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包括波罗的海诸国、波兰、保加和亚、捷克等在内的东欧经济曾繁荣一时。 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东欧经济遭受重创。在全球经济增速显著下滑、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泥滔之际,东欧国家金融、经济形势近期也普遍急转直下,个别国家甚至面临经济衰退、政府信用破产的危险。 目前,东欧经济仍在蹒跚前行。  相似文献   

2.
黄文涛 《证券导刊》2013,(42):92-95
谁来为底特律破产买单 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只是指政府财政丧失了清偿债务的能力,是财政破产,而非政府职能的破产。政府破产和企业破产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入破产阶段的地方政府是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的。与地方政府破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财政重建,就是在对债务集中清理和安排的基础上,使地方政府摆脱财政危机、恢复正常的措施及过程。  相似文献   

3.
希腊政府提出的财政紧缩计划在十分侥幸地得到了国会的投票通过之后,欧盟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也放下了强硬的姿态并向希腊提供了第一轮救助计划中的最后一批贷款,从而使希腊逃过了破产之劫和避免了因债务违约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加重要的是,国际社会针对希腊的债务危局将启动第二轮贷款援助。以让希腊获得充分的喘息和提振机会。不过,外部的不断“输血”能否最终让病入膏肓者站立起来,未来仍充满着许多悬念。  相似文献   

4.
杨廷俊 《理财》2004,(5):48-48
审计部门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卫士。它通过对财政预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形式的审计监督,全方位地监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使政府能够看到经济发展现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审计监督是政府发展经济的可靠参谋,也是打击经济犯罪,规范经济行为的有力武器。所以抓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在持续了10年的强劲增长后出人意料地开始走软,让许多人始料未及。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美国经济将要陷入衰退泥潭。笔者通过对美国长期以来一系列经济隐患问题的分析认为这次经济走软是在技术革新放缓后隐患问题的凸现或者说释放,但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金融体系依然健全,以及政府出台或者即将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此外还具备一些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美国经济将在痛苦的调整之后重新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武盛源 《财政》1991,(5):60-61
提起香港,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处,或称市场经济,其实,香港的发展,是自由经济和行政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到投资上,也是私人财务和政府财政共同进行的,从香港交通事业的过程中,可能清楚地看到这两种投资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在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膨胀必然形成经济泡沫。泡沫的破灭.导致资金链断裂冲击实体经济的运行。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冰岛破产与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源基础之上,论证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上行趋势,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源于此,总体经济才能稳定运行。财务管理是整个经济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使经济结构得到有效的管理,让财务经济管理更加完善。当然,要想使财务经济管理更加完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努力。因此,要想让企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顺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良性的金融、政府协作关系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和谐互动,对金融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县域经济金融的整体运行中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优化经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何优化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失衡;“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使存量资产难以流动;投资增长缓慢,结构调整缺乏财力支撑等。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优化中部经济结构: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科学界定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深层内涵 基于货币产生的金融活动在当今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金融的功用在于它能够及时将各种经济信息反映在金融变量的变动当中,让市场上的各行为主体在交易的过程中加以“消化”,使人们的投资意向被揭示出来,从而使实际资源配置更少地出现浪费,更少地投错方向、减少“沉没成本”,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国将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真正让经济步上稳定持续增长之路可以说,十八大结束后,习李主导的集体领导体系已经确立,由此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已经紧锣密鼓地正在进行。比如说,不仅中央政治局有专门会议讨论2013年经济工作,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2013年经济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浙江金融》2006,(11):1-1
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一经典性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在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在调整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增长等方面起到了明显成效,并将在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次宏观调控切实做到了“抑扬并举,有保有压”,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虽然此次调控使得少数行业受到影响甚至遭受了不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但这是不可避免的“调控成本”。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当前的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金融部门要主动协调与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达成共识,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美国第二大煤矿公司破产,近七成页岩油气公司陷入困境。3月17日,美国最大、全球排名第三的煤矿业巨头博地能源公司宣称或将破产,让美国的“矿业破产潮”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时至今日,美国政府并未对此采取任何“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星罗棋布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不仅赋予了南中国非常巨大的经济扩张能量,而且撑托起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一方宏伟大厦。然而,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以及宏观政策的变身与调整,这一极度活跃的经济元素开始出现非常明显的萎缩征兆:特别是当大量中小企业踏上破产与倒闭的不归之路以及忍痛割断与原有产业集群的经济链条而远走他乡时,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进一步生存状态以及他们未来的经济命运开始强烈地吸引起官方与百姓的敏感目光。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传导财政政策机制的理论与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宫昊 《海南金融》2002,(11):4-7
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也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它是通过政府支出或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完全可以借助于资本市场的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本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市场对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传导,进而对我国资本市场在这一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有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银行监管如何适应监管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勇 《中国金融》2006,(15):47-48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2006年12月11日,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将进入新的阶段。新的环境要求政府进一步转换管理经济的方式,制定经济管理规则和实施管理行为既要考虑本国国情,又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并且符合或参照相关的国际准则和通行惯例。从银行监管来看,既要遵守加入世贸组织时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又要面对银行业改革与开放使政府对银行业直接影响力弱化的现实,顺应环境变化,转变监管理念,转换监管方式,更多地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施有效监管,转变对行政手段和纪律手段的路径依赖,着力提高监管有效性,应对银行监管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选择。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上海经济面临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更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宏观运行环境和微观运行基础等影响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跨入新世纪,上海经济转入新一轮增长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增长转缓和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增长转稳的新特点,上海产业发展也必然面临新一轮结构优化调整的转型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弈地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明显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呈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角度看,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对于农业这样一个弱质产业,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综合措施,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