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凯  徐霞 《现代经济》2014,(Z1):46-49
研究目的:对南京市2006年至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协调发展模型对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协调发展程度由中等协调转向良好协调,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从各指标因素分析不难发现依然存在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客观因素。研究结论:总结出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措施和方法,促进南京市生态城市的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FDI对烟台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指出,FDI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烟台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对FDI流向的政策引导、提高环境标准、完备环保设施、完善监督机制,实现FDI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应,最大程度地发挥FDI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融入城市”的观念已得到城市居民、规划界和城市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支持。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城市绿地建设,探讨城市与自然健康发展,协调共生的原理与方法,对自然融入城市,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建设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是自然状态,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其实质是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本文围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最终在全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主题,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意义和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我们将做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可能是经济文明,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文明更有利于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尽快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产业化,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虽然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可能是经济文明,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文明更有利于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尽快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产业化,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高度,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甘肃省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因此 ,必须确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 ,坚持实行生态规划、政策引导、法律规范、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等原则和举措 ,把我省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生态城市是美丽中国的坚实载体。从生态城市的总体格局来看,城市间分离严重,中部地区城市明显占优,而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堪忧。必须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规划,积极稳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美丽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为指导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城市近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总体向好但城市间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背景下张家界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是"两型社会"背景下张家界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是张家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张家界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矛盾升级、规划管理滞后、城市基础建设落后以及生态创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张家界应抓紧实施全国性的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完成,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生态经济,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争做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着生态城市建设风格千篇一律、生态城市规划执行不力、城乡建设不协调、建设行为短期性、群众参与度不高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因地制宜形成城市风格,树立生态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把城市中心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把农村地区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在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和不可或缺的导向、支撑、驱动、监督作用。通过对丽水市民在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调查,阐述了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市民生态文明素养独有的特点,揭示了当前市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人们已经认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规划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以人与环境共荣共生为核心.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交通的中心,沈阳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在立足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增强沈阳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投资生态环境建设,对实现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人均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工业烟尘和人均工业粉尘三类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即这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资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从资金和制度等方面优化投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目标下城市生态治理的选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城市管理权力的分化,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生态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治理机制的对接。顺应这种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城市形态成为建构生态治理机制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CVM方法和Logistic模型对泉州市市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支付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支付意愿为110.7元/年,并且户籍、居住年限、学历、收入、对泉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了解程度以及市民认为生态文明城市对其自身生活的影响程度6个因素对支付意愿呈现显著性影响,性别、年龄与职业则对支付意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则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就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频频凸显出潜在诸多生态问题。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明确提出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期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当前我国生态住宅创新与城市规划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出发,阐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和生态住宅创新与城市规划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生态住宅创新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新加坡大型住宅区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