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涛 《投资与合作》2011,(11):52-52
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增长,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立导产业升级是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要相互适应是相互促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伊始,全国各地都纷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并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归纳为三个结构,即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内外结构、区域结构与城乡结构的联动调整。因此,"十二五"时期应该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战略抓手和基本推进路径,优先推进。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我国目前已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等较完善协调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为东部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带动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后起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与这三个城市群(圈)相比,在产业结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的现状,然后分别从产业结构比例不平衡、产业同构化、主要产业缺乏竞争力这几个方面详细论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虹 《中国外资》2013,(20):252+254-252,254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意识、缺乏健全的区域经济发展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存在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然后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法律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以及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卢则杰 《时代金融》2013,(24):113+126
我国的经济实力、整体生产力迅速提高,区域经济结构得到快速调整,特别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取得初步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并不能与快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已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从主导产业、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技术进步等四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探讨对本地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李晓 《中国外资》2014,(2):134-134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项目突破年"、"项目服务年"活动,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位置来抓,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体制,强化工作措施,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有效壮大了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了投资环境建设,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银行总分行制的纵向管理与地区经济的横向发展之间,难免存在不相适应甚至矛盾的地方,天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金融的支持功能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相匹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区域金融协调体系及创建路径的探讨,主张建立"机构+市场+政策"的区域金融协调体系和"纵向+横向+交叉"三个层次的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并分析了构建这种体系、机制的路径选择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战略性产业概括为体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意图,具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等特征,是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具体表现为活动要素、企业组织、生产者服务和公共资源的"四化",对可能存在的市场失灵进行了剖析,比较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种定位方式,得出各地选择"专业化—一体化"是最合理的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城市与城市群城市是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区域经济学更关心的是如何从经济角度界定城市的特征。城市的特征。一是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聚集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比,城市产业结构往往处于较高的阶段,领先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三是开放性。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  相似文献   

11.
解决区域发展非协调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亟待扭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破解区域发展中的各种"非协调性"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切实依靠政府来主导,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我国地区间经济交往的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衍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在行政区划、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不适应性,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因素.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即调整行政区划、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重塑府际关系、创新区域管理运作机制等,才能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瓶颈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3.
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但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无法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得到有效改善,政府干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引导区域经济分工布局和梯度有序发展,为此需要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导向的财税政策体系,具体包括财税体制、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公债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九个市州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问题依然存在。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在认清本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各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把提升工业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主线;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带动本地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功能,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税收视角看工业化: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可以作为整个经济的"了望台"。从税收规模、税收增长、税收构成等方面的分析,能揭示税收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剖析湖南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得出如下结论:可以从税收视角去把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工业化程度;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不仅对经济发展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从政府财源的角度看,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博  赵森杨  罗荣华  彭龙 《金融研究》2022,506(8):18-37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随模型设定、代理变量、估计方法更改而发生变化。(2)从时间维度上看,基础设施的服务期限较长,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累加,即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省际间存在市场分割,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省内强于省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发达区域。(4)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提升区域内互联性,促进了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应同时考量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差异;此外,制定地方债务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增长(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长三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现状、金融业发展演进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探讨了促进长三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随着我国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新的契机。随着国家新一轮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以及未来沿海中小企业逐步向该省梯度转移,现有资金融通渠道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足,其作用及影响难以持续性满足未来河南省投融资的总体需求。新时期如何认识这种民间借贷形式,以及如何合理引导它的资金融通功能,进而培育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拓宽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渠道以满足本地企业与沿海转移企业的协调发展,成为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4-201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量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均能对房价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东部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更高,产业优化较好,为房价的稳定提供了长期支撑,但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