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尽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相似文献   

2.
宁德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比如辖区内古田县早在公元609年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首创银耳瓶栽和银耳袋栽,食用菌生产在全市迅猛发展,到现在食用菌栽培品种、产量规模、科研水平和营销网络位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宁德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但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也出现了供求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问题,使得食用菌发展遇到了瓶颈,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主要基于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对其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析,以此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合作经济》2004,(12):F003-F003
吉林省金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吉林省食用菌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新型企业。具有指导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技术开发、培养食用菌技术员的能力和研制食用菌生产设备的能力。他们有多年的食用菌培植经验和较高的食用菌培植技术;有较强的研制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的能力和生产食用菌、生产设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云南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十一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坚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栽培食用菌并进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五个十"工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发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6.
福建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在厦门和漳州两地,文章在分析厦、漳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基础上,探讨了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贺明 《魅力中国》2014,(21):392-392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二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对这些病虫害,要有针对性地用各种方法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1、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现状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1.7万吨,产值超过1400亿元,出口创汇24.07亿美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3.7%、10%和37.8%,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据调查统计我国食用菌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县有500多个,亿元以上县1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万人,涉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是1978年经国家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为部级直属食用菌专业研究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优秀科研院所。研究所成立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食用菌资源保护,引种驯化,菌种选育、保藏及食用菌栽培、保  相似文献   

10.
磐安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业是磐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磐安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流通大县和出口大县.食用菌产业既是一项传统特色产业,也是一项低碳朝阳产业,更是一项富民惠民产业.发展食用菌效益可观,大有前途.要充分认识自身具备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再造新优势,通过上下合力,强化举措,大力发展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新型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把"中国香菇之乡"的品牌打响、产业做大. ——利用良好生态,再造生产优势.磐安生态环境良好,四季气候分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食用菌生产发展.然而,作为国家生态县、浙江重要生态屏障区、四江水源保护地,决定了磐安产业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借助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未来磐安食用菌要向生态型产业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资源,有效发挥食用菌生物转换的功能,变废为宝,推广适合本地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针对目前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要立足自然条件、物质资源、产业基础,采取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加大自我投入等各项有效手段,切实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磐安成为全国重要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浙中最大商品食用菌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近日出炉。该规划对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到2015年,云南省食用菌产量力争达到36万吨,年产值接近100亿元,将食用菌的产、供、销与旅游大省的特色相结合,建立起包括栽培、生产、加工、餐饮、旅游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体现产业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广水市吴店镇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多种优势,但目前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还较低,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粗放,精深加工能力欠缺,没有本地的知名品牌。提升吴店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要在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大国,仅蘑菇罐头出口就达到14万吨,居第一位,香菇、银耳、黑木耳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同全国形势一样,近几年来,辽东山区食用菌生产有了快速发展,但规模与效益还不尽人意。如何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化,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一、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加快辽东山区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1.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县乡财源建设的好项目。香菇、滑菇等食用菌生产,以木屑、秸杆、食品加工业的废弃物为培养料,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变废为宝的特点,有利于加快山区…  相似文献   

14.
刘靖宇  张化楠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37-142
基于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通过“钻石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国23个省份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规模是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市场需求条件是影响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与食用菌生产强省相比,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在市场需求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上仍存有一定进步空间。因此,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规模优势,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提高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菌种优良化、质量标准化、功能多元化、销售品牌化、资源循环化、服务社会化为方向,打造食用菌强省为目标,促进食用菌产业从脱贫产业向致富产业转变,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菌草技术     
由于世界各地香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主要用林木、麸皮和米糠等为培养料,加之林木原料的培植周期长,因而制约了菌业的大规模发展。“菌草技术”利用世界各地极为丰富的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代替林木、麸皮和米糠栽培食用菌和药用菌,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废料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该技术在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木生菌和草生菌的区分界线,突破了菌、草、牧等学科的界限。1996年3月10日国家科委、福建省科委组织专家验收、鉴定认为“菌首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是食用菌栽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濒林矛盾’,对…  相似文献   

17.
据第18届食用菌国际会议的消息,2011年,全国食用菌栽培规模超过300亿袋,消化农林副产品3125万吨左右,总产量超过2500万吨,食用菌的市值已超过棉花,占种植业总值的5%,成为粮油果菜之后第五大农作物,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8.
张树义 《发展》2012,(3):40-40
一、发展现状 古浪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年粮食播种面积在70万亩以上,畜禽存栏130万头(只)左右,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牛粪、麦草等主要原料;南部山区海拔较高、气候阴凉、空气清新,非常适应食用菌的生长,发展反季节食用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古浪县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南部山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 无论是我省的山区还是沿海,自古以来就有生产食用菌的传统。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食用菌生产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依靠科技增效益,走出山门找市场,开始探索一条“场户结合、工农联动”的发展路子。在一个时期里,我省食用菌以“种类多、产量大、质量好、创汇高”而闻名海内外,被人们誉为我国生产食用菌最多的省份。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初期,我省食用菌生产开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第六大种植业。食用菌产量逐年上升,目前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年产量的70%以上。我国食用菌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