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瑶  赵新梅 《金卡工程》2010,14(4):210-210
本文针对营业财产含义的界定、性质与特征、构成、转让以及我国营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实践展开阐述,浅析了营业财产法律制度中的相关问题,以期完善我国公司、企业立法中的营业财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如今跨国婚姻大量出现,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涉外夫妻财产关系争端.我国的现行立法对此只做了简单的规定,远远不适应解决现在日益复杂的争端的具体需要.本文仅从涉外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方面着手,根据涉外夫妻财产制的准据法原则,进行立法完善,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薛晴 《时代金融》2008,(7):98-100
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网络虚拟财产侵权问题。当前我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制度还不完善,遏制网络虚拟财产侵权,强化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网络虚拟财产概念,分析了其财产归属,接着分析了我国常见的网络虚拟财产侵权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华芳 《金卡工程》2009,13(6):73-75
当虚拟与现实碰撞时,虚拟世界的虚拟财产在现实世界如何界定和保护,这一问题在网络技术及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的解决思路是:先分析虚拟财产的三大基本属性,提出了虚拟财产的债权本质和物权特征,然后运用债权物权化的原理得出虚拟财产是债权凭证的结论。从法律保护的层面而言,分析了我国目前对虚拟财产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提出虚拟财产要得到法律保护其本身还存在着价值难以确定、归属存在争议、举证困难等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金融》2007,(3):57-58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它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物权法属于民法的一部分,是以规范财产归属关系和保障财产归属秩序为任务的财产法,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前提,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我国建国以来,在民事立法上先后颁布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法律体系,尤其是随着《合同法》的颁布建立了较完善的债权制度。但是我国一直未能形成一部统一的民法典,特别是对物权制度缺少明确的统一的法律规范,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很不相适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论继承权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汉玲 《金卡工程》2009,13(4):74-74
关于继承权的本质,从被继承人的角度观察,主要有家族本位说、死后抚养说、意思说、无主财产归属说四种见解。综观四种学说,笔者认为,我国继承法对继承权本质的理解,应确立以意思说为主,无主财产归属说为辅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现在的离婚率比前些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因夫妻个人的婚前财产在婚后归属不明确而引起的离婚也日趋增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来解决,因此,尽快制定对婚前财产公证进行强制办理的法律规范是必要的,将婚前财产公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婚姻当事人及第三人的财产...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息窗     
经过六年系统研究,由法律专家起草的我国第一部规范财产归属关系的法律——物权法草案现已出台。物权法草案规定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凡合法取得的财产,不分公有私有,均予以平等对待,一体保护,无高低贵贱之分。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在对这部法律草案进行进一步研究、讨论。草案是由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目前亦有升级之势。但我国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方面的准备工作却略显不足,在刑事立法等诸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对我国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完善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中国的反恐现状、不足及完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与某些发达国家一开始就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私有财产总数巨大、国家控制的财富相对较少不同,中国的情况是:集体财产和国有财产等"公有财产"数量非常巨大,任何私有财产都无法"富可敌国"。正因为"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之间存在着这些巨大失衡,因此,当前立法对私有财产和集体财产、国家财产进行平等保护,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  相似文献   

11.
李晶晶 《金卡工程》2008,12(10):64-64
近几年,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关于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大量纠纷及其法律解决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国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进行来探讨,借此对虚拟财产保护的立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黄佳 《海南金融》2012,(10):79-81,88
金融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多变。就我国目前刑事立法而言,将其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中,这种分类模式导致了刑事立法分类依据的不统一。在对各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方式参考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学者提出的刑法分则小章制模式,作出适合我国的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依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侯立新 《财会学习》2007,(11):13-16
所谓<物权法>,就是明确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归属问题.就如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明确了一个经济实体的净资产归属一样,<物权法>要明确的是全体国民对国民财产归属,即物权归属的问题.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对物权及其归属做出了如下描述:物权是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马茜 《时代金融》2013,(8):99-100,10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产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管理和处分也日益复杂,夫妻财产关系不再简单。为了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为了协调夫妻个人利益和婚姻共同体利益的冲突,婚姻合伙视野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卢湘炎 《金卡工程》2010,14(3):242-24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人在线网络游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网络游戏出现的纠纷的频繁发生,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已成为纠纷的焦点之一。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如何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也是众说风云。笔者拟从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并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价值的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的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立法、司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丽萍 《金卡工程》2010,14(3):212-212
婚姻不仅建立了夫妻之间的身份关系,而且也会随之出现他们间的财产关系。因为家庭生活总是要有持续的物质财富保证,所以夫妻财产关系在其共同生活中显得极为关键。本文主要就我国现行夫妻财产约定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建议。期待我国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苏晓敏 《金卡工程》2010,14(9):213-214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完善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笔者在探明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概念及沿革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缺失,提出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淼淼 《金卡工程》2009,13(4):132-133
由于虚拟网络及虚拟财产属新兴的事物,法律尚未对其性质、法律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在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过程中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其实理清虚拟财产的性质、地位几方面内容是解决网络虚拟财产保护问题的关键。因而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虚拟财产的性质及虚拟财产权的性质几个方面对网络虚拟财产做一个梳理,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网络运营商与网络用户之间的利益,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立法、司法、完善民法关于物权、知识产权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可以为我国司法保护提供一些务实而又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信托制度产生于英美法系,信托财产被称为信托关系的核心。文章在阐述了信托财产的基本概念后,即明确"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就是"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圈定了文章的研究范畴。文章详细比较了两大法系对信托财产权利归属的不同解释和不同学说。着重分析了所有权不能属于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的任何一方。提出在信托法律关系存在期间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信托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科技的兴起,网络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财产犯罪却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对我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从其犯罪特征来看,网络犯罪不仅是传统意义刑法上的财产犯罪,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点。这使得现今的刑法很难对网络财产犯罪进行有效的规制及预防。虽然我国针对网络财产虽不乏理论研究,但在实践中对网络财产的保护还是极度匮乏的。以技术、立法等手段来控制网络财产犯罪已经被世界各国在实践中普遍使用,这将帮助我国结合具体国情,建立完备的网络财产刑事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