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的非均衡分析和西方“非均衡分析”在非均衡的含义、方法体系和政策涵义等诸多方面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非均衡分析是全面的、辩证的和具体的;而西方非均衡分析在本质上是局部的、静止的和抽象的。对于两种非均衡分析在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应用存在若干误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一在西方国家,均衡理论始终是主流经济学说的重要基石,而均衡理论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瓦尔拉和马歇尔完成的。瓦尔拉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而马歇尔则探讨和论证了局部均衡理论。由于瓦尔拉把其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化了,因而形成了所谓“瓦尔拉均衡”或“瓦尔拉定律”的说法。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思想是:假定企业单位的生产条件不变,企业单位的规模都是最适当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历史经验,在批判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均衡取向。首先,依据均衡与非均衡概念的新古典含义,重新界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方式与非均衡方式。其次,通过分时期实证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政策原则和实际绩效,进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与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比较研究。最后,说明基于市场深化的中国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及其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均衡学派”及其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一、非均衡学派“非均衡学派”是相对于“均衡学派”而言的。这里的均衡是指瓦尔拉斯(Walras)均衡,即通过价格调节而实现的经济的一般均衡。因此,有人将“非均衡学派”叫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由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实质是在价格失去完全有效的调节职能的前提下市场通过对经济人的数量配额而实现的均衡,故该学派有时也被人称为“配额均衡学派”。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张萍(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中,利率平价论是阐述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对一国货币汇率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学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金融市场实行严格管制,利率与汇率均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与调整,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受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两种基本分析范式。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包含一个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非均衡及其相应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组成的理论体系。依次对应的是: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局部均衡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静态一般均衡和动态一般均衡及以之为基础的宏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与现代均衡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均衡理论是涵盖所有均衡和非均衡形式的、统一于价值规律的、逻辑一致的辩证体系;其均衡的具体途径和内容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量的方面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8.
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走向了古典均衡理论下的政府不干预和非均衡理论下的政府强力干预两个极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财政资源实行了计划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在保证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问题,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按照"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要求,对财政资源实行了非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等社会经济问题。为此,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以"五个统筹"的提出为标准,财政资源配置政策进入了非均衡协调时期。所以,非均衡协调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在社会经济运行的非均衡发展常态下,通过非均衡手段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对袁志刚教授的《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型问题探索》进行了评述。本书评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视角,从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性转型与社会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本书的思想理路及其对中国问题的意蕴。由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结构性的,本书的方法和发现对于中国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1995,(3)
<正>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二、传统体制是以力求均衡发展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则以非均衡发展为基本特点.它包括地区发展的非均衡,不同经济形式之间发展的非均衡,企业间发展的非均衡,个人收入分配间的非均衡.15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非均衡发展的直接结果.但是,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之后,也常常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经济能否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三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论战中,建立在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兰格模型就显示:如果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当局充当瓦尔拉模型中喊价者的角色,根据供求平衡的原则;以“错了再试”的方式建立起一套均衡价格,社会主义经济就会像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一样,能够达到帕累托  相似文献   

12.
非均衡部门增长的成因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均衡部门增长的成因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田晓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国立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市场体制全方位“挂钩”的战略转折中,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部门间的非均衡增长也在加剧,而最引人注目的非均衡部...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理论述评及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兵 《经济管理》2002,(22):86-91
行为金融学研究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为现代金融理论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本文介绍了其研究主题: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非有效市场及其理论基础。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如过度反应、外围效应、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而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对此做出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 宏观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简称非均衡理论)的出现使整个西方经济学有了一个突破性进展。这个理论产生于凯恩斯的宏观理论结构,但又不局限于凯恩斯分析的范围。它把凯恩斯理论中所包含的非均衡的分析方法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结构形式加以扩展和延伸。在最近十多年中,宏观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发展不仅描述了具有西方制度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动态过程,而且也逐渐扩展到具有东方制度特征的计划经济的领域,因为后者往往具有更典型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的特征。此外,非均衡理论还被广泛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因此,它正在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形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晓华  陆华 《经济地理》1998,18(4):27-32
分形理论由美国科学家曼得尔布罗特(B.B.Mtllldelbrot)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与耗散结构论、混饨论一样都是近二、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现已在包括地学在内的众多领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用分形理论刻划自然界中一些不规则、不稳定和具有高度复杂结构的现象,已经收到了异乎寻常的效果,这些应用不仅促进了分形理论本身的发展,而且深化了对纷繁复杂地理现象特征及其内在成因机制的认识。而就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已有应用和研究现状来看,该领域许多学者对新兴的分形理论仍很陌生;同时,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  相似文献   

16.
理性预期:理论、政策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分析范王榜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1937~)教授,获奖的主要理由在于他在发展和运用"理性预期假设(REH)"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标志...  相似文献   

17.
周尚意  龚丽娟 《经济地理》2000,20(4):1-5,71
二战后,非均衡理论迅速发展,并被各国政府纷纷用之指导其区域规划,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简要阐述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进而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和经济扩散的空间过程,并利用转移一份额法分析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实行非均衡战略的效果,发现上海这一区域“增长极”的经济发地全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融合的理论,文章在阐述传统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评析,以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均衡与非均衡:基础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式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同总量问题比较起来,当代中国的结构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更为深刻、更为长远的。无论结构变迁中重点产业的选择基准的技术难度有多大、掣肘因素有多强,我们认为从宏观的高度审视有两点是可以明晰的:一是基础产业的发展;二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理论模式分析中探寻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均衡与非均衡:基础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面临的共同任务就是摆脱贫困,由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迈进。可是在这一进程中又面临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经济基础薄弱和发展资金短缺,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发展的恶性循环。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发展经济学家在选择发展道路时,曾经提出过两种相反的理论模式: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 1、基础产业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初。均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尤其是在基础产业部门和一般加工制造部门之间)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地得到发展,以此彻底摆脱贫困状况,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创立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人  相似文献   

20.
张祥晶 《经济地理》2011,(9):1414-1420
2005年中国在业人口总体、第一、三产业人口分布相对不均衡,第二产业人口分布较不均衡。1982—2005年集中指数变动表明,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三产业人口保持相对不均衡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人口分布由相对不均衡跃升为较不均衡。相对于1982年,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提升。2000年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在业人口分布的相对偏差度在1%以下,东、中、西部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9%以下,南、北方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4%以下,表明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具有内在合理性;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影响的贡献度为65对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