being and productivity of household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Yet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household enterprise ROA remain inconsistent or unclear. We illustrate potential measurement problems with examples from various actual surveys. We then take advantage of a detailed integrated household survey to perform a robustness analysis, acting as if we had gathered less data than was actually the case, to see what matters and for whom. The three issues that matter most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household enterprise ROA are the choice of accrual versus cash basis of income, the treatment of household's own labor in enterprise income, and the treatment of non-factor income. Also, this sensitivity matters most for a relatively poor region dominated by crop cultivation relative to a richer region with non-farm enterprises. Though the choice between accrued income and cash income matters less when the frequency of the data declines, there remains high sensitivity in longer-term and annualized data. We conclude the paper by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for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in fiel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研究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的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外并购已成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投资和实现国际化扩张的重要战略选择。外来者劣势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面临着的诸多困难之一。“外来者”身份会对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与生产率提升这一关键问题产生负面影响,化解负面影响需作深入的细化研究。选取2008-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共计197起海外并购事件,以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以及地理距离分别作为外来者劣势中合法性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分析外来者劣势对海外并购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合法性缺失导致的外来者劣势对海外并购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有显著负影响,但信息不对称对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国内投资能显著弱化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引致的外来者劣势对海外并购企业生产率的负影响,国际化经验和出口能克服制度距离带来的合法性问题,但对文化距离带来的合法性缺失的弱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对技术进步和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在分析中,本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考察了技术进步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最后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河南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投入、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的实证结论与人们的正常预期不同,研发投入对生产率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对生产率起着扭曲与阻碍作用,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现代企业生产力管理中健康管理的作用,提出健康管理是2j世纪企业提升生产力的新战略,是提高健康资源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对健康的投资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健康管理是现代企业全面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使用2007—2014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会造成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进而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率下降。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负向传导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对此,本文建议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18.
There appears to be widespread consensus, at least in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that enterprise bargaining has been beneficial for productivity. Many academics, however, have argued that the link between bargaining structure and workplace productivity is a contentious one, and that research has been unable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The present paper re-examines the existing evidence. The review reinforces the need to exercise caution before asserting that enterprise bargaining is necessarily beneficial for workplace productivity. The main conclusion that emanates from this review, however, is not the absence of a clear-cut finding, but how poorly developed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is.  相似文献   

19.
Using a panel of China's enterprises from 1999 to 2007, this paper examined how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transition affects the productivity of China's enterprises given the various stag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and given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among Chinese different regions.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at: (i)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degrees of commercialization have relatively higher productivity, whereas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degree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have relatively lower productivity; (ii)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ct indirectly affect productivity through enterprises' capacity to export, innovate and obtain business loans; and (iii) the indirect effect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highlighting the effects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transition on enterprises'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provides reliable enterprise‐leve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sources and evolution of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李平  李同舟  董康 《技术经济》2023,42(9):41-52
提升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方式,而产业政策的有效使用将对这一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四类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支持显著促进了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市场准入则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无明显效果,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异质性和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产权、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的异质性作用,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则分别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方式影响数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