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一致,导致下级行政区向上级行政区发生财政转移现象。这一现象进一步影响产业的生产区位选择。为了探索财政转移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2区域2行业2要素的一般均衡空间经济模型,并对本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财政转移打破了2区域的对称均衡,并促使产业稳定地向上级行政区集聚。本文的分析结论从空间经济学角度为国家计划通过“减少行政层级”来缓解城乡发展差距的改革思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视角,通过EG指数与泰尔指数分别对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区域制造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制造业集聚通过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有效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现阶段制造业集聚总体上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低水平削弱了制造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形成——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以及外资的集聚已成为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聚类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国外资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着区域上的高度吻合。基于中国数据的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传统贸易理论能够成功解释产业集聚以及区域专业化形成的机制,同时也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及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外资产业在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共同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外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工荒"的产生,而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及由此导致的农民工转型已成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政府可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解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跨省域、不同行政区单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广东"双转移"战略则是我国行政区经济体制下典型的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行为。两者启动时序相关,战略目标存在交集,空间范围存在重叠,因而在交集领域与重叠空间就会形成"政策协同效应"。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差异来识别行政区经济与一体化经济的空间效应,数据显示广东"双转移"战略的行政区经济效应明显,并部分抵消了泛珠区域合作的一体化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特色产业集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空间集聚和地方专业化的集聚经济现象。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特色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集聚效应分析,提出特色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与空间外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后的E-G系数对中国海洋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借助Moran’s I指数探讨了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显著、空间连续性增强以及"单中心"与"多中心"交替转换等特征,而且分为空间大尺度变迁、邻近地理变迁和空间更加集中变迁三种类型;2知识外溢和海陆联动有助于海洋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周边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对本地区的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形成也有积极作用;3运输成本的阀值的存在使得海洋产业从协同集聚向空间分离转换,促使海洋产业间从以互补效应为主向以挤出效应为主转变;4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并受区域边界约束,其中,长三角海洋产业协同集聚在500km范围内存在溢出效应,珠三角的作用范围限于广东省内,而京津唐的辐射范围只有75km。  相似文献   

9.
高鸿鹰  武康平 《生产力研究》2007,40(16):15-17,2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性地吸引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集聚力量"和促使经济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和辐射的"扩散力量"共同作用,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集聚中扩散"的运动形式。作用力量对比不同,"集聚中扩散"的运动形式也不相同,从而存在多重均衡,进而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程度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文章分析"集聚中扩散"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程度及其变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相似文献   

11.
Excessive administrative spending in local governments has been a concern in the public debate in Norway. Administration takes resources away from welfare services such as primary education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Since administrative spending varies considerably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volved is warranted. The central hypothesis is that the administrators will have more power relative to the politicians when political control is divided between parties. Estimation of a demand model of administration added political structure shows strong empir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ypes of coalition governments and socialist controlled governments and the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spending. Divided political control strengthens the hands of the agenda setting bureaucrats.  相似文献   

12.
地区性行政垄断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性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和排斥,往往造成了要素价格扭曲,进而诱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本文基于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纳入该模型中,实证研究了地区性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开放程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而且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地区性行政垄断越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城市等级体系演化论题,提出通过纳入地方政府主体及其相互竞争机制拓展该领域理论拓展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心地理论、亨德森城市体系理论等经典城市体系演化理论,以及纳入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进而重点评述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等级体系演化理论,分别是基于线性无限延展空间和圆形跑道空间设定的经济模型.考虑到地方政府主体在城镇体系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影响力,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新经济地理城市体系模型框架内整合地方政府主体,考察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和税收财政工具展开区域竞争的行为对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机制.这是在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上进行的开拓,同时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发展实践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放权"政策体现了政府的权力分配模式从集权向分权的转变,其本质是一种"行政性分权".文章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即最大化中央政府效用的视角,以建模方式——建立了一个三层次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给出了集权与分权的边界,揭示"放权"政策的逻辑,从而试图为研究政府最优行政分权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尝试用这一模型为"放权"政策提供合理的解释.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分权能够在不改变社会福利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减少中央政府的信息成本负担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是"放权"政策的主要目的.同时,权力的下放可能导致下级政府"寻租"的隐患,需要加大对这一行为的惩罚力度."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通过明确规定中间政府的权力范围,加强了对中间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减弱了其滥用权力的动机.(2)具有以下特征的权力,分权往往比集权更优:下级政府的成本负担轻、连带惩罚力度小;权力实施时底层政府追求的目标差异程度小、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程度小.与历次国发文中下放的权力做了比对后发现,这些被下放的权力能够用上述的特征进行较好的解释.(3)各因素影响分权最优性的强弱关系是:信息成本和对中间政府滥用权力的惩罚力度这两个因素强于权力本身的若干特征,即带给下级政府的成本负担、连带惩罚程度;政策实施时底层政府追求的目标差异程度、外部性大小.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素能够在同一市场中自由流通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行政地区垄断无疑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地区垄断总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着,产业结构趋同迫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能够催生出行政地区垄断。同时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行政地区垄断的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在客观上纵容了行政地区垄断。解决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之道是创新法律制度,即建立诱导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克拉克机制和加强打击行政地区垄断的省际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本文分析了治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寻租动机并进而影响企业交易成本——非生产性支出。本文借鉴并改进了Andersonetal.(2006)模型,探讨了非生产性支出的度量,并实证检验了影响非生产性支出的制度因素。研究表明,企业所处地区治理环境对交易成本有显著影响,减少政府干预、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法律保护均有利于减少企业非生产性支出。本文研究发现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也为我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林涛 《经济地理》1998,18(2):108-113
本文在正确认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着重对美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和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进行了论述.进而讨论了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对美国地方行政区划的一些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We develop a dynamic game model of a two-country monetary union to study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macroeconomic policy makers, namely the central bank and governments. In this union, the governments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pursue national goals when deciding on fiscal policies, whereas the common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aims at union-wide objective variables. The union considered is asymmetric, consisting of a core, with lower initial public debt, and a periphery, with higher initial public debt. For a symmetric demand shock, we derive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dynamic game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central bank using the OPTGAME algorithm. We show that mildly active cooperative countercyclical policies dominate noncooperative solutions and a scenario of no policy intervention. Optimal policies call for a brief expansionary action to bolster the effects on output and a return to a small fiscal primary surplus as soon as the crisis is over until the targeted level of public debt is reached.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hina’s project investment, we consider the formation of production capacity as a matching behavior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vestment enterprises. Using the search and matching model, we illustrate that the excess capacity in China mainly results from the asymmetry between the gains from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project matching: The capacity will be excessive when the propor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return exceeds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ject, and the more unbalanced the return–contribution relationship, the more severe the overcapacity. Meanwhile, we test this theoretical prediction based on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syst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return–contribution ratio will significantly raise the 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and mitigate the overcapacity. Industry-specific regression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governments’ return–contribution asymmetry is more prominent in industries domina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igh-monopoly industries, heavy industries, and industries with serious overcapacity. This paper offers a novel mechanism of overcapacity, a theoretical criterion for judging optimal capacity, and some new regulatory tools with the micro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政府对其拥有的土地及附属自然资源的专属管理权,但这种专属管理权的行使不可能排斥州和地方政府的参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对联邦土地及附属自然资源的管理上,实际实行的是联邦政府主导的合作型联邦制。在保证联邦政府对联邦土地管理最终决定权的前提下,联邦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签订协议的形式与州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以便对联邦土地及附属自然资源进行富有成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