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全球制造业生产的转移效应导致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大量进入中国,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吸收外商投资地区,中国及江苏省目前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技术水平的加工制造业,本文通过对江苏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江苏省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中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劳动力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对于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国际压力。因此,必须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经济效率,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动态优势理论的介绍和评述,指出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政策应用价值及其缺陷,说明了开放经济中发展我国制造业应如何利用既有比较优势及创造比较优势,并指出二者内在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交通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正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崛起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我国现代化全局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和制造业正加速向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制造业的技术优势行业与技术跨越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行业为切入点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不同类型企业的R&D格局、国际技术差距和国际竞争力状况 ,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作者认为 ,我国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重点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4个行业 ,重点领域主要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相应地 ,政府要推行正确而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5-2014年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中的中国企业海外制造业子公司数量这一微观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尝试从国家-行业层面验证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制造业投资时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制造业投资时遵循了比较优势,即会将熟练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投资到熟练劳动丰裕度高的国家,而将熟练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投资到熟练劳动丰裕度低的国家.另外,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振  刘麦荣 《全国商情》2006,(11):20-2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达国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正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青岛加快建设面向韩国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韩国在青岛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建设面向韩国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制造业的产品价值创造体系 ,即价值链体系正在经历着大规模的重组。与此同时 ,制造业的国际间转移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近 2 0多年来 ,中国通过对这种产业转移和积极吸纳而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是否能够在继续保持产业吸纳强劲势头的同时 ,成功实现在同一价值链内不断向“高位环节”逼近和在不同价值链中不断向“高位链条”跃迁 ,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使自己的制造业区位优势得到有效的保持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理论与烟台市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在分析烟台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烟台产业发展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是应充分利用烟台的区位优势以及日韩产业转移的契机发展加工制造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保持农业的产业优势;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应合理发展产业园区,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应重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制造业正经历着价值链拆分、产业整合及与此相伴随的大规模国际转移。中国通过对这种产业转移的积极吸纳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产业结构水平。中国是否能够在今后继续保持这种吸纳的强劲势头,并不断向产品价值链的“高住区”逼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使自己的区位优势得到有效的保持与提升。而在保持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吸纳区位优势的种种努力中,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优势得到保持甚至强化应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经常被人们混淆的两个概念,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就会有竞争优势.本文阐述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演变,分析了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指出发展中国家要提升本国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转变出口导向,增加其比较优势中的创新和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所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时空性和高增长性的特点,使网络虚拟市场成为一个全球性、数字化、跨越时空、飞速增长和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占优势,每个企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想方设法吸引顾客,很难说还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方法能出奇制胜.一些营销手段即使能在一段时间内吸引顾客,也不一定能使企业盈利增加.经营者迫切寻求变革,以尽可能地降低商品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上所耗费的成本和费用,缩短运作周期.面对经营者求变的要求,网络营销可谓一举多得.开展网络营销,可以节约大量昂贵的店面租金,可以减少库存商品资金,可以使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可便于采集客户信息等等,这些都使得企业经营的成本和费用降低,运作周期变短,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加盈利.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发展中国家仅有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不是获得国际分工和贸易好处的充分条件。它必须在与发达国家生产率差距小的商品上同时保持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对绝优势才能获得贸易机会,通过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和贸易实现程序的扩大实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了逐步扬弃“后发优势”战略和实施“先发优势”战略的基本条件。在制度创新的支持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的主要武器在于加速发展创新型经济,由此才能用高经济回报化解生活水平提高后要素价格再评估的巨大压力。在创新经济中,我国发达地区在全球经济竞争舞台上的角色,会由追赶者变为赶超者,甚至变为领跑者;在功能上,则会由技术标准的遵循者变成制定者;在市场地位上,将由弱势的追随者变成市场的垄断者或寡头竞争者,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代工者变成价值链的“链主”。为此,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的转型、形成财富效应的氛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定期垄断制度、通过服务业全球化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创新文化等,就成为决定我国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很多企业已开始采用供应链思想重新设计企业的竞争策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更确切地说是建立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竞争优势具有特定的特征和要素,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形成.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快餐业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中式快餐的发展却明显滞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中式快餐有诸多比较优势,但体制不顺和经营管理观念缺少创新等原因阻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将中国餐饮业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提高中式快餐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对否认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局限性,认为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超越比较优势的限制和制约。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有关争论进行了探讨。但本文也指出,片面强调竞争优势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比较优较与竞争优势并重型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分别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是知识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上,知识产权起着制度保证、制度支撑作用。就专利申请状况而言,与全球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相比,中国的排名仍显落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日本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先驱之一,其渐进丰富的经验和逐步完善的实施办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组织资本的构成成份有文化、结构、组织学习,这些都是竞争优势之源。本文试图从资源基础理论来评价组织资本。通过组织资本的分析框架将其描述为:有价值的资产;难以模仿、替代和转移;有很长的生命预期;有可行的专属租金。通过构建这样的评估框架能够更为深入地研究公司智力资本的其他组成成份。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出现出口增长放慢,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等不利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上述现象,并由此提出我国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外贸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