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电企业是技术高度集成的发电企业,注重知识的良好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挖掘与管理。文章通过分析阐述隐性知识的基本特征,研究了隐性知识挖掘的原则、关联方法及转化技术。提出在核电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中,应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库、技术专家网络和知识交流系统。并结合核电企业员工培训与管理方法,探讨了核电企业隐性知识挖掘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正在成为军队发展的新战略思维。装备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可以大大提高装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文章分析了装备安全管理实践中隐性知识的来源,介绍了隐性知识转移、沉淀和转化方法,并根据我军装备管理的特点,结合我军装备管理实际,利用美军隐性知识挖掘技术中的任务回顾法(AAR),提出了装备安全管理隐性知识挖掘策略,以装备管理中的装备安全管理为例对任务回顾法(AAR)进行了应用,研究了如何应用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对装备管理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进而实现应用隐性知识使装备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荣丽卿 《价值工程》2014,(22):195-196
本文介绍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分析了隐性知识挖掘的基本步骤,深入分析了任务回顾法(AAR)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并探讨了装备安全管理中如何应用AAR法进行隐性知识挖掘。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类型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能力的重要资源,隐性知识愈发显示其重要性。本文介绍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隐性知识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组织管理、隐性知识交流环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隐性知识传播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隐性知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培训中引发隐性知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分类和知识管理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和发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研究怎样挖掘、应用和管理个人的和组织的隐性知识。本文在分析了企业培训中对待隐性知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企业培训引发隐性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管理创新的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隐性知识的特性、知识共享与转移主体的多层次性以及企业的环境共同构成了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障碍.要消除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障碍需要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坚 《企业经济》2008,(1):35-37
企业技术联盟是建立在企业间知识资源组合的基础上,知识是企业技术联盟产生超额利润的关键资源,知识共享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本文主要从知识特性、企业自身及联盟伙伴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指出技术联盟组织一方面要通过知识合同或者知识产权措施来保护和奖励共享隐性知识的成员;另一方面也要营造隐性知识管理的环境,为成员探索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法创造条件,旨在提高企业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效率,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全新的理念,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企业要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移就必须着力于管理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创新的系统工程。文章从隐性知识的涵义及其特点,转换模式以及与隐性知识转移相适应的管理创新三方面阐述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管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所在。文章在阐述隐性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点措施,从而希望对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农军  周云仙 《民营科技》2010,(9):171-171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特定的组织、设施、机制、模式、原则等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对所有知识资源的管理,使得企业中的员工能便捷的获取、共享和重复使用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时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软硬件实现企业知识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以及显、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最终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分析了建筑企业的知识资源以及知识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臆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隐性知识的特性、知识共享与转移主体的多层次性以及企业的环境共同构成了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障碍。要消除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障碍需要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是对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管理的一种形式。合理化建议管理从对象、流程和知识调动机制上与知识螺旋理论有诸多可借鉴之处。文章通过融合知识螺旋理论SECI模型,构建合理化建议管理机制,使合理化建议管理实现更有效的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和内部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需要不断挖掘知识资源,充分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就企业内知识的形态而言,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和理性的知识,能以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指南、手册和图表等形式分享的结构化知识,是实事知识和原理知识,这类知识容易在知识主体间正式地、系统地传递与分享。而隐性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性的、难以形式化的知识,不容易表达,难以被测度,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知道的超过能说出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显性知识,忽略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一些企业用高工资、高福利、高报酬网罗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但是整个企业却没有建立有效的隐性知识管理机制,无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支持,造成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隐性知识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个人化和很难规范化的表达.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重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实现知识共享,搭建这两部分知识流动和转化的平台,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转换,挖掘知识潜力,实现知识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隐性知识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实证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定性研究,旨在明确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隐性知识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从这些现象中提炼出隐性知识的构成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的个人隐性知识、团体隐性知识以及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相互影响,企业外部隐性知识通过影响组织隐性知识对个人隐性知识和团体隐性知识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伟娜 《河北企业》2013,(10):20-20
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的数据仓库开始大众化,企业通过一些渠道积累了许多历史数据,只有当把这些数据化成有用信息的时候才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的发现者,它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性知识的技术,它在帮助企业实现从数据到知识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在客户管理方面着手,而客户知识的获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如何寻找一种创新型的机制,使获得信息经过分析后能够产生一种新的知识,可以用来帮助解决寻找问题呢?因此。有关客户知识管理的问题开始普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知识获取与共享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数据挖掘是一种挖掘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虽然实际的应用数据是模糊而有噪声,并且是不完全的,但是数据挖掘却能挖掘隐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信息。同时数据挖掘所挖掘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并且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要可接受并能理解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7.
隐性知识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隐性知识的特点,以及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对隐性知识挖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各种技术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所体现的作用进行了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18.
陈前繁  何剑  何营 《民营科技》2010,(7):130-130
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分析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以Blog、Wiki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研究在Web2.0环境下提高对隐性知识的挖掘程度,最终达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客户知识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客户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学习问题,将知识挖掘应用于客户知识管理.介绍了知识挖掘在客户知识管理中的作用,阐述了客户生命周期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客户行为、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知识挖掘技术在客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和金融资产,成为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特别是以知识为核心资产的咨询公司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咨询公司根据其知识特质,应该把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咨询公司的知识特质;然后;利用SECI 模型,分析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最后提出了提升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