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孟加拉等国外乡村银行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模式及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尤努斯给中国小额信贷事业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中国刮起了一股尤努斯旋风,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来到北京,出席“中国——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中国金融界人士极关注:有人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授之以渔”的扶贫实践和及其在小额信贷运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贡献由衷褒奖;有人冷静地提出乡村银行的模式不能简单复制。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这股旋风终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呢?笔者认为尤努斯教授和他的乡村银行带给中国的,更多的是对小额信贷扶贫的启示和触动,而孟加拉乡村银行或者其他国家的小额信贷模式要为我所用,还要进行必要的本土化吸收。  相似文献   

3.
一、国外四种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一)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该模式是典型的非政府组织。作为全世界第一家小额信贷组织,孟加拉乡村银行于1976年在Jobra村正式建立。在尤努斯教授的领导下,从一个小规模的试验项目发展成格莱珉银行,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该模式的信贷  相似文献   

4.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个舶来品,最初是由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搞起来的,称为GB模式。近年来,国际组织在东南亚、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推广试验。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借鉴、试验孟加拉模式这一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于1996年引进这种模式,通过向农业银行转贷资金,在河北易县、河南虞城、  相似文献   

5.
小额信贷:来自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信贷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没有有效的信贷体系,农业部门的投资就难以维系,农民的脱贫致富就会受到资金短缺的阻碍。信贷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办者——穆罕默德·尤纳斯教授,通过他的努力,孟加拉乡村银行实现了有效地向农民甚至赤贫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诀窍和信贷哲学对于我国的小额信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尤努斯和他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在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自从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独立起,尤努斯教授开创的小额信贷模式帮助了成千上万孟加拉人民脱离贫困,更为广大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开创了全新的扶贫模式.今年夏天,我有幸在孟加拉乡村银行学习了一个月,对孟加拉国和其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困境(一)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小额信贷起步较晚,它伴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应运而生。1994年,中国第一个小额信贷试点在河北易县成立,它是由中国社科院农发所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合作的NGO性质的经济合作社,随后又在河南的虞城县、南召县和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化解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已经成为金融工作的重心之一。将普惠金融的概念落实到农村金融体制建设的基层,让广大农村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金融的"普"与"惠",是当今农村金融工作的第一要务。本文以农户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前景,并以对比的视角分析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以及玻利维亚阳光银行三个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最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中国、孟加拉两国开展贫困人口小额信贷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重点对制约我国开展贫困人口小额信贷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挖掘目前我国难以推动贫困人口小额信贷的根源,并在借鉴“乡村银行”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在我国如何更好地开展贫困人口小额信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GB"信货扶贫模式的效应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B”扶贫模式,即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它以还款率高、扶贫效果显著而享誉世界,南召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在我国成立的第四个小额信贷扶贫试验基地,成立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Prior research has shown the prevalence of measurement error in models used to estimate aggregat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In these models, th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ccruals is ignored. Limited prior research and data gathered from firms under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litigation indicate that managers use either one or more than one component of accruals simultaneously, in a consistent way to manipulate bottom-line earnings in a given direction. I propose two measures that captur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discretionary components of accruals and test their significanc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EM) detection in firms that have artificially added accrual manipulation and firms that were targeted by the SEC for accrual manipulation. 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is information is incrementally useful in detecting EM. This finding paves the way for improvements in th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measure by including consistency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ponents of aggregate accruals.  相似文献   

12.
Empir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ime-series regression estimates of the degrees of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leverage have a tendency to produce measures less than one. According to ex ante theory, these measure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one for firms operating above the breakeven point. There have also been suggestions that the biases in these estimates may be attributable to an underlying increase in unit sales. This work presents evidence that these counter-intuitive measures are produced by changes in the firm's operating parameters (unit price, variable cost, fixed cost and interest payments). It further suggests that attempts to control for the underlying change in unit sales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volatility of predicted estimates.  相似文献   

13.
The separation of a unit of account (UoA) from a medium of exchange (MoE) in the commodity–money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explicitly a seller's choice of UoA in terms of either an MoE or a unit of metal weight. If the likelihood of debasement of an MoE and its rate are high enough, the price is posted in terms of a unit of metal weight rather than an MoE. Interestingly, this MoE–UoA separated equilibrium yields the flexible nominal price, whereas an MoE–UoA integrated equilibrium yields the sticky one. This implies the nominal price rigidity in the fiat‐money system where MoE and UoA are integrated.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之一。实证研究证实近年来我国区际公共服务差异程度有所减小,表明财政投入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凯恩斯的不确定性经济理论中,概率是知识或信念的所有物,而不确定性对应着一种数字上不可测量的概率情形.凯恩斯通过把不确定性与信息完备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奠定了现代不确定性理论的基础.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不确定性和预期置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中心,不确定性理论成为其建立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基石,而认知不确定性则作为一个关键性内容贯穿于凯恩斯经济分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全微分解剖内部收益率对投资、经营成本、收益的敏感性分析过程,提炼出利用各现金流折现值之和判定上述三因素变动下内部收益率敏感性排序的方法:基本方案下某因素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大于另一因素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则内部收益率对前一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也超过对后一因素的敏感性程度。这一结论掠过了内部收益率与各因素变动率的复杂关系和烦琐的计算,给项目投资风险的定性评价带来方便、简洁之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富裕和盛强,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第一"的观念,对于终身体育要求更加强烈。因此,新时期我国各高校体育课应该根据教材的要求,围绕"健康第一"的主题,以"终身体育"为理念,把全面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大力开展健身性、娱乐性、方便性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轮滑正是这样一项体育动动,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融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竞赛性与趣味性,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训练益处颇多,所以,将轮滑列入大专院校教学课程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品牌至爱是一个满意消费者对某个特定的品牌产生强烈的情感上的依恋程度,包含对品牌的热情、对品牌的依恋、对品牌的积极评价、响应品牌的积极情绪,以及对品牌爱的宣言。研究表明:品牌至爱对品牌忠诚和积极口碑传播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同时,自我象征品牌对品牌至爱和积极口碑传播也具有正向影响,但享乐性产品对品牌至爱和品牌忠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易经》产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此前,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状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制度,正是从这时起,人们开始使用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出现是社会分工最重要的条件。由此,人们才得以观察社会,认识自然。尽管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工具极为简单、粗糙,甚至是石器,但是却形成了对社会改良最初的认识。研究《易经》的社会分工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就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针对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研究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是未来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了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指出要运用多视角、按残分类的研究方法,并且不断地提升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定性研究的视角对学者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掌握当前影响残疾人就业因素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成果;最后,简要评析目前研究影响残疾人就业因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展望,为后续研究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的学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