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新浪微博和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7—2019年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公司的媒体负面报道数越多,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充分,且与非国企相比,该影响在国企中更显著;媒体负面报道能够通过加大审计师感知到的风险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微博负面报道的转发数、点赞数、评论数会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说明审计师能够识别出媒体负面报道隐含的风险信息,并据此调整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同时,也说明媒体报道可以通过影响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来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审计报告改革的初衷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由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既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也可督促管理层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内部审计的基本宗旨之一便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它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以利于减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供合理保证,审计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资本市场参与人的行为选择,论证了审计师的行为选择既与公司管理层提供的报酬大小非常相关,也与政府监管层的处罚力度、检查概率与范围相关.同时,还得出了审计质量的形成就是投资者、审计师、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张筱  王乾坤 《财会月刊》2023,(5):94-101
以201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和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具体表现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更多、篇幅更长、结论性评价更多;客户和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两条中介路径:路径一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强化(弱化)了审计质量,从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路径二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加强(削弱)了审计师行业专长,进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研究丰富了客户和审计师聘用关系经济后果相关文献,有助于投资者从审计师聘用角度识别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风险,对完善审计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独特制度场景,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行业经营性信息披露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影响的公司,相比于未受影响的公司,在政策实施后其更倾向于选聘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并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经营性信息披露促使企业更多选聘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显著提升了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费用和审计延迟。研究结论为信息披露制度变迁影响公司审计行为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同时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发展与演进也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9,(3):80-87
从新媒体披露这一视角研究公司自愿披露及其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梳理了主要新媒体渠道,通过对几十万条信息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对网站、互动平台、微博和微信的接受程度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司分为新媒体接受程度不同的高低两类,发现接受程度高的公司在新媒体上披露了更多信息,获得了更多投资者关注。最后,为公司新媒体披露提供以下启示:公司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披露信息,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应扩大信息披露渠道,丰富披露形式,鼓励和引导公司新媒体披露,增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公平性,提升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效率;还应运用新技术并制定相应披露制度,规范公司新媒体披露。  相似文献   

7.
公司聘请以前的审计师(CPA)出任高管,特别是聘请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关联关系的前任审计师,一直为实务界和学界所关注,这类CPA高管所起的作用也饱受争议。文章从股价同步性角度,验证了高管的CPA工作经验和事务所关联关系的作用。结果发现,高管的CPA工作经验,有助于公司的信息披露和高质量信息的生产,有利于公司异质性信息的产生,导致更低的股价同步性;相反,事务所关联降低了公司的信息质量,不利于异质性信息的产生,最终导致更高的股价同步性。在控制了审计师意见和应计盈余的中介效应后,两类审计师高管的作用减弱。横截面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分析师跟踪少、小所审计、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两类高管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于瑶  解云惠  赵东旭 《会计之友》2021,(18):140-147
关联交易除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选择外,是否还对审计师层面的选择产生影响?通过对关联交易规模与审计师繁忙度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关联交易规模越大的公司所选择的年度报告审计师越繁忙.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易引发自利行为,从而在高关联交易规模的状态下更倾向于选择繁忙的审计师以规避风险;非国有企业由于面对的外界竞争压力较大,有更强的动机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因此在关联交易规模增长过程中相比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强的选择繁忙审计师的倾向;从机构投资者治理视角来看,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越能减轻关联交易规模增长带来的选择繁忙审计师的倾向.上述结论对公司审计师聘请、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审计师选择和审计费用,文章考察审计监督与网站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选择"大所"审计年报的公司,其网站信息披露活动相对较少。上市公司可能更倾向财务导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沟通功能。未来上市公司还需加强网站建设,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1.
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主要依赖于对公司内部人掏空行为的各种监督和处罚措施,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则代表着一种监督机制。研究结果证明,独立审计师和内部人在两阶段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解,均衡状态下如果对于审计失败和内部人的掏空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那么,公司会有更高的总投资水平,股权结构更分散,审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人也将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回报。同时自利的审计师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时,将不自觉地达到高质量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主要依赖于对公司内部人掏空行为的各种监督和处罚措施,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则代表着一种监督机制.研究结果证明,独立审计师和内部人在两阶段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解,均衡状态下如果对于审计失败和内部人的掏空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那么,公司会有更高的总投资水平,股权结构更分散,审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人也将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回报.同时自利的审计师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时,将不自觉地达到高质量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17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僵尸企业的审计特征并探讨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具有倾向于支付更低的审计费用、更有可能收到非标意见和更有可能选择非高质量审计师进行审计的特征,同时,僵尸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更高的内部控制质量使得僵尸企业更有可能收到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但非僵尸企业审计收费更高且更有可能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基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1)国有僵尸企业支付更低的审计费用,且中央国企支付的审计费用更低;(2)民营僵尸企业更有可能收到非标审计意见;(3)民营僵尸企业和地方国有僵尸企业更有可能选择非高质量审计师进行审计,且地方国有僵尸企业倾向性更强。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僵尸企业的审计特征,为识别僵尸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蔡春  张梦 《会计之友》2009,(9):94-98
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主要依赖于对公司内部人掏空行为的各种监督和处罚措施,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则代表着一种监督机制。研究结果证明,独立审计师和内部人在两阶段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解,均衡状态下如果对于审计失败和内部人的掏空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那么,公司会有更高的总投资水平,股权结构更分散,审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人也将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回报。同时自利的审计师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时,将不自觉地达到高质量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5-2011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利对于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及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管理层权利降低了高质量审计需求,较高的管理层权利促进了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基于2015~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大样本数据,检验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对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越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以及审计收费越高。在由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对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控制了年报文本信息其他特征及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中,对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影响审计师行为决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推理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是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影响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内在机理。同时,探讨和验证了企业异质性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与审计师行为决策关系的影响,发现两者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等级较高的企业中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17.
公司员工作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发现公司对其内部控制存在不实披露,公司员工是否扮演“吹哨者”的角色并进行揭发检举,会直接影响公司和审计师的行为。研究吹哨者保护制度的功效,通过建立单期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对员工、公司和审计师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博弈分析。研究表明,完善的吹哨者保护制度可以提升公司员工的吹哨意愿,减少外部审计的成本,同时减少公司对内控的不实披露。  相似文献   

18.
新审计报告准则增加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要求,以2016—2020年的关键审计事项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审计师客户不匹配关系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向上的审计师客户不匹配关系显著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详细程度和数量,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向下的审计师客户不匹配关系显著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详细程度和数量,无益于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向上的审计师客户不匹配关系中,审计师更倾向于清晰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原因,给出结论性评价,并且会披露更多的行业共性风险事项和公司特性风险事项。研究结论为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制度、持续优化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2001—2016年中国A股存在逾期借款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延迟披露信息的视角探讨了审计质量问题。结果发现:与企业公开存在逾期借款的前一年相比,审计师更倾向于在逾期当年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提示逾期风险信息,即存在延迟披露行为;分组检验显示该现象只在借款逾期信息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显著;2006年破产法实施后,审计师延迟披露行为明显减少。这表明在法律风险较低、相关审计准则相对模糊的环境下,审计师并没有及时披露企业的逾期风险信息,降低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是一种低质量审计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板—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了鼓励自主创新,而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每一个中小板企业为了首发顺利,会选择不同的审计师,而不同的审计师会提供不同的审计质量。如果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外部投资者会提高对公司所提供信息的信赖程度,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估,进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