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监管规章影响商事合同效力的路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司法对合同无效的认定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违反行政规章等公法规定的合同一般不会导致私法上效力的否定评价,也即行政监管的评价与司法审判的评价各司其职、互不影响。但最高法2018年的两例典型判决打破了司法裁判与行业监管相互独立的局面,两者对金融领域交易的评价标准出现交叉趋同,金融审判呈现监管化的趋势。违反金融监管规章的合同借助"公序良俗"条款被认定为无效可能成为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金融审判的通常做法,但学界对此多有质疑。在"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司法如何平衡公权管制与私权自治,兼顾政策协同与司法独立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加密货币是一类蓬勃发展的依托区块链架构设计的去中心化资产。同时,加密货币市场也伴随着较高的投机性和剧烈的价格波动。考虑到加密货币拥有的内在金融属性以及背后去中心化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潜力,研究加密货币的风险与定价并进行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加密货币市场的价格形成、加密货币的风险因子及收益率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本文对加密货币市场的交易行为及目前的监管政策和框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展望,说明了加密货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中国政府需要在监管体系内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加密货币的价值,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稳定币USDT在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对中国投资者影响极大,存在合规风险、欺诈风险、洗钱等风险和法律监管问题,函需出台完善的法律与监管规制对策。国际比较研究发现,美国按照审慎和功能监管理念,对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进行市场准入、资金托管、反洗钱和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司法机构能动执法加强对USDT的合规规制。文章认为,USDT具有经济学上的货币属性但不具有与法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中国宜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将USDT界定为外币票券,坚持及时性、渐进性和风险发现原则,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构建稳定资产规制体系,推进跨境金融监管创新与协同治理,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加速社会各方面的数字转型,加密数字货币的现实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一方面,加密数字货币是金融市场可能的替代品,其价值日渐增强;另一方面,加密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等问题隐含诸多风险,且呈现风险溢出的基本状态。在此背景下,反思加密数字货币规制路径,形塑技术驱动的监管,完善监管科技的应用,加强对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监管,完善加密数字货币跨境流动监管机制和反洗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数字人民币实现更高维度的治理,探索数字人民币框架下公私合营数字货币增强中国海外竞争力的方案,便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民间金融是经济现象,也是法律现象.从经济发展和法律变迁的背景看,民间金融市场主体培育与法律规制是一项体现私法社会化的制度.文章分析表明,在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过度的自由主义倾向,说明社会对私法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仍有待提高.而与私法社会化伴随的经济民主必然意味着弱者会要求给自己更多的保护,需要法律更加重视合同衡平和消费者保护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制度的建立,民间金融主体投资手段日益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登记备案、一元监管、法律责任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缔约主体适格性的法律风险识别 在缔约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主体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内部法律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主体风险,是指在各种交易中,商业银行自身或其交易对手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是否具备交易的资格要求,即是否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合同法》第九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合同签订环节的法律风险首先可能出现在合同缔约主体的资格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货币、金融与金融体制——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易的角度对现代货币金融理论做尝试性的整合可知降低交易成本是货币、金融制度安排的本源意义。中国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多样化金融形式因其共同的国有属性,使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呈现很强的替代性,从而丧失了二者之间互相补充、共同繁荣的一般意义。同时,国家借方垄断也使风险日益聚集在国有银行体制内。因此,遵循金融制度演化的逻辑,逐步放开民营银行的市场进入和推动民营企业上市挂牌交易具有化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结构与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国际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可兑换性限制,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国际货币惯性与霸权阻滞,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等问题。因此,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有序推动金融市场完善,促进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稳定经济促进金融开放等策略,以期积极、稳妥地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渠道,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本文将探讨如何从金融创新监管,金融创新主体,行业组织和监管国际协作角度对金融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海南金融》2022,(5):63-71
金融监管政策的司法适用是近年来金融领域诸多司法第一案所反映出的裁判趋势.创新先行与法律规定不完备之间的冲突需以能动司法予以化解,加之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强监管"规制格局表明司法一直处于"配角"地位,促使金融司法需与监管态度保持一致.然而相关案例表明社会公共利益和强制性规定的过度介入会侵害私法自治的边界,同时也会影响司法...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底,欧洲议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会与公民自由委员会通过阻止加密数字货币非法流动的新规草案,作为其反洗钱立法计划的一部分。由于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跨境流通性高的特征,对于反洗钱监管与执法工作构成了极大挑战。文章以欧盟最新针对加密货币的反洗钱立法为视角,欧盟将建立兼具“全面性”与“协调性”的反洗钱监管模式,以克服加密货币去中心化与匿名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立足于我国现行加密数字货币的立法缺位、司法实践中认定标准不一、反洗钱监管方法手段不充分的现状,围绕加密货币定性、反洗钱受监管实体扩充、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准入、金融情报机构职能协调、国际监管合作等方面对我国加密数字货币的反洗钱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雪 《浙江金融》2020,(2):69-76
金融资管业务往往通过民事合同的安排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金融监管的目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通过《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金融商事审判机关在制定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如何针对违反监管政策的金融交易合同做出公允的裁判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合同法第53条3、4、5款的适用空间为何,以及金融商事审判如何在现行法的框架内防范实现风险防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狄克春 《现代金融》2023,(4):36-41+35
由于我国虚拟货币政策有所保留、文义本身抽象等原因,行政监管、司法实践对政策理解执行不尽统一,社会公众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误解。当前我国虚拟货币行业监管要点可以概括为:允许持有、风险自担、限制交易、禁止经营。因此,虚拟货币不是违禁品,但也不全都属于虚拟商品,其交易行为并不当然无效,一般不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户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金融科技技术。作为其应用形式之一,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潜在风险,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均高度重视、密切跟踪研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应用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目前总体认为,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否实现大规模推广并产生变革性影响,还有待观察。数字货币按照发行主体可分为私人和法定数字货币。对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各国普遍认为其不是法定货币,并持续向投资者提示相关交易活动风险。对与私人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业务,各国要么严格限制或禁止,要么按照业务属性纳入现行监管框架,主要涉及以数字货币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品交易、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等。此外,各国普遍认定首次代币发行(ICO)为一种公开融资活动,多数国家将其界定为证券发行行为。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各国均予以密切关注、积极跟踪研究,但多数国家尚未提出实质性的具体发行计划。本文认为,针对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者应遵循"技术中立"原则,按照金融业务本质实施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及时对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穿透定性",防止冒用"技术"名义违法违规开展金融业务;加强对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的监管,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外包风险和其他操作风险的管控;同时,持续加强跟踪研究和监测分析,做好专业知识、人才队伍、政策措施等方面储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离岸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岸金融市场近几年来在世界上发展很快,成为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方面,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是在市场所在地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按照市场机制,从事有关境外货币存放和借贷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同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特定的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活动和交易中介等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同际金融市场的独特性质.1、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2、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客体是以境外货币表示的货币资金.3、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境外货币存放借贷活动.4.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从事离岸业务活动的各类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和证券公司等,是离岸金融市场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6.
虚拟货币洗钱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对虚拟货币洗钱手法也没有进行类型化总结.本文分析了虚拟货币洗钱固有风险的来源与特征,并对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方法进行了类型化总结.虚拟货币固有风险主要源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排和点对点交易方式.其固有风险的特点包括:匿名性可以隐藏交易主体身份,点对点交易可以规避监管,非面对面交易增加交易监测难度,交易无国界导致其容易游离于各国主权监管之外,交易方式多样便于隐秘资金链条.我国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手段简单直接,并未刻意使用过于复杂的隐瞒、掩饰技术;而国际上常用的洗钱方法相对复杂和专业,包括暗网洗钱、混币洗钱、利用监管洼地洗钱、分层洗钱、金钱骡子洗钱五种.按照2019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制定的国际反洗钱标准,一国或地区可以自主选择禁止或允许虚拟货币,如果禁止则必须有效打击,如果允许则必须有效监管.在政策层面,我国应当密切关注有关洗钱方法的变化,进一步打击非法交易所,以切断交易渠道;同时注意利用国际反洗钱合作机制获得国外合法交易所的反洗钱信息,以增强打击跨境虚拟货币洗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金融海啸的实质是美元泡沫的破灭,未来全球货币将进入一个相当漫长的汇率平衡过程,作为日益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具有国际化的内在迫切性。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我国完善的离岸金融市场。但离岸金融市场所蕴含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因此,如何对离岸金融市场加强监管,避免其风险的发生就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问题。文章从构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入手,在分析离岸金融市场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法律监管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虚拟数字货币作为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发展速度较快,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然而,我国缺失有效的行政监管,“一刀切”的禁止态度不利于我国虚拟数字货币创新发展,监管主体职权边界不清晰使数字货币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而跨国交易更是增加了数字货币监管难度。因此,我国有必要适当承认私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建立多元共治的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行政监管的改革,促进虚拟数字货币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文章概述了虚拟数字货币的厘定,分析了虚拟数字货币的监管现状与问题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银行系基金公司与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诞生是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发展的重大突破,依靠银行的强大优势,加之良好的组织结构选择,银行系基金公司广泛参与金融市场,增强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与价格的联动性,必将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作用。本文从微观主体与经济变量传导机制来说明银行系基金公司提高货币政策传递的效应。同时,银行与基金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可能导致内部的风险传染与外部风险溢出问题,要求监管层面上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诞生是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发展的重大突破,依靠银行的强大优势,加之良好的组织结构选择,银行系基金公司广泛参与金融市场,增强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与价格的联动性,必将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作用.本文从微观主体与经济变量传导机制来说明银行系基金公司提高货币政策传递的效应.同时,银行与基金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可能导致内部的风险传染与外部风险溢出问题,要求监管层面上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