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资本监管结构、银行收益情况、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外部宏观环境及市场份额等方面对中国49家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进行分析还是对不同银行分类进行对比分析,资本充足率或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对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股权资产比、市场份额和不良贷款率等也对商业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获得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有关银行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并以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1997-2004年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银行规模、资产担保价值、资产增长率对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银行所有制性质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上市对银行资本结构有负向影响,但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总结有关银行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并以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1997-2004年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银行规模、资产担保价值、资产增长率对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银行所有制性质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上市对银行资本结构有负向影响,但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4.
禄雪焕  程茜 《征信》2021,39(6):78-86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背景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对国内金融风险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从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和银行盈利能力三个角度,分析梳理了外资进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门槛效应机制,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了面板门槛回归.研究发现,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当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能力比较高时,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当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能力比较低时,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加剧银行风险.因此,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强的商业银行都应当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国内银行业应当坚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也需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还冲击了全球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但危机后实施的监管新规能否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形成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究竟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本文以14家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本充足度、流动性水平、资产质量、中间业务创新及银行规模等内部因素及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发现:资本充足度、中间业务创新、银行规模、GDP增速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正影响,流动性水平和资产质量则存在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资本监管制度实施之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资产结构,资本充足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贷款比例较高;而资本不足银行则减持风险资产,贷款比例下降。此外,由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面临的融资约束不同,资本水平对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本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的约束效应更明显。本文的这些发现为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进行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内生性基础上,选取了我国49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固定资产比率以及银行性质都是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总体而言银行规模不会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但是不同性质银行的规模则对资本充足率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同生性基础上, 选取了我国49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固定资产比率以及银行性质都是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总体而言银行规模不会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但是不同性质银行的规模则对资本充足率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倪美蓉 《云南金融》2011,(9Z):80-81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对促进银行业健康稳健地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面板模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初步显示,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充足率、流动性以及资产费用率均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则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最后,结合上市商业银行的具体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倪美蓉 《时代金融》2011,(26):80-81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对促进银行业健康稳健地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面板模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初步显示,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充足率、流动性以及资产费用率均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则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最后,结合上市商业银行的具体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对促进银行业健康稳健地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面板模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初步显示,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充足率、流动性以及资产费用率均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则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最后,结合上市商业银行的具体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盈利能力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12家商业银行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盈利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普遍具有较好的抵御危机侵袭的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金融资产资本所引致的规模盈利效应以及保守的资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资本监管的强化,如何应对资本约束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本文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行为的影响,包括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内容、方向与相对力度。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在面临资本约束时会同时对资产和资本项进行调整,但是资本项的调整力度要远大于资产规模,而资产结构调整的贡献非常有限;在资产项调整中以贷款资产为主,资本约束将限制贷款总体规模的增长,但是风险权重较低的个人贷款增速反而更快。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商业银行行为以及制定监管政策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盈利能力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12家商业银行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盈利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普遍具有较好的抵御危机侵袭的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金融资产资本所引致的规模盈利效应以及保守的资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七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1994-2002年间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通货膨胀率对银行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成长性则对银行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选取2012~2014年国内全部16家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在资本监管要求下,从银行经营管理全局视角出发,选择5个指标反映资本结构,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资本结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和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与其盈利能力之间均为非显著正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对其盈利能力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喆 《黑龙江金融》2009,(12):50-51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仍然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正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其中,大型周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正努力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银行迈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选取2007年以来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净利润与资产规模、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时与资本充足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显著的负相关,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净利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0-2014年期间中国10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分别从银行负债融资成本、贷款信用风险、贷款资产收益率、其他盈利资产收益率、生息资产盈利能力和单位资产盈利水平这六个角度实证检验了巴塞尔协议Ⅲ中的长期流动性监管指标—净稳定融资比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净稳定融资比率的提高显著提升了我国银行的负债融资成本,降低了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2)净稳定融资比率的提高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资产收益率,提升其他盈利资产收益率水平,不能显著提升银行生息资产的盈利能力;(3)总体而言,净稳定融资比率的提高增加了银行单位资产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