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中国1981-2010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在短期和长期内均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但其促进作用不大显著,且长期影响较短期影响更显著。并依据实证结果,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从国家政策、产业选择及人才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使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4-2014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法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省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但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对外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竞争、资源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是促使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并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多共同点,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海外投资的投资结构和投资绩效上却落后于印度。今后,我国应不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投资产业结构、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研究近十年新疆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疆地区2011~2020年对外经贸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和T-检验实证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存在互补、促进关系,特别是出口额,并提出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替代和互补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别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及分区域、分行业的贸易平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尚不明确;中国对不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贸易平衡效应存在差异;中国制造业、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贸易失衡。基于此,可从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角度,就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已经成熟。结合山西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科学地确定山西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准,准确地在不同目标市场投资不同的产业,一方面可以在获取先进技术的条件下促进山西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向国外转移成熟及长线产业,优化山西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和对外直接投资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作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对中国就业情况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是缓解就业压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和总出口的平稳性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制成品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总出口之间分别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接着建立起了两个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制成品出口,制成品出口的增加不是引起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不是我国出口增加的原因,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的计量模型进一步度量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在利用日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日本对华投资与其对华贸易规模不相称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加谨慎 ;中国将与东南亚国家为争取日资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要加大吸引日资的力度 ;二是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三是要对日资加强产业投资导向 ;四是要引导日资投向我国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外资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产业结构和利用外资的关系。文章剖析近年泰州市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但是也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外资由集中在制造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并举转变;科学规划先行,加强外商投资引导;提升服务,大力优化外资软环境三点措施,促进二者良性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备受关注。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利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在2011年下降的原因。此外,通过出口与投资相互促进的关系,比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出口额占全球比例的情况;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占固定资本形成比例的情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优化外汇储备的作用,综合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保持增长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讲,境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众多联系渠道,对一些国家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互动关系。然而,利用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进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均暂无长期的稳定关系,说明现阶段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与驱动机制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所得税减免为主体的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调整外资政策,实现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水平、减少税负不公等负面影响,是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看,对外商投资企业从全面优惠到行业优惠的政策调整,既考虑到了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的作用,又兼顾到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解决我国利用外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是现阶段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惠政策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采用最小二乘法、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1999年1月—2009年2月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时问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之间存在着明显正相关性,且新增的外商直接投资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用。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外商的直接投资能否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能否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投资,两者究竟是怎么样的关系?对FD I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G 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并根据1985—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FD I)与中国GDP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中国经济增长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使用CEPII中BACI-HS02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质量-调整"价格法测算了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选取2007~2016年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借助OLS法以及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将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扩大工薪差距,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工薪差距也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其中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为缩小工薪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应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所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近年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之俱来的是其通过对品牌、技术、股权、市场的掌控来实现对我国整体行业、关键行业、地区产业的控制,进而对国家产业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