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蒙果 《当代经济》2016,(23):26-27
“郑欧班列”是郑州直达欧洲的铁路通道,是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在众多中欧班列中,“郑欧班列”具有区位、基础设施配套等优势,但也面临着其他班列竞争威胁、政府补贴依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郑欧班列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推动其长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20年2月28日,一列从德国汉堡发出,搭载6896件进口邮件的中欧班列列车顺利抵达郑州铁路口岸。这标志着河南省担负国家赋予的中欧班列唯一进口邮件试点线路全线贯通,中欧班列(郑州)成为第一条国际邮件陆路双向运输通道。中欧班列(郑州)运邮通道实现顺畅运行,是确保国家开放战略通道安全畅通,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对于推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开始我的报告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国的中欧班列如果没有补贴,还能存活多长时间?我们是否已经掉入了一个补贴的陷阱?请大家带着问题与我一起梳理营口港中欧班列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穿梭于中国和中亚、欧洲各国间的多条国际班列为丝绸之路增添了勃勃生机,是亚欧陆路最便捷、最经济的国际通道.2016年,我国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开行班列1702列、同比增长109%,其中返程班列572列、同比增长116%,在德国境内始发与终到的中欧班列数量已达到1034列(返程410列). 仅2017年4月8日至14日一周时间内,中欧班列开行71列,创单周开行数量新高.  相似文献   

5.
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上扬,中欧班列开行达到创纪录的1.24万列,同比增长高达50%。中欧班列开行火爆的同时,频频出现口岸换装积压、运输通道拥堵、时效无法保障、一箱难求等问题。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以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十四五"时期中欧班列开行应提升边境口岸物流组织效能,明确中欧班列客户市场,加快境内外物流网络构建,提升中欧班列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中欧班列开行提质增效,为畅通亚欧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本文将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际交通运输通道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且绿色低碳发展效应在东部地区、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科教资源水平较高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更加显著。区域创新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能源效率提升是中欧班列开通影响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渠道。中欧班列开通均能促进邻近非开通与开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且影响效果在邻近开通城市中更明显。本研究能够为中国完善国际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以及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亚欧财富黄金通道重启,如何让更多的新疆企业搭上西行国际"快车"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改变流服务配送"短板",才会有更多的新疆本地产品搭乘上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快车"。2014年12月29日,当年最后一列乌鲁木齐发往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丝绸之路西行班列)驶出阿拉山口口岸。这是西行班列开通近10个月以来从乌鲁木齐发运出境的第47列,也是新疆目前唯一的常态化、成熟化运行的国际货运班列。与此同时,穿行新疆的国际班列不断加密,2014年前11个月已有11趟国际货运班列通过阿拉山口口岸,直奔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的重要指示,推动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大幅度增长,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达到1.5万列,同比增长22%,为应对世纪性疫情冲击和影响,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陆桥视野》2021,(3):34-34
2021年3月10日,一列满载52个集装箱的"郑新欧"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数量累计突破13000列大关。目前,经霍尔果斯口岸开行班列线路多达22条,已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自首列"渝新欧"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至今,霍尔果斯海关年监管进出境班列数从不到700列迅速增长到近5000列。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月24日,一列满载40只20英尺敞顶箱的锌精矿中老国际货运班列,由老挝万象南发出,经云南磨憨口岸,历时9天顺利抵达成都城厢站。该班列是中铁多联公司携手成都国际班列公司,共同组织的首趟中老铁路回程班列,实现了成都—万象国际货运班列的重去重回,开辟了成都至东盟铁路运输的新通道!此次进口的货物为锌精矿,其作为四川省当地企业生产金属锌、锌化合物等的主要原材料,进口锌精矿将成为国内企业原料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1.
5月27日上午,日照港、济南铁路局、成都铁路局联合打造的"照蓉欧"(日照-成都-欧洲)集装箱国际班列正式开行.该班列从日照港出发,经由成都城厢转向阿拉山口,班列到达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等国家,全程约1.02万公里,运行15天左右,远低于60天的海路运输,可为日照周边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过境欧洲的货物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相似文献   

12.
宁夏中卫至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中阿号)开通 2016 年1 月28 日,首列"中阿号"国际货运混编班列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编组站驶出,最终到达5900 多公里外的中亚地区,标志着中卫市从铁路上打通了对外开放的国际通道.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20,(3):14-14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中欧班列运行保障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推动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发挥更好的战略通道作用,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2011年到2013年,我国重庆、郑州、苏州、连云港、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相继开通了国内到欧洲的铁路货运班列。经贸繁荣,道路先行,物流通道建设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通中欧间铁路货运班列,说明习主席在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得到丝路沿线各国的支持与响应,国内从铁路部门到各城市积极投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铁路物流通道这几年发展很快,铁路物流通道如何持续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个人有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2月22日上午,一列满载着工程机械配件的"外运号"班列顺利抵达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专用线,班列上的货物将在两日内从连云港出口发往日本,这是徐州至连云港海铁联运通道开通一个月以来,首次实现了整列发运,标志着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再次实现业务联动,共同打造淮海经济便捷出海口,这对于提升班列运行水平、打造省内海铁示范线路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连云港与徐州相邻,两地合作密切、优势互补。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经济体量大,内外贸物流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1年到2013年,我国重庆、郑州、苏州、连云港、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相继开通了国内到欧洲的铁路货运班列。经贸繁荣,道路先行,物流通道建设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通中欧间铁路货运班列,说明习主席在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得到丝路沿线各国的支持与响应,国内从铁路部门到  相似文献   

17.
新亚欧大陆桥为欧亚两大洲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架起了金桥,为欧亚两大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捷的通道。2007年10月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中国连云港发往莫斯科的五定班列成功开行;2008年3月从中国北京开往德国汉堡的班列也已成功运营,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新亚欧大陆桥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12月1日开通首列集装箱过境运输班列以来,连云港港始终坚持依托陆桥运输、打造铁水联运战略品牌,做大做强港口特色物流。特别是继2011年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在连云港召开铁水联运现场推进会,确定连云港一阿拉山口集装箱“五定班列”被评为精品班列,列入全国6条示范通道,2012年12月15日,两部又在连云港召开了铁水联运阶段性总结会。  相似文献   

19.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班列开行班次、货运量增长较快,特别是2020年班列增长态势更为强劲。但立足当前和长远,班列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痛点与堵点,需统筹谋划、针对性解决。中欧班列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一是补贴完全退坡后恐面临剧烈市场调整。当前班列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各地普遍对班列实行补贴,班列运费被压低,一部分本应走海运的低货值进出口货物转而通过班列运输。目前,财政部门已明确,各地对班列的补贴要逐年退坡。如完全退坡,一些低货值货物将重回海运,开行班列和货运量可能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20.
5月10日,笔者从连云港港获悉,2020年1一4月份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完成18578标箱、同比增长49.1%,运营势头良好。从一度面临货源“断流”危机,到复工复产以来的逆势增长,连云港中欧班列目前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缋单”坐拥江苏自贸区优势的连云港中欧班列,是如何克服疫情影响进而完成“逆袭”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