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混合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非国有股权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混合所有权方式对国有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外资+国有以及外资+民营+国有的混合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创新投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而混合股权结构中只有民营股东时,非国有股权比例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干预效应,代理效应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主导机制,即经理人观对国企创新问题的解释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普遍具有高股权集中度。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Osiris和CSMAR数据库中国信息技术类全球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集权式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以及非执行董事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绝对集权式股权结构更易形成控股股东的“支持效应”和大股东间“同舟共济”,体现为保守的创新投入和较高的创新产出;相对集权式股权结构更易形成控股股东的“掏空效应”和大股东间“同床异梦”,体现为较高的创新投入和较低的产出。基于中介效应机制的研究表明,非执行董事对创新投入的决策效应不显著,但对创新产出的“监督效应”显著,且非执行董事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职分离能够抑制相对集权式企业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家族企业在相对集权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效应”和“同床异梦”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存在金融资产配置的主业“挤出效应”现象,本文从国企混改视角探讨了非国有与国有股权制衡对“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混改股权制衡度与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当非国有股权占比超过国有股权占比时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抑制”区间内,混改股权制衡度通过缓解代理问题降低了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在“促进”区间内,混改股权制衡度通过激化代理问题引发了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提高。另外,相比长期投资性金融资产,混改股权制衡度主要对短期投机性金融资产的影响更加敏感。当样本为央企时,混改股权制衡度与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当样本为地方国企时,两者仍然为U型关系。混改股权制衡度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U型关系仅体现在商业竞争类行业中。本文的研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国有企业作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主力,其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障碍。以2013-2017年沪深A股进行“混改”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析了董事会配置对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多样性越丰富、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创新绩效越好,股权集中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董事会中行政型董事比例弱化了股权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化了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董事会中经济型董事比例强化了股权多样性和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006-2011年98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不仅对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检验了股权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效率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效率间存在交互效应。具体来说,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制衡与关联担保的隧道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3年~200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木,实证研究了股权结构与关联担保的隧道效应的相关关系,得出对控股股东的关联担保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呈正U型关系以及对控股股东的关联担保与股权制衡度正相关,其他大股东非但不能制约,反而会促进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关联担保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采用大股东对等股权结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云南白药为例,研究云南白药的混改概况、混改动 因及混改路径,梳理云南白药混改前后的财务绩效及股权结构变化,探讨混改中股权结构选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 理。研究表明:采用对等股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短期内民营异质资本的治理效应无法完全发挥,但仍在一定程 度上提升了云南白药的财务绩效,使云南白药的整体发展保持着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77家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在股权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股权制衡度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技术创新部分中介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向混改”不仅意味着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而且可能产生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本文利用初始产权性质为民营企业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以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是否超过10%来度量反向混改,以微利或资产报酬率微增度量盈余管理倾向,进而考察反向混改对盈余管理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向混改与盈余管理倾向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机制性检验表明,反向混改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可以部分地归结为政企关系的加强。异质性检验表明,反向混改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地区,且主要来自于国有非金融类机构的入股。基于具体盈余管理手段的进一步检验表明,反向混改企业主要通过非经常性项目而不是应计盈余管理手段来向上操纵盈余。这一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性质的股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有助于加深对反向混改后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谢众  王昊  戴前智 《技术经济》2022,41(9):24-35
降低国有持股比例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股东持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从政府补助程度与组织复杂程度两个角度出发,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影响后的企业效率指标基础上,构建多期DID模型讨论国有持股比例降低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持股比例降低能显著提高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且有两年滞后期影响效应。其中,减少政府补助程度、优化组织复杂程度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竞争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企,混改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高杠杆风险国企、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国企,混改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入手,探究国有持股比例降低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为下一步混改方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77家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在股权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股权制衡度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技术创新部分中介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带来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会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越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降低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以上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促使议价能力弱的审计师进一步减少了本就偏低的审计费用。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资本结构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琼 《经济管理》2004,(18):34-39
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管理股权和各类投资者性质。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表现为有效的约束和激励经理行为,减少代理问题。从资本结构角度研究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关键是分析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逆向揭示出股权结构是否发挥了治理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公司治理;管理股权对经理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相对而言,法人股东更有利于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企业应该重视创新。同时,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文章选取2016—2021年我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和研发投入均为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显著;研发投入在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想要提升企业创新绩效,需要将适当的股权激励政策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股权结构、股改效应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4~2007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数据,研究股权结构、股改效应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股权集中更有利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行为的控制,从而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有利于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上市公司是否完成股改与代理成本呈显著负相关,且股改完成年份越早,代理成本越低,表明股改效应的确促进了代理成本的降低,且这一影响随时间的推移得到较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带来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会诱发异质性资本冲突,以2014-2019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为样本,基于研发投入视角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发现:①国企混改带来的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②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延长企业债务期限,进而强化债务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作用;③政府透明度有利于强化股权多元化对债务期限结构的正向影响,从而有利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股权多元化的资源效应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期限与研发投入期限匹配度,且政府透明度越高,投融资期限匹配效果越好。该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政府透明度在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存在互补效应,通过股权多元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因此,就因地施策而言,当前应重点推进政府透明度较低地区国企混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承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利用2014-2020年A股上市的国企数据,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产生的股权制衡与委派高管治理与企业自身的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在整体上能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国企混改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受到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据此,文章提出国企混改要注重完善公司的治理体系,合理确定非国有资本的股权比例以及要结合地区实情开展因地制宜的混改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2008-2015年87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EVIEWS8.0对医药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实证结果表明:(1)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地正相关,(2)第一股东持股比例(CR1)、 第三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和(CR3)第五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5)都与公司绩效之间呈现线性的负相关关系,(3)第一股东持股比例平方(CR12)、 第三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平方(CR32)和第五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平方(CR52)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数,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的正"U"型关系.这些结论对国内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多样性作为一种成长战略,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决策,然而当前关于企业国际化多样性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为缺乏。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国有股权比例、东道国制度水平对国际化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效应,东道国制度发展水平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结论丰富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际化研究成果,为国际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2005年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控股的证券公司的绩效要优于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的绩效,第一大股东为民营性质的证券公司绩效又要优于前两种情况;证券公司股东中上市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促进作用;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成弱倒U型关系,即证券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致使公司绩效普遍较差。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套完善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绩效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