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肖凌峰 《企业研究》2011,(10):133-135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广西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所带来的双重机遇与挑战,通过评价区内各行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区内制造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广西制造业的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安徽省不是制造业强省,但其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安徽省制造业的30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木材加工,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医药制造和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一、竞争优势的含义和变动趋势 竞争优势反映的是同类产业的竞争关系。衡量制造业行业的竞争优势或劣势,可以有多种指标,但基本的或综合性的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的行业具有竞争优势,指数越大,竞争优势越强;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的行业处于竞争劣势,指数越小,竞争劣势越大。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九大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新艳 《企业经济》2005,(1):118-120
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广东省九大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表明九大产业的竞争实力表现出市场占有率与产出规模领先,效益不足的总体特征。分行业看,电子信息业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六省(市)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学产业显示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处于较领先的地位;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森工造纸与食品饮料业具有较弱的竞争优势;纺织服装和建筑材料产业竞争优势微略。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其竞争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沿海地区是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河南省优势产业分析 依据现有统计资料,我们利用若干指标对在河南全省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或行业进行如下分析。 从产业的增加值大小来看,2004年河南省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总额为2332.68亿元,规模较大的前十位产业增加值为1534.43亿元,约占增加值总额的66%。排在前十位的产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分析和研究广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竞争优势理论视角分析了广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针对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了广西资源型产业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的必要性,提出从培育产业创新平台、创建创新配套机制、培养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四个方面创建广西资源型产业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广西八个行业数据构造两种产业专业化指数,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分析广西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广西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行业产出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率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广西的行业生产率专业化水平较低,还不足以对经济产生正影响效应。因此,政府须在政策、资金方面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技术进一步提高,才能拉动广西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通过构建城镇群等城市联盟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积极有效的手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先后形成的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城镇群,通过城市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扩散,带动区域整体水平,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不同层次下各城市及区域主要产业就业人口区位商的计算比较,揭示了珠三角区域在制造业方面,大珠三角区域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及泛珠三角区域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体现了不同层次城镇群内各行业的竞争发展趋势,由此验证了建立不同层次城镇群的必要性和竞争优势,为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 ,国内外有关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竞争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人们日益关注竞争优势对某一国家、地区或某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1 ,2 ]。尤其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 (M.E.Porter)发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以来 ,竞争优势的概念被引用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地区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 ,并随之受到外部经济的巨大竞争压力。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保持经济发展 ,就必须不断提高当地的竞争力 ,尤其是主导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竞争力。上海市浦东新区从 …  相似文献   

11.
聚焦中国优势制造业,通过使用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分解的框架测算连续20年的中国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优势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在优势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的中、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低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更具显著竞争力;以核电、航空和高铁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新兴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主要是依靠国内增加值的中间品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代表低技术行业的纺织业依靠融入全球价值链保持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垂直专业化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优势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弱化的趋势,而竞争力提升和价值链攀升具有依靠国内增加值质量提升的内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产业链重组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了产业分工细化到企业内部的趋势和电子信息产品行业中方兴未艾的EMS经营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部分制造业厂商,特别是那些没有市场知名度品牌的制造厂商,转变经营理念,改制造厂商为制造服务厂商,是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立足市场、赢得竞争的一条合适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王瑞萍 《价值工程》2014,(27):195-19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培育企业与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KIBS发展仍相对滞后,不能够有效支撑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升级有待KIBS的快速发展支持,改变低端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玉  郭文 《企业经济》2012,(4):126-131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一、二、三"格局调整为现在的"二、三、一"格局。本文从区位商的角度,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江西三次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优势都低于全国水平。第一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林业,渔业发展也较快;第二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内部结构以小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则是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优势产业,但其优势呈逐年降低趋势。江西省必须继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大中型企业建设,将小型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主体多元化;必须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江西向后工业化时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贸易在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受到冲击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广西农业及其农产品的出口。通过国际市场占用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等指标比较分析东盟各国和广西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目前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弱势。因此,提升广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建立适合区情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已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毛加强  刘晓燕 《价值工程》2012,31(17):134-136
本文选取区位熵法对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进行测量,揭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集群现状,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特点,选取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十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制造业集中度比较高之外,其总体产业集群优势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为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燕 《科技与企业》2007,(10):64-65
工程机械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行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产量排在世界第四位.产值排在第五位.是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化竞争很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其特征大多为工业基础较弱,城市化率较低的那一部分地区,但在农业上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真正将资源优势转为商品优势、竞争优势是加快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没有与农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的资源就不可能充分利用,就不可能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贸易中也将缺乏市场竞争力,反过来又将制约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19.
引言 根据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和世界各特定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同时考虑到充分发挥我国现有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及其进行境外投资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应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境外投资重点,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有选择地投资于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采用这种行业战略,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优化我国境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大幅度提高境外投资的综合效益.以下对这种战略的要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种突出的经济现象,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宁波的制造业集群发展现象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保持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因此,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成为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