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文明 《经济师》2010,(3):37-37,39
马克思在探讨异化劳动理论、对象性活动范畴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过程中,对"人"的问题有诸多阐释,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2.
《周易》中表达"诚信"思想的字主要是"孚"字。《周易》诚信思想在诸多卦中都有所体现,而《大有》、《中孚》和《革》卦较为典型。《大有》卦认为"诚信"是通往"大有"的途径;《中孚》卦认为"诚信"则无所不至;《革》卦认为"诚信"是变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内经》理论治疗胃痛,分别从辨证为本、止痛为标、其它治要等方面予以论治。多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思想学派或流派的分析,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容。1845年对李斯特经济学的评论,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独立研究的开端。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对经济思想流派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则以及当时"宿命论学派"、"人道学派"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等"各种学派"作了分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中,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思想分野的四种倾向和作为"例外"的庸俗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对经济思想流派分野的"起源型"因素作了分析。《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按照剩余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对经济思想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脉络和嬗变作了系统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经济思想"起源型"中历史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作了阐述,对古典经济学向庸俗经济学转化的必然性、过程及特征作了分析。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对经济思想流派的分析,利于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根据习总书记的教导,文章认为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论述了《基础会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含义以及《基础会计》中思政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并结合课程内容就如何推进《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管理思想都离不开管理的对象"人",对人性的重视程度反映了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史建立在他的人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在其著作《在经理人员的职能》里人本管理思想已初见端倪。目前,中国企业"四代"人同职场的工作情景已经形成,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已凸显出来,管理者应从人性的角度研究人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小说中的东方人形象是康拉德人以西方为主体、东方为客体而建构出来的他者形象,其中充满了对东方"他者"的偏见和歪曲。本文试从东方主义、话语权利等方面分析了康拉德短篇小说《卡伦》、《礁湖》、《因为美元》中存在的殖民话语和思想,并指出在学习和研究康拉德小说的同时应注意从我们的立场去甄别和判断,不能全部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8.
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作为其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教育思想,也同样为后人所瞩目。他的军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了为谁而战、爱护士卒"、实战"训练、严肃军纪和尊师重教等五个方面。这些思想对我军的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终篇"在全三卷中处于相对独立地位。它既是全三卷的总结或者说结论部分,又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科学认识中所隐含的批判性意蕴的理论升华,还可以看成是《资本论》写作必不可少的文献综述。因此,它在《资本论》定稿中处于"导言"地位,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具有类似价值。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不应该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看成是抽象的思维模式,也不应该将终篇看成科学认识进程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10.
井伏鳟二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在成名作《山椒鱼》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空想的童话世界;在另一部以二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黑雨》中,又以独特的文学形式为大家展现了广岛原爆后的悲惨现实世界。从初期的"空想"到后期的"现实",井伏鳟二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本文将以《山椒鱼》和《黑雨》为中心,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井伏鳟二的个人经历两方面剖析,探讨其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由此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的靠近井伏鳟二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1.
报喜 《经济纵横》2009,(4):79-79
<正>献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得到需要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能得到该得的。制度控制利益,文化驾驭思想。——新主人翁管理读过《新主人翁精神》的人,想必对于小D这个名字都不陌生。08年"小D精神"成为许多企业员工们和老板们的谈资。在那本《新主人翁精神》中,小D依靠奉献、积极、主动、负责、坚持的主人翁精神,一路跌跌撞撞,进入了管  相似文献   

12.
<正>隈研吾先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建筑大师,著有《十宅论》和《负建筑》等著作。他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对结构的把握以及与自然生态景观的融合,强调环境与建筑主体的有机结合,使空间得以连续,以此回归到建筑的原点,使人、生活经由建筑更好地与世界联接。这一可持续的建筑理念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亚洲风格和东方禅意。2013年10月他应邀到重庆参加了"亚洲绿色设计活动周"活动,并于10月19日在四川美术学院作了题为"隙间隈研吾的东方美学思想"的学术报告。这是他首次携作品在中国高校亮相并向中国学子诠释自己的建筑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1,(1)
《孙子兵法》是一本智慧宝库,很多思想理念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超前的,"先胜"思想就是孙子众多先进思想中一颗最夺目的明珠。何为"先胜"?对大学生学习成长有何启示?文章简析了"先胜"的内涵,分析了"先胜"的必要条件,并探讨了"先胜"智慧对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距今已有十多年,它对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围绕着"9·11"事件后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状况展开描述,表现了该事件给美国人精神生活带来的强大冲击。《坠落的人》中以基思一家三口人为代表的三类人在经历"9·11"重创后,如何以不同的态度书写创伤,并在此过程中试图重塑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传世的名著在当今社会亦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同时,也阐述了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政治发展观,将这些观点应用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他在《资本论》创作以前的五部经典著作中分别确立了自我意识本体论、感性存在本体论、社会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文本考察、形成依据、本质特征可以确证《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一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展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二是"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内在逻辑的必然""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与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抽象性,共同构成其劳动本体论思想的三个形成依据、四个本质特征.对文本研究的结论证明:一方面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轨迹、《资本论》创作的一系列严密论证以及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内涵足以证明《资本论》劳动本体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资本的本质与来源、《资本论》创作的方法论足以证明《资本论》资本本体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2)
"拉弗曲线"理论的主要经济思想,简言之,就是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会呈现出一种抛物线关系,因此减税往往有利于政府税收增加和国民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管子》和《史记》等一些历史名著中便早已有"拉弗曲线"理论的思想雏形。"拉弗曲线"理论对当代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充分挖掘其"养鸡生蛋"的深刻内涵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精髓,以推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任务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撰写的一个要点式的纲领.恩格斯将其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可见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位置.这一《提纲》,不管是从微观看还是从宏观看,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各样的方法.学习《提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造就人的活动,是一门处理关于"人"的艺术。马克思主义中蕴涵了大量的"人"的思想,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人"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固有轨迹。  相似文献   

20.
徐杨杨 《经贸实践》2016,(8):264-264
自古以来,管理无非是对“人”和“事”两方面的管理,而《孙子兵法》一书是中国书库的瑰宝,被誉为百科全书,它短短6000多字,但是其中涉及的管理学思想却为后人推崇和钦佩。本文将从对人的方面来研究《孙子兵法》中“驭人”的思想对现代管理者的意义,具体分析现代管理者的领导素质、领导艺术以及对下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