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茅瑞 《上海房地》2013,(7):48-49
近年来,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的新鲜事不断出现,但是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物业管理的业主自治创新之路,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一、自己的物业自己做主《物权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相似文献   

2.
<正>《物权法》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业主有权共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但并未明确指出"管理规约"本身的法律性质。作为《物权法》下位法的《物业管理条例》对此问题也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明确业主管理规约的法律性质是对业主管理规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即将出台,在草案中规定:小区(大厦)可以由业主自治管理,也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或其他有能力者进行管理,对于开发商聘请(含招投标)的物业管理公司,包括上一届业委会聘请的物业管理公司,新成立(换届)的业委会认为不满意的可以更换。这一规定扩大了业主自治的权力,同时也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全体代表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2007年8月26日.为衔接物权法有关物业管理的规定.国务院对其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修改.其主要内容是将物权法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有关物业管理的内容写进“条例”,比如说.业主表决权的变化、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权、物业管理的定性,等等,  相似文献   

5.
谢家瑾 《中国物业管理》2007,(3):I0001-I0001
<正>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历经八次审议,终于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作为广大业主管理自身主要财产法律的制定,物权法对保护业主权益、规范业主行为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同时,物权法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关系”两章的内容直接涉及物业管理,给物业管理运作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正>业主公约,是指由业主承诺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以及业主的公共利益等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自治规范。业主公约是维系业主自治管理物业的重要纽带,是有效调整业主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要途径。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物业管理的行政法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物业管理业主公约制度。《条例》第17条、第22条、第23条对业主公约的内容和效力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概括,而业主公约在物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将结合《条例》的有关内容作以细致的探讨与解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理论与实务。一、业主公约的必要内窖根据国内外有关法规的规定,业主公约一般应有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物权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对此条款许多人提出疑问,甚至有人认为这会使物业管理走向衰亡,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物权法》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的规定,业主对于自己所有的物业享有自我管理的权利,简言之业主自治。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自治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健全,本文就我国现行的业主自治制度进行研究发现还有一定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6曰,为了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衔接,国务院对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以下将修改后的《物业管理条例》简称为“新《条例》”),其主要内容是将《物权法》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有关物业管理的内容写进新《条例》,比如说业主表决权的变化,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权,物业管理的定性等等。增加的这些新规定可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解决物业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但笔者认为,此次修改远远没有满足现实需要,一些突出的物业管理矛盾仍然无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影响 江苏爱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剑 《物权法》关于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共有权以及共同管理权利的规定.为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界定奠定了法律基础。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物权法》确定的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由此可能会带来物业管理制度的重构、物业管理的利益格局将发生改变等.并调整企业战略和服务思路,通过改善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业主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业主(Owne,即物业(房屋)的主人。《物业管理条例》第6条第1款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业主自治,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民主的原则建立自治组织、确立自治规范、自我管理本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业主自治表现为私法自治,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正>1国务院修改《物业管理条例》8月26日,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物业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的出台,有三个亮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二是重大事项表决可以化整为零;三是业主可以自治管理。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对物业管理模式的重新界定,将挑战开发商或业委会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唯一物业管理模式;物权法实行后,前期物业管理不再限于《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建立,将明晰小区的产权界定、规范开发商与业主权限。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及其附属设施"。这一规定的出台在物业管理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业内人士纷纷分析业主自管这种管理模式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有人对这种管理模式感到恐惧,认为这将使许多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失去市场、丢掉饭碗;有人对这种管理模式嗤之以鼻,认为随着物业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般业主根本无法胜任专业的物业管理工作。那么,业主自主管理物业究竟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本刊记者试图通过对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街道镇江路44号院成功实施自主管理物业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市场逐渐蓬勃,私人开始拥有房产,房屋的管理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出现了物业管理。业主组织相伴而生。一般认为,中国内地的物业管理发源于深圳,最早的业主组织也诞生于此。1994年,国家建设部发布《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规定住宅小区应当成立住宅小区管理委员会。这是国家政策层面关于业主组织的规定。至2003年《物业管理条例》及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北京业主组织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发近两年,许多地区都按照规定实行了物业管理一一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物业管理正朝着规范化轨道健康发展。但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在实际运作中双方关系处理得不好,严重制约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海南省实际,对业主委员会做面面观。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内容直接涉及物业管理,为物业管理定纷止争,业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物业管理企业更好地为业主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依据管理规约或者法律的规定,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并经过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它是业主代表组成的代表业主利益、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和广大业主履行管理规约的民间组织,属于业主团体自治管理性质的组织。以产权为联系纽带的业主通过自治方式产生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区分建筑物产权的房屋,屋顶就是整幢房屋的业主全体共有的,如果没有全体业主的同意,单个业主在屋顶上搭建鸽棚属于擅自占用物业共用部位。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五十条规定,在屋顶上违法搭建属于擅自改建、占用物业共用部分,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破坏房屋外貌,这是损害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的行为,应该予以禁止。这时养鸽者往往拿出《上海市信鸽活动管理规定》来为自己辩解。但《上海市信鸽活动管理规定》是体育局的规范性文件,而《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是依据《物权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范性文件必须服从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