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阐述我国高校科研的现状及黑龙江省高校科研优势,分析高校科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结合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提出了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完善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打造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等对策,以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自主协商,为市场需求和共同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的科研开发、生产、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如何提高临安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产学研合作作为提高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平台,其独特优势正在逐步显现。本文以临安产学研合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例,分析这一形式在新形势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活动,使我们认识到,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不仅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首先,通过科研联合,打开了高校接触社会的大门,缩短了高校与企业间的距离。加快了成果转化的速度,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其次,实现高校“人才库”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可以从高校分流出来一批人,培训和锻炼这些既懂专业和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这一途径,有助于学校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英国投入科研与开发的经费每年通常都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1997年为2.19%,其中英国企业的投入占全国研究与开发总经费的2/3左右。近几年来,英国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在不断增长,从1985年的刀亿英镑增长到1997年96亿多英镑。政府鼓励学术界与产业部门合作科研与产业结合是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途径,这也是政治家与经济学家所达成的共识。为此,英国政府竭力鼓励科技界与企业的合作,实施了一些促进科研与产业合作的计划。“技术预测计划”于1995年5月正式发布,对16个行业今后10-20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以来,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高校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科研开发、促进高新技术转化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向 (1)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环节及方式 发达国家用于支持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既重视科技开发,又重视将科研开发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税法规定,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开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为数据源,对获奖成果完成人员之间以及完成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6%的获奖成果是通过人员间合作完成的,并以10人合作完成的成果最多; 76%的获奖成果是通过机构间合作完成的,且合作机构数量越多,获奖成果数越少;随着年代的推移,跨机构科研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流高校,是高水平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节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但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要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做好项目资助科研计划的顶层设计,其次高校科技管理的角色和定位要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效衔接起来,最后应设立专业的服务机构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早已引起社会各界警觉,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将权属改革视为破解圭臬,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事实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障碍是专利技术水平和转化价值低、专业转化人才与机构缺失、中试环节薄弱且资金匮乏。因此,为了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痛点精准施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我国应改革专利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升专利质量并加大科学研究对企业需求的关照;可借鉴牛津大学的做法,由高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独资建立自负盈亏的专业转化服务公司;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多元风险资金进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科研体制如何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科研管理的一大难题。江苏省农科院近年来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冯英娟  王春芝 《技术经济》2002,21(11):28-29
一、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观因素1、对高校的社会职能认识不清。应当明确 ,当今高校绝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尤其是重点大学 ,应当既是重要的教育中心 ,又是重要的科研中心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因此必须把高等学校办成既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地 ,又是高新技术向社会辐射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2、科研选题不适应市场需求 ,属单纯技术观点。由于我国科研与经济长期分离 ,所以高校的科研人员不熟悉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章程在大学办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重要办学使命都应当体现在大学章程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大学章程作为大学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应当强化和激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的超循环系统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及超循环3个层面通过资源互补和能量聚合,增强了高校与企业的稳定性和创造性,促进和保障了高校与企业的长久发展。基于中央在鄂高校与湖北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分析了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超循环系统,并提出构建该系统的策略。认为产学研合作的超循环系统能够更好地搭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促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在科研和生产经营上的优势。构建产学研合作的超循环对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被认为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基于RCV框架分析发现,现有体制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3个维度上都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指出虽然以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众多,但基本呈“头重脚重中间轻”,即高校前沿技术研发(头部)与技术最终商业化(脚部)之间存在一大段政策空白。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政策设计重点解决高校科技研发到成果最终商业化的“接力”与“协同”问题。因此,在高校内部,可对评价机制和职务科技成果所有制进行改革探索。一方面设置开发研究高级职称,另一方面赋予科研团队应有的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以充分激发高校科研团队进行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在高校外部,可通过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培育一批致力于中试的企业或机构,对高校非成熟前沿技术进行接力研发,进而有效解决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在当前以结构调整、人才分流为中心的,以建立多种科技运作体系为目标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再次受到重视.今年7月在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领导同志提出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改革的一个关键,强调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渠道,并把产学研合作的全面成功提高到实现教育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的高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三大部门是我国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环节的重要技术创新主体,亟需评估其效率。采用“经费支出—专利产出—预期收益—实现收益”三步骤分析框架,利用已有统计调查数据,对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三大部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出效率都偏低,企业部门每亿元经费投入实现的收益约为9733万元,科研单位约为1331万元,高校约为1166万元。该测算值是真实产出价值的下限,但真实产出不会高太多。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的产业应用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及企业能力制约等。最后,建议加快政府相关科技计划制定、加强成果评价过程中产业部门的参与、优化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评价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一、“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 (一)“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的内涵和优势 “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业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由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成的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可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解决企业科技力量、信息量不足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资源浪费,资金不足的矛盾,又能充分发挥联合各方的优势,形成合作攻关的综合实力,还能密切科研、生产单位的横向联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减少成果…  相似文献   

20.
易巍  龙小宁 《经济管理》2021,(7):120-135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加快推进其知识溢出对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中国高校专利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专利数据,构造企业与本省份高校的"技术距离"指标,利用2008—2015年2472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高校知识溢出对异质性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投入每增加1%,与其"技术距离"越近的本省份上市企业的研发产出将增加约2%,高校知识溢出强度与校企间"技术距离"呈倒U型关系。高校主要通过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合作研发等知识溢出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利用各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中的科研人员收益分成占比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高校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从高校知识溢出中获益最大;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地区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最后,本文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创新引领作用与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