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刚  朱凯  陶李 《财经研究》2012,(4):134-144
文章研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税收成本差异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作为股利政策的决策者,控股股东须权衡股利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其中税收成本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对税收成本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税利分离程度较高,民营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税收成本更为敏感,尤其是在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自然人控股公司最不偏好采用现金股利的分配方式以规避税收成本,而国有控股公司更倾向于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实证结果支持了文章的假说,即不同产权所隐含的税收成本差异是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比较分析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并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色,本文在理论分析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动机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现金股利分配模型 股票股利分配模型,给出影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公共解释变量和差异解释变量。本文认为,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差异在于公司当期在未来盈利水平的变化及资金的紧张程度。股票股利能起到一种递延和替代现金股利的作用,但是,公司能否被市场承认,最终将取决于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华  王松 《生产力研究》2015,(2):24-26,59
以宝钢股份为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考查了连续派现的公司由于实施股票回购而引起的股利变更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市场对于回购社会公众股和派发现金股利相结合的股利支付方式反应积极,而对股利支付率的下调并不敏感。其原因是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变更股利支付方式为中小股东提供了更大的获利空间。同时,股票回购期间股价的波动也反映出通过股票回购获取资本利得的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股份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以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它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股利政策从狭义方面来说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支付率的确定.所以股利支付率的确定又是股利政策的核心,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股利政策的发放种类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回购以及股票分割.这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什么因素影响了公司的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现金股利悖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国祥  苏月中 《财经研究》2005,31(6):132-144
现金股利悖论指现金股利增加或降低都可能增加代理成本,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现金股利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国内外流行的观点.文章在考虑我国存在高比例非流通股的事实下,从代理成本角度对我国现金股利与中小投资者利益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现金股利悖论",并得出三条推论:股权越集中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国有股股东比法人股股东更偏好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极不稳定.但对三条推论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国有股股东与法人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并无显著差别.增加现金股利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要解决现金股利的两难处境,前提是股票全流通.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察了控股股东和经济波动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控股股东的角度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愿意支付股利,尤其是现金股利.当考虑了经济波动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在经济下降期,公司不再愿意支付股利,即使支付股利,公司也偏向于支付股票股利.此外,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在经济波动期的股利政策也不一样.在经济下降期,非国有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股票股利支付数量越少,现金股利支付数量越多,但是,国有控股公司这种变化并不显著,说明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企业的股利政策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8  
原红旗 《财经研究》2001,27(3):33-4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原因,得出了不同于国外研究的结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股利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上市公司对以股票股利留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并非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对股利形式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军 《生产力研究》2004,(12):168-170
本文借鉴了西方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对中国2001年和2002年上市A股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以前年度发放过现金股利、资产的收益率及是否临近配股资格线是影响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决策的主要因素;股权集中程度不影响是否发放现金股利的决策。公司在决定每股现金股利的大小时主要依据的是以前年度的股利政策和现有的盈利水平。股权集中程度高的公司不太会考虑现金股利的持续性;低股权集中度的公司则会把当年收益的一定比例拿出来作为每股现金股利发放给股东。公司规模的大小不影响现金股利决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将能够更大程度地直接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分配方式。通过比较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区别及影响,分析中美上市公司对两种股利分配方式的不同选择的现状及原因,据此分别从投资者、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三个角度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对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2005-2009年期间有基金持有的股票现金股利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基金持有的股票,并且基金持股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论证,投资基金根据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出投资决策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形成的原因。首先,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东是偏好现金股利的。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某个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越高,就越可能以大股东的身份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基于MM定理  相似文献   

11.
行业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泰  杨新锋  林川 《技术经济》2011,30(1):116-121
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行业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具有一定影响;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在行业间并非普遍存在;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稳定性;相对于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Reviewing the background of dividend policy adopted by public corporations in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dend policy of public corporation and the state supervisory policy upon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Measures on New Issues of Public Corporations in 2001. We collect all listed companies with dividend distribution from 1992 to 2002 as sample data.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indicate that corporate dividend is affected evidently by the state supervisory policy and different majority shareholders have distinct reaction to governance.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are obviously motivated to maximize their benefits and evade the supervision from the state. At last we propose that supervisory policy of corporations should adopt unambiguous guideline.  相似文献   

13.
派现行为下的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深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派现与控股股东利益转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将现金股利作为利益转移的方式之一,控股股东控股优势越大,公司派现意愿越强,派现水平也越高;派现意愿与公司上市年限负相关,而与上年配股情况正相关;此外,债务和股权制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种利用派现政策实施的利益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文章通过分析碳税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体现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特征的资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研究碳税政策对劳动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验证中国是否存在产生就业“双重红利”的条件.结果表明,总体上而言中国就业需求趋于下降,但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影响有所差异.假如在开征碳税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碳税循环方式,就有可能实现就业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传递盈利能力的有效性,以及与盈利能力增长的相关性。得出,股利政策尤其是现金股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盈利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信号显示功能。上市公司高派现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原来的人口红利出现了转变的趋势,也造成了老龄化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具备了某种可能性,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力供求的逆转可能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推力,而养老金制度的老龄化危机则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拉力。在现实条件下,考虑这一政策对城镇就业的冲击以及劳动力异质性的影响,应该实施渐进缓慢、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司财务理论三大支柱之一的股利政策,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它解决了长期以来因“同股不同权”而带来的公司治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国际上对股权结构主要从股权流通性、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方面进行探究,而我国关于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流通性上,研究表明:我国非流通股偏好现金股利,而流通股偏好股票股利。国外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股利支付水平负相关,而我国则相反。至于股权制衡度,欧洲与亚洲亦得出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We survey the history of carbon taxation, the range of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MBI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the state of the double dividend debate, in order to suggest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o MBIs. Returning MBI revenues as lower distortionary taxes rather than as lump sums raises aggregate welfare, but we favour MBIs which raise little or no revenue, for reasons of political acceptability to interest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he overall case for any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is weaker because of general equilibrium interactions with prior distortionary taxes. Research seems most necessary on quantifying the efficiency benefits of market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 polluters, the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the tax interaction effect, and the various information costs of an MBI, all on a case-by-case basis for different pollutants and places.  相似文献   

19.
股利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信号传递效应、股东财富效应3种股利分配动因与股利决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效应对股利决策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管理层股利决策的动因在于通过股利分配政策影响股票价格.传递公司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内部信息,帮助投资者实现超额收益.增加股东财富。而降低代理成本并不是他们分配股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