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逄越 《经济师》2013,(8):27-28
当前,知识经济、资本经济日益受到青睐,使劳动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文章通过重温马克思劳动价值及其分配理论,旨在呼吁全社会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大潮中,更加突出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05,(7):28-28
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宣传“四尊四创”.在全市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新风尚,7月1日,无锡市委宣传部召开“四尊四创”理论座谈会,为理解和把握“四尊四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财富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所有使用价值的总称,何为财富的源泉,历代经济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从价值创造角度而言,劳动是唯一的源泉;从财富创造的角度看,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二者不可或缺。一方面劳动始终是最能动的要素;另一方面,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水乳交融。要创造使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制度安排,必须保护和尊重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要素的财产权利,不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产权保护;塑造信用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从而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观点“劳动创造一切”,而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本文从:资本的增值、资本增值的劳动力,尊重劳动者等方面进行论述。也只有充分的尊重劳动者,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知识分子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知识分子是知识生产力的创新者、传播者和开发应用者,是推进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开拓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赋予人才以新的时代内涵。“网个尊重”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汀泽民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被人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被人尊重,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和做出的成绩得到承认,由衷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热情,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钾。实践证明,尊重人才能够凝聚人心,延揽才智,聚积人才,产生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节约劳动,合理地使用劳动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当前我国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中心环节。我们提倡勤俭建国,要求各个方面都节约。生产上要节约,生活上也要节约;要注意人力的节约,也要注意物力和财力的节约。为什么劳动的节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呢?这是因为:第一,劳动创造一切,一切财富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节约物质消耗,是节约物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具有一般性工作的特征,同时也包含着创新创造的内容,编辑的创造性工作理应受到尊重,并享有著作权。分析了编辑创造性实践能力的构成,对编辑实践的创造性劳动进行了探析,对编辑实践的创造性劳动著作权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管理劳动思想主要有:肯定管理的生产劳动性质和管理的劳动地位;指出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客观需要的特殊劳动并具有二重属性;认为管理劳动能创造更高价值。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启示我们要更新管理观念,重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尊重管理人员的劳动和成果,提高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培养和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对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思想,充分揭示了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对我们正确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推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创立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当代和中国实际对马克思《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十六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和丰富了这一创新,提出了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发展方针,把劳动放在了诸种生产要素的首位,充分肯定了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了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华华 《生产力研究》2005,26(11):23-25
研究劳动的价值创造性时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生产实物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则不创造价值的看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用劳动的“广义物质规定性”来替代“狭义物质规定性”,将劳动概念统一为常态劳动,这一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它们都具有自然物质属性,均能创造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性质特征都类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劳动是经济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实质上就是对劳动配置,价值规律也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尊重劳动的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重视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培训、平等对待各种劳动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将尊重劳动变为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我既不赞同错解、曲解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也不赞同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固守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而是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如商业劳动和某些精神生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我认为,不应该区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是商品经济概念,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体现商品经济关系,劳动的重要性不能用是否创造价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15.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和创造等角度对生产劳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该文认为,那种以是否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否为资本带来利润作为标准来判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论断是片面的,只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用是否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作为标准,才能判断服务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本认为,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知识劳动运用于生产过程,作为高智力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概念已进一步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大量的知识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以知识劳动为基础的企业中,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出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承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就必须对给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本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17.
安铁通 《生产力研究》2011,(1):25-26,102
文章试图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科学劳动和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科学劳动的产物,人类的大部分脑力、全部体力劳动可以被机器替代,但是科学劳动以创造性为根本特点,不能被完全替代,它将越来越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劳动形态以及财富创造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杠杆。如何把知识形态的“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把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实践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真理的相对性就更明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就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过来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发展观以燃烧中的氧气的发现为比喻有个具体生动的描绘,他说马克思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他认为,这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这里的问题不是在于要简单地确空一种经济事实,也不是在于这种事实与永恒公平和真正道德上突,而是在于这样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力定要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并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根据这种事实,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畴,正象拉瓦锡根据氧气研究了燃素说化学的各种既有的范畴一样。马克思的这个发展观也应该是我们的发展观,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提出我们的问题来,并加以研究解决,推进发展,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是这样,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必然是继承其科学内核的发展,不能随心所欲,凿附会,就象是只能老树抽新枝,而不能自生藤蔓去缠绕攀附以冒充本体一样,我们既要尊重马克思,也要尊重现实,所谓尊重马克思,就是尊重马克思的原话原意,不论对与否,他怎么说的就怎么说,不要夸张虚褒,也不要回避遮掩,更不要肆扭曲改造,所谓尊重现实,就是尊重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要立足于现实,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肯定只有人类的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就是说得非常明白的,不能因为今天要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了,就说《资本论》里本来就讲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也一样创造价值的,这就荒诞无稽了,这不是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马克思的理论,又要借马克思的名义,学术讨论崇尚平等与自由,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研究见解,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他人的理论,但不能强加于人,特别是故人,本是马克思明白反对的理论硬要说是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资本论》原著中的"劳动"实际上隐含了"管理劳动"。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管理劳动的性质及其是否创造价值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综述进行梳理:关于生产劳动涵义的揭示及当代管理劳动的性质和新变化;有关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判断标准的多角度分析;对不同类型企业、部门的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分析;关于管理劳动创造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管理劳动的价值分配及不同部门的分配原则;最后总结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