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作为环境权子权利的养护权是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制度.环境养护权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经济效益和法制健全的作用.作为"养护者受益"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设立的前提,养护权应该为我国的法律所确立.  相似文献   

2.
公民环境权利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手段.公民环境权利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理论关注,而且不少国家的法律做出积极回应.倚重行政环境权力而轻视公民环境权利是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体制的基本特点,这很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应当确立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具体确认公民的环境权利.法律确认公民环境权利应当两条进路并行:与环境保护的公权力结合和与传统私权利融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房地产过度开发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屡屡可见。公民环境权是公民固有的基本权利,为了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需在法律上建立和健全公民环境权保护体系。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应从宪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具体法律角度出发,切实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5.
董琴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06-107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核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权作为与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应从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现有环境权实现模式理论的不足,国家或政府环境管理职责的加强、环境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缺失环境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环境公益保护制度的现状环境权益历来是各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核心。环境权益具有公益权益和个体权益的双重属性,就其保护制度各国采用了不同的体例。个体权益的保护一般均纳入私权的保护范畴,各国无大差异。但是对环境公益的保护则不一致,一部分国家采取单轨式的公权保护方法,环境公益的保护是国家的责任,仅由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作为主体对损害环境公益的行为追究责任,其他社会个体成员不作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其他大多数国家如美、法、日等,在对环境公益的保护问题上采取双轨式的保护制度,除明确国家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环境问题的变化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利益除了传统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之外,也同样享有更高层次的环境权,而环境权也同样需要法律规范予以规制和保护,侵害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最新制定的《北京公约》正是引入了这一理念,将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的行为列入构成犯罪行为的范围,对人类的环境权加以保护,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5)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习总书记在2016年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决心与信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使环境违法行为"违法必究"。文章在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对比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指出我国在公民环境权、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以及环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环境知情权的保护是保证农民对环境事务的参与,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将环境知情权放置于中国农村社会这样一个特殊场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包括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缺位、农村环境执法体制不健全等。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的内涵和价值,指出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重要性。要实现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就必须根据农村社会以及农民的具体特点,在农村环境立法、信息公开和执法监督层面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信息披露必须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环境经济》2006,(5):51-54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确保公民环境知情权的必然要求.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集中通报了近期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要求建立起公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于是,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建立系统全面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成为当前我国环境法制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和执法、环境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诉讼的基础。而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问题又是环境权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权的实现问题。要在环境法中明确环境权的保护,就应当在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阐释,方能解决环境权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对自身权力与责任的认识更加深刻.老百姓更积极的去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决策,而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公民参与政府议事相关制度的改进,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更是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一.关于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符合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这一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公众、政府与参与途径这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3.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公民诉讼制度是美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色之一,探讨了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其性质,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通过对比,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吕楠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315-316
《英国行政法》是王名扬教授著名的"行政法三部曲"之一,也是王名扬教授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从英国行政法的概念、基本性质人手,对行政机关权力的根据、行使方式和程序以及各种救济手段逐一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行政裁判所作为英国行政法上的一个特色,可以说其在复议审查行政工作、保障公民救济权方面都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行政法的研究和学习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法,这对于研究借鉴英国行政法制的经验,完善中国行政法制建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消费外部性现象比较普遍。从法学视角看,消费外部性体现为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环境外部性。从国外来看,环境权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可以解决消费的部分外部性。我国消费外部性经济法解决具有其理论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以及施加公民环境义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法律保护.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也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公民参与我国的法制建设则作为政治参与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关于扩大公民法律参与途径的主要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和司法理论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传统法律的局限性,环境权在我国未能真正制度化、法律化。本文试图以生态主义的理念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生态文明程度是衡量整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水平的标志之一。农村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是关系民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件大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制约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瓶颈问题,以及破解矛盾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在法律意义上,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体现在利用国家的权力来维护公民权益这一方面显得尤为明显。一是,宪法乃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乃是宪法的具体表现,行政法的长期发展需要宪法的一系列原则来做指导,同时宪法理念的更新也与行政法的发展息息相关;二是,行政法的逐步更新升级对宪法的填补、齐全、完善乃至修正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促动宪法日益完善。因此,深入分析行政法对宪法的重要程度,是我国目前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我们只有带着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才能极力引导行政法与宪法朝着优良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