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直"不见动静"的艺术品保险市场,因外资保险公司的加入而变得热闹起来.法国安盛集团旗下的安盛艺术品保险与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联手,宣布进入中国艺术品保险市场,该公司的介入能否推动国内艺术品保险市场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保险公司的关注。截止2001年9月,在中国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已达到21家,全球著名的保险公司已在华设立代表处200余家。随着中国成功加入 WTO,将会有更多的国外保险公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12年,保险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外资保险公司已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以来,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从6家增加到目前的61家,其中,24家是中资,37家是外资,外资保险公司已占半数以上。外资在华保险公司总资产从1999年的4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97.8亿元。目前,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已经增加到15个。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保险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放开国门,外资保险公司必将大量地进入中国,这将导致中国保险市场上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主体之间将构成一种新的市场结构格局。由此在国内广泛引起了"外资保险公司是否会压垮中资保险公司"的学术之争。中资保险公司不会被外资保险公司压垮,同台竞争反而促进了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吸引、留住保险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大量涌入,国内保险业将再一次面临人才冲击.国内保险企业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加速人力资源管理,加速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保险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我国GNP的快速增长,商业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相对较低,保险市场欠成熟,因而外商保险公司抢滩我国保险市场的呼声愈来愈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正确客观地分析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抢在我国加入WTO和外资保险公司大举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之前,有效地拉动我国商业保险需求,以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实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虽未直接站在市场的聚光灯下,但其对于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了对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汉再上海分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自去年以来,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提速,接连迎来政策利好的外资保险公司纷纷抢抓机遇,推动自身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与发展。作为"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虽未  相似文献   

9.
张鑫 《中国外资》2003,(4):16-17
<正> 2003年2月初,外资保险迎来了中国第一张保险经纪牌照和第一张保险公估牌照。美国怡安保险集团获准与中国粮油食品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而英国GAB罗便士国际保险公估集团公司则成了首家获准在华筹建独资子公司的外资公估公司。 从等待到获得许可,从获得许可到公司正式开业,这中间有多少路要走,也许只有外资保险公司自己能说清楚。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拓荒的热闹,其背后的寂寥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为我国保险业的发祥地,目前在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市民的保险意识等方面均居全国领先地位.中国加入WTO后,上海也将成为各外资保险公司的必争之地.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必将引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方向.值此时机,上海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即将推出上海保险市场景气指数可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保险市场的全球化正在悄然进行着,过去很多封闭的市场正在向国外开放,近几年,快速成长的中国保险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进入。近一段时期,在国内,一种声音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那就是,在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走进来”的时候,中国的保险企业也应当  相似文献   

12.
无湘不成军,湖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目前湖南保险市场保险主体为十家,其中财产险公司五家,寿险公司五家,加上为数不少的专业代理公司,还有太平、中华联合等多家保险公司,对湖南市场虎视眈眈,貌似平静的湖南保险市场蕴涵着汹涌的波涛,随时将会打破目前的格局,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竞争将无处不在.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保险市场的承诺,保护的市场将逐步取消,中国保险业要按照世界保险服务规则进行深刻改造,外资保险公司也会进入湖南,湖南保险市场将面临异常激烈、十分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化竞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保险市场的开放,中国的保险业出现了飞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大量资金、先进技术流入的同时,中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到底如何?在竞争力方面,中资、外资保险公司各自的表现如何?以"2011年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将"中资外资"这样一个定性的概念用数学上定量的形式表现在数学模型中,进而分析定性因素"中资、外资"对人身险公司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旭东 《甘肃金融》2003,(10):27-29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5.
张小龙 《时代金融》2008,(12):20-21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5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经营地域的限制也同时取消,这意味着外资保险公司将凭借其雄厚的资产规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混业经营的市场模式抢摊中国市场,而中国保险业虽然在保费收入方面较快增长,但是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上仍然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中国保险业在保险展业、承保、理赔等环节上与外资公司相比差别不大,但是在资金运用上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保险业资金的出路不畅已成为制约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为什么保险业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效率低,指出我们要加强监管,走一条渐进式的保险混业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入世”将催化国内保险市场主体的激变,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届时,大批的外资保险公司将陆续登陆中国,以自己出资或购并的方式设立子公司,经营各种保险业务。外资保险公司还会以参股、控股的方式进行保险投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逐步增多。因此,国家会加快审批制度改革,修改完善《保险法》,降低注册资本,鼓励建立更多的保险公司。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破产或被收购另一批保险公司为了共同的竞争和发展需要,会进行资产合并或订立攻守同盟,从而实现保险资产的分化重组,促进保险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入世最早全方位开放的一个行业,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82家,集团6家,资产管理公司5家,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42家,外资保险公司40家。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收益逐年下降,如何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保持我国保险公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险市场,世界的一块宝地 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早在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登陆上海时就已拉开了序幕.只是此后9年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入境受到许多限制,能有幸进入中国市场的只有26家外资公司和2家外资中介机构.其他外资保险公司不得不在门外仰天长叹.当中国正式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便迫不及待地蜂拥挤向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就在中国入世的第一天,就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年末岁首之际,从权威部门传出消息,又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2家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据悉,尚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这一大批公司可以说无时不在做着抢占中国保险市场的美梦.  相似文献   

19.
保险业如何面对中国加入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日中美双边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披露出的信息中得知,中国除了对美国开放农产品、电信、金融、民用航空市场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美国开放保险市场,允许美国的保险公司到中国开设分公司或与中国的保险商合资设立保险公司,而且合资开设寿险公司,美方所占的股份从第一年的50%提升到第二年的51%.对非寿险公司,允许在加入时外资可占51%的股份,并在两年内可成立合资子公司.加入WTO后不在数量上对合法外资保险公司设立限制.外资产险公司的承保范围也将由目前局限于三资企业扩大到所有产险业,五年后允许外资涉足占保险利润八成五的团险、健康险和养老险,五年后取消试点区域限制.这样的协议条件可以使美国保险公司完全享受到国民待遇,在合资的占比上更得到了优越于民族资本保险公司的股东占比条件(国内股份保险公司各股东总额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十),相信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各有关成员国所订的开放保险市场协议的陆续实行,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保险》2015,(3):66
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于1984年10月,是研究保险科学的学术性群众团体。现有团体会员82家(含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以及与保险有关的院校,科研单位,外资保险公司驻上海代表处),个人会员三百余名。《上海保险》杂志作为上海市保险学会会刊,由各会员公司协办,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保险专业月刊。根据保险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学会先后成立了精算专业委员会、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学术委员会,积极开展保险理论研讨,推动保险理论学术研究,促进上海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