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所取得的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时代内容,又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对于指导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造就干部中共顺平县委组织部一、充分认识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伟大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造就了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造就了一代大有作为的领导干部。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革命经...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必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又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在我党80多年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产生了种种精神范式,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这些崇高的精神范式共有的内容是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由于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温延安革命的光辉历史将会给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弘扬延安精神,正是从革命传统切口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斗争和复兴历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滥觞,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榜样,构建起生生不息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深挖细掘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基础、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对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3)
"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东部地区,是对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革命文化体系的优秀成果之一。虽然社会实践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东北小延安"精神内涵仍然不断丰富与发展着。在高校开展"东北小延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加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文章在于剖析"东北小延安"精神实质基础上,探讨利用"东北小延安"精神这个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范围兴起的科技革命,对人类提出了新的责任要求。新技术革命不仅从量上要求扩大人的责任范围,而且从质上要求价值观念的更新。——当前正在广泛深入开展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的一场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改革中的伟大任务,是应予深刻认识并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个责任,要求自觉选择高尚的道德生活,要求努力锻炼自己的现代人品格,要求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发挥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2,(1)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形成的伟大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牢牢记住建党之初的愿望和誓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这个愿望和誓言抛头颅洒热血,始终践行着这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做一个创新型人才,在奋斗中不断成长,在任何时候都要甘愿为祖国而奉献的时代新人,要时刻铭记红船精神,不忘革命先辈的初心,为了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谭月明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235-236,245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来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代需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真理,坚守信念"的精神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秉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在党成立时孕育,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展,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新时代弘扬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也在科技革命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张国清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论述了当下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质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践决定的,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了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前提,是取得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新实践中发挥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指导作用,继续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宋逸炜 《开放时代》2023,(2):95-108+7-8
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马赛曲》,不仅是法兰西民族国家的象征,而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歌曲。普法战争后,《马赛曲》最早由王韬以诗歌的形式介绍至中国,此后出现的各译本经历了由文言格律到白话诗的翻译过程。《马赛曲》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制订国歌的实践,启发了诸多爱国革命歌曲的创作。《马赛曲》蕴含的民族情感与斗争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以《马赛曲》《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的革命歌曲,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效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洞察现代化实践和创新现代化理论的新范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长期过程。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并胜利地领导了这两大革命;而且还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尝试,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一)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原理,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个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致力于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世界历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广阔背景上,讨论了邓小平的历史地位问题.作者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了“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革命”,从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领袖,邓小平则是代表了“第一次革命”发展到“第二次革命”的全过程,从而走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伟大革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汇入世界时代新潮流的杰出开拓者和规划了中国由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的非凡设计师.在思想文化方面,他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全面基础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伟大理论家,是向民族肌体注入了强劲的现实主义精神,熔铸中华民族现代文化气质的卓越领导人.正如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的,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邓小平则规划和实施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了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使国家强盛、人民逐步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贡献,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贡献,在当代,是无与伦比的。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科学地说道:“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全面的。毛主席对于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点及其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赴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西柏坡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从而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