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底开始,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上市公司相继发生财务丑闻,美国资本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为恢复投资的信心,拯救美国资本市场,2002年7月,美国国会颁布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保护法》,由于此项法案是由参议院民主党议员萨班斯和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奥克斯利联合提出的,又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  相似文献   

2.
鲁桐 《中国外资》2002,(9):40-42
<正>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著名大公司接连发生财务丑闻,其造假手段之恶劣,后果影响之严重令人瞠目结舌。美国公众对企业财务和股市交易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正如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哈维·皮特所说:“依靠财会业自行管理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上下正酝酿一场公司治理改革。 经济丑闻频频爆发 安然事件,被誉为华尔街上世纪90年代最具爆炸力的丑闻。2001年10月17日,安然公司公布季度财务报告,其利润由2000年的100O亿美元突降到亏损6.38亿美元。调查表明,安然公司自1997年以来虚报盈利6亿美元。不久,美国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记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博弈分析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1年美国爆出能源巨人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以来,美国华尔街引发了一连串的财务丑闻。2002年5月,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美林公司因“不适当的咨询”,受到1亿美元的重罚;2002年6月,美国电信业巨子世界通信涉嫌作假金额高达38亿美元;2002年6月,美国科技业著名企业施乐公司虚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1年美国爆出能源巨人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以来,美国华尔街引发了一连串的财务丑闻.2002年5月,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美林公司因"不适当的咨询",受到1亿美元的重罚;2002年6月,美国电信业巨子世界通信涉嫌作假金额高达38亿美元;2002年6月,美国科技业著名企业施乐公司虚报高达6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2002年7月,全球三大制药公司之一的默克公司虚报收入1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从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宣布破产到美国第六大有线电视公司阿德尔菲亚公司因夸大收入受调查而申请破产;从施乐公司5年来虚报收入64亿美元到2002年6月美国第二太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宣布:通过内部审查.发现过去5个季度公司的现金流量,数额超过38亿美元……一个又一个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浮出水面,而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安然、世通等大公司欺诈事件的发生,使美国公司财务会计丑闻不断升级,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正是在此背景下,2002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被称为美国自颁布《证券法》(1933年)、《证券交易法》(1934年)以来,对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标志着美国证券法律根本思想从信息披露转向实质性管制。  相似文献   

7.
魏莎  傅璇 《国际融资》2004,(5):53-55
安然等一系列公司会计丑闻2002年震惊了美国市场,而欧洲的平静也在一年后被打破。2003年2月24日,荷兰零售和食品业巨头一皇家阿霍尔德公司(RoyalAhold)公开承认,其在美国的子公司美国食品服务公司多报了2001年和2002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李小健 《会计师》2010,(9):73-74
<正>一、问题提出的背景2001年美国的安然公司因会计造假致使破产事件让世界震惊,但是随后又相继爆出了世通等一系列的财务丑闻,同时也对美国的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在此之后,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由美国参议员萨班斯和美国众议员奥克斯利联合提出了一项法案,并于2002年7月30日,由美国总  相似文献   

9.
李芳  王松 《理财》2003,(9):48-49
2002年底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刚刚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底人物奖”,今年3月29日TCL通讯就发布了名为《关于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整改报告》,向投资者透露出有关TCL通讯2000年虚增利润4952万元、少计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财务造假行为,以及内部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惊人消息,引发了TCL通讯的财务丑闻。一、TCL财务丑闻分析当TCL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TCL通讯刚刚拿出一份2002年的出色年报时,该公司在2000年的财务丑闻也随之显现出来———TCL通讯2000年年报称赢利达2000多万元,但经调整后,实际亏损…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底开始,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上市公司相继发生财务丑闻,美国资本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拯救美国资本市场,2002年7月,美国国会颁布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由于此项法案是由参议院民主党议员萨班斯和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奥克斯利联合提出的,又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海外上市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必经阶段,遵守上市地证券监管法律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行惯例,国际资本市场之间互相借鉴先进监管理念和监管措施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无论国有银行是否选择在美上…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导报》2004,(4):77-77
已倒闭的美国电信业公司--世界通信(Worldcom,现称MCI)前总裁埃贝斯遭到欺诈罪起诉。世通公司2002年7月宣布破产倒闭,传出高达110亿美元的财务丑闻。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财会业的震荡及财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最近,正当美国经济结束衰退逐步复苏和全球经济开始恢复增长的重要时刻,安然公司因虚报收入东窗事发而破产,施乐公司在过去五年中,也夸大营业收入达64亿美元,世通公司造假竞达71亿美元之多。这一系列财会丑闻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拖累,加强对财会违法惩处的呼声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对如何加强会计、审计、评估等行业的监管进行了反思,有的已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一反以往政府不干预会计服务的态度,布什总统于去年7月30日签署了《财会行业改革法》(即《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该法除了对企业财会行业标准进行最严格的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一直是国际上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尤其是1990年代末的东亚金融危机和近几年美国的公司丑闻更加深了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而言,如何结合实际,构建出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无法逾越的、意义极其重大的研究课题。在中国,银行业占据了90%以上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界对公司治理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最初的学术概念已演变为当前银行和企业改革实践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薄弱给全球带来的教训是沉痛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入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是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公司丑闻也再次凸显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一分为二地评价“华尔街丑闻” “华尔街丑闻”给美国经济以迎头痛击。先是2001年被《财富》杂志排在全球500大企业的第16位的安然公司(Enron)在2001年10月被暴露出多年来一直对自己的财务数据大做手脚,不得不申请破产,随后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电讯业巨头世界通讯公司承认夸大盈利达38亿美元、6月办公设备制造商施乐公司被审计出虚报收入额可能高达60亿美元、药品制造商巨头默克公  相似文献   

16.
杨松令 《会计师》2009,(8):8-10
<正>一、百年通用一朝走向破产二十一世纪对美国来讲可谓是多灾多难:"9.11"恐怖事件使美国本土遭到攻击,美国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安然公司倒闭、世通公司的破产、众多大公司爆出的财务丑闻以及由  相似文献   

17.
毛乾梅 《金融会计》2006,(12):32-33
一、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2001年底,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核查体系的严重缺陷。针对上述公司失败事件,美国国会在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公众公司的外部审计师们创建了一个广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从美国的安然公司破产到世通公司的财务丑闻发生后,美国政府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s—Oxlc Y,简称《萨班斯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行了修订,并对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以及证券市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法案主要侧重于对财务年报信息披露的内控机制测评,要求企业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负责任,同时加强了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以及对上市公司欺诈行为的刑事惩罚力度。它的颁行使公司治理责任升级,并导致了公司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模式的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引言近年来,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因"财务丑闻"导致公司破产的事例。2001年11月,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安然事件"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例。6个月后,世界通讯公司再度爆发丑闻,由此造成了美国338家上市公司总计4093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同样地,在国内,也出现了"银广夏”、“亿安科技”、“蓝田股份”、“中航油事件”等坑害中小股东的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各方对审计机构诚信问题的质疑,同时引起了人们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思考。究其原因,内部审计的缺失不可不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公司治理已经由一个起初的学术概念演变为当前金融机构改革实践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薄弱给全球带来的教训是沉痛的。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入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2001年以来,美国和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公司丑闻则再次凸显了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此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陆续颁布了《银行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增强银行的透明度》等一系列文件,提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公司治理失败的案例在中国也屡见不鲜,这从反面印证了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