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德 《海南金融》2003,(11):4-7
资信评级行业对揭示发债人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以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相关立法滞后、未能有效监管、资信评级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我国加入WTO以后,将推进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政府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促进信用体系的大环境建设。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统一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自律,充分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资信评级机构也一直引用声誉理论说明其在评级过程中会保持足够的执业谨慎,但安然破产、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使监管者认识到,仅靠“声誉”无法保证评级机构勤勉尽责,必须加强监管。该文对美国资信评级监管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资信评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多德法案对资信评级行业的监管重点,介绍了多德法案之后资信评级行业监管的后续进展,并对完善我国资信评级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文章探讨了资信评级公司与被评级公司之间、资信评级行业与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资信评级行业效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文章探讨了资信评级公司与被评级公司之间、资信评级行业与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资信评级行业效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企业资信评级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逸 《现代金融》2004,(9):9-10
企业资信评级是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信评级结果越来越被市场经济主体广泛采用,同时,评级风险也日趋凸现。加强企业资信评级风险管理、有效防范评级风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资信评级——一项意义重大的事业 现代意义上的资信评级是从有了股份公司之后才出现的,它是评级机构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评级过程,采用统一的“信用尺度”,对被评对象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并用“评级语言”通过有效的媒体公布评级结果。 对投资者而言,信用评级可以为其提供有关债务偿还的风险情报,降低其寻求风险情报的信息成本,达到投资者免遭由于情报  相似文献   

7.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或资信评估,是指专业评估机构利用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对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测定和综合评定,并出特定的符号,直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总体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信用评级是国民经济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信用评估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开展信用评级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即把授信企业分成三六九等进行评级,并根据资信评级的结果对企业进行授信,从而决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问题.银行内部的资信评级,虽然可以使银行信贷风险大大降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也逐步呈现出了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引进外部评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而资信等级评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辖区资信评级业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参与开展资信等级评级业务,既是完善自身金融服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更是支持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维护规范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2011-2015年被中债资信覆盖的发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了“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质量高低。研究发现:(1)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显著更低。(2)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当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越低时,发行人未来盈利能力越差、预期违约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越高,这表明“投资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质量更高。(3)“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内部私有信息,但由于同时存在独立性缺失问题,“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仍然不如“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这说明独立性对于评级机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