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海尔的产品创新流程,探索了非技术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识别出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五大非技术要素——市场、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提出了非技术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指出五大非技术要素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创新才能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
以大量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献为基础,从生态系统角色的角度分析创新企业的作用和特点,通过界定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企业的概念,分析繁殖者、饲养者和利益相关者三个生态系统角色的特点和作用,来帮助创新企业准确识别自身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为创新企业的实践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企业竞合的主要形态,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赋能作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针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2000-2022.06年的1593篇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享、高频词时区划分、热点词聚类和突现词辨析等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中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的进展、演进路径,讨论其内涵外延和基本理论,展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外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在时间上并不同步,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随后由起步期进入平稳增长期,再到高速增长期,而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先后经历了萌芽期、渐进期和高速增长期;其次,中外研究均体现了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设计治理、过程治理到产出治理的基础理论逻辑;最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科技创新责任治理、区块链治理、知识产权安全治理等问题是共同关注的前沿动向,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丰富治理机制和治理研究方法、聚焦治理主体以及动态化治理问题或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多变的创新环境下,企业之争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为了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需要深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绩效等问题进行回顾,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研究者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由异质性相关利益主体联结而成、以协同创新和共生演化为准则的价值创造系统.对浙江省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现状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创新驱动因素主要源于自有技术驱动和用户驱动,创新活动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有创新人才不足、研发资金短缺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基本处于初级到中级水平的运行状态,大部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还远未显现出来.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验证了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从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科技金融机制以及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生态系统,是由平台主导企业提供基本创新架构并与其它相关企业及关联机构组成的网络组织,企业间网络关系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基于企业间网络关系分析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的成员、联系、结构及功能特征,讨论网络结构变量对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省30个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数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强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主导企业、系统内伙伴企业密度、企业本地化以及企业异质性4个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系统内伙伴企业互惠性和居间性与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关系不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保持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静  李瑛  于建平 《技术经济》2020,39(8):43-50
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基于CSSCI(2003—2019年)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V软件梳理国内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热点包括“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范式”“协同创新”“耦合”,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状态;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创新生态系统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型创意产业的作用;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多维度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风险冲突及治理的研究,目前只停留在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方面,主要侧重于静态视角,鲜有文献从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动态视角,并结合创新生态系统驱动主体领导企业考察风险防范和治理问题,而后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构建了领导企业治理的创新生态系统由契约规则到关系规则演化路径分析框架,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初期领导企业主导的契约治理到成熟阶段关系治理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演化过程,基于领导企业治理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包含契约规则主导的协同创新到契约规则向关系规则转换的创新网络形成再到由关系规则主导的开放式创新3个阶段,该过程以领导企业借助创新生态系统规范化设计完成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互动、协同为主要形式。治理重点从企业间契约治理向领导企业主导的对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关系治理转移,契约治理则转化为由领导企业主导以网络化设计为基础的关系互动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两大典型创新生态系统iOS与Android案例进行回溯,从演化基础、演化路径、演化方式和演化动力等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可为中国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策略选择是不同的,通过博弈模型的假设,分析了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模式选择。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模型假设看出,竞争与合作策略选择是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在市场上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其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即选择不同降段的创新模式来实现各自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桂华 《技术经济》2007,26(5):38-41,94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树立“人是创新主体”的理念;其次要营造“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的氛围;第三要挖掘“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第四要形成“激励人才积极创新”的机制;第五要培育“和谐合作创新”的团队。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独具自身创新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层,包括企业创新哲学、企业创新道德、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企业创新目标和企业创新风貌等。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在全球创新环境下的缺陷和现状,综合分析了诸多影响因素和原因,通过强化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建设,构建了以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为基础的新型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源,也是其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则使企业创新拥有了新型的 "战略武器",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推动创新之机制,以求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示, 并进一步丰富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剑  梁樑  邱昊 《技术经济》2008,27(10):21-26
本文对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区域中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并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了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得出了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混合纳什均衡解。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受区域内的企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本文借鉴软件行业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成熟度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和等级特征以及每一个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其次,根据技术创新过程和关键过程域,基于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活动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需要根据评价出来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创新模式的选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不同,可以选择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模式组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是对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迎合了新的市场需求.为了了解虚拟企业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6-2012年间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期刊分布及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1991年开始虚拟企业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以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组织科学、管理评论及管理学会杂志等期刊载文及被引频率较高.利用Cite Space Ⅱ软件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发现虚拟企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包括:如何构建企业联盟?虚拟企业绩效分析的角度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知识管理、信任机制以及利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构建协同式虚拟企业平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利用353个企业的样本数据,从异质度的4个维度——技术异质度、市场异质度、文化异质度和管理异质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中合作伙伴异质度对企业的两种创新模式——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但对利用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异质度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文化异质度负向影响利用性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异质度负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但对两者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征、内涵基础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分析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低下是制约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构建适合创新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以保障创新思维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绿色创新发展道路已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发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成为重要选择。本文基于我国A股2010—2020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QFII持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驱动效应,且QFII持股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投资效率两条路径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均可在QFII持股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本文为提升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新的激励机制,同时为我国QFII制度改革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