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纠纷民事案件不断增多,特别是不法分子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伪造银行卡,并使用伪卡盗取持卡人资金,持卡人发现资金被盗后起诉银行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发案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伪卡欺诈类案件还出现了对银行尤其是发卡行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一是欺诈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2.
2005年,在经历了美国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引发的震惊和国内银行卡短信欺诈案件带来的不安后,正逐步接受和熟悉银行卡的国人在安全用卡、保护持卡人自身信息安全方面的神经紧绷起来。与此同时,利用磁条卡安全漏洞进行银行卡欺诈的案件仍不时侵害着持卡人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安全用卡,在与伪卡、盗卡交易的博弈中保护持卡人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使用卡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得到合理的解决,让持卡人有个放心、安全的交易环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银行业处理争议交易的专家,他们在介绍了争议交易的处理机制的同时也对持卡人安全用卡提出了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家》2016,(4):108-109
再便捷的支付手段,如果不安全就难以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前不久在315央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晚会上曝光了一组涉及支付安全的诈骗行为:不法分子以低价促销为诱饵让受害人在被改造的POS机上刷卡或扫描指定二维码,借此获得银行卡卡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后,再复制银行卡进行伪卡交易。最新一期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伪卡交易已成为最常见的信用卡欺诈损失类型,占比56.3%,欺诈损失金额也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经历了美国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引发的震惊和国内银行卡短信欺诈案件带来的不安后,正逐步接受和熟悉银行卡的国人在安全用卡、保护持卡人自身信息安全方面的神经紧绷起来。与此同时,利用磁条卡安全漏洞进行银行卡欺诈的案件仍不时侵害着持卡人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安全用卡,在与伪卡,盗卡交易的博弈中保护持卡人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使用卡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得到合理的解决,让持卡人有个放心、安全的交易环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银行业处理争议交易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风险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银行卡的外部欺诈风险,如利用伪卡、假卡、冒用卡、盗用卡交易及持卡人本人的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我国银行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发卡行、收单行、特约商户良性运转的瓶颈。我国银行卡业务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银行卡争议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因银行卡签名引起的争议纠纷。本根据一起冒用借记卡的民事诉讼案件,结合工作实践,立足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对这一问题及银行卡签名争议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交易短信验证码,以及信用卡有效期、校验码,都是涉及账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信息。传统磁条银行卡因为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复制,安全性能低,导致遭盗刷案例频频发生,伪卡欺诈犯罪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7.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4,(6):12-13
银行明年停止发行磁条卡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工作,以全面提升银行卡安全交易水平。避免由于金融IC卡降级交易可能产生的伪卡欺诈风险,为2015年我国银行停止发行磁条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银行卡盗刷已成为银行和持卡人心中的隐忧. 近年来,全国各地及海外出现多宗银行卡盗刷案件,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三种判决:一是银行承担全部责任,持卡人不承担责任;二是持卡人承担全部责任,银行不承担责任;三是银行和持卡人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至于判案结果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种,它们的判案依据分别是什么?甚至如果判案结果是第三种,那么具体的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而事实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可依,国家也尚未对银行卡盗刷此类案件单独立法,也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判例.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央行于2014年2月发布了第三期《银行卡欺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了单一欧元支付地区(SEPA)中23家主要的银行和卡组织提供的基础商业数据,包括4B、美国运通、法国巴黎银行、欧洲万事达、JCB国际、欧洲VISA等,内容涵盖区域范围内各国银行卡欺诈案件数量、欺诈交易额和交易总额等。无卡交易欺诈态势及对策银行卡欺诈总额整体水平有所上升。2012年SEPA区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全国34亿张银行卡都要换成金融IC芯片卡?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部署关闭降级交易的目的,说的更加直白透彻一些就是为了安全——我们使用的磁条卡如果被知道了卡号、知道了密码,就有可能做出一张完全相同的伪卡,而金融设备对此是无法识别的。对金融IC芯片卡而言,即使知道它的卡号、被掌握了密码也无法造出一张伪卡来。中国银联人士介绍,通过使用金融IC芯片卡关闭降级交易渠道,就能够有效避免伪卡欺诈,避免对银行卡的测录、盗刷。金融IC芯片卡自推广以来进展  相似文献   

11.
卡作为便捷、快速的电子支付工具,为广大持卡人带来了方便.但是,如果出现卡丢失或卡信息泄露等情况,银行卡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冒用,给持卡人带来资金损失.资金损失应由谁来承担,当事人之间多有争议,此类纠纷在银行卡民事法律纠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我国银行卡立法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对各方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有关责任的分配认定受法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这一现状不利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关责任划分亟待明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郊区银行卡业务风险苗子有所出现,因银行卡业务发生的经济纠纷、诉讼案件有所增加,银行卡业务潜在风险有所上升。分析我行银行卡业务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风险:(一)外部欺诈风险。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当前郊区银行卡业务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银行卡外部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外部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银行卡存款被盗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银行卡存款被盗取典型案例和法院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就存款性质、案件性质、举证责任的承担、责任分配等值得银行关注的相关法律问题,认为银行业应对提高银行卡交易的安全性及目前盛行的“保护弱势群体”观点进行审慎思考,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卡伪卡犯罪一直困扰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东南亚国家金融IC卡的普及,中国大陆成为伪卡集团实施犯罪的重点区域,由此带来的持卡人与发卡银行之间的民事诉讼纠纷案件逐步增多。本文结合海南省2010年以来审结的银行卡民事案件特点,分析其增多原因,并在立法、金融IC卡推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及有关调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防范银行卡欺诈风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卡的申领、发放、交易过程中,由于客户、特约商户以及银行对风险认识及防范上不足,致使银行卡欺诈纠纷时有发生,欺诈手法不断翻新,范围不断扩大,在给客户和银行造资金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的声誉和银行卡的推广带来影响。笔者通过对当前银行卡欺诈纠的调查分析,试图从国内学者较少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角度揭示银行卡欺诈的风险和交易主体责任,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维护交易主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胡小平 《金卡工程》2003,7(11):11-12
欺诈风险是银行卡主要的风险之一,是指不法分子利用被盗卡、遗失卡、伪造卡或以不正当手段从发卡机构骗取银行卡进行消费、取现或获取服务及进行虚假交易而形成的、使银行及商户蒙受损失的风险,其特点是形成风险的可能性大,风险点多,发生及得逞的案件多,损失大,而且这种风险正呈扩大和增大之势。那么,怎样有效防范银行卡欺诈风险呢?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银行卡立法和司法中急需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卡欺诈案件实际,尝试就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银行卡各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升级的魅力     
银行卡为什么要喊出升级的口号呢?这是因为当前伪卡和欺诈犯罪等日益猖獗的银行卡犯罪令银行卡业界伤透脑筋,而应对银行卡犯罪的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便是以IC卡取代磁条卡。银行卡犯罪难以控制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磁条卡技术自身存在缺陷,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盗取磁条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吴朝平 《海南金融》2014,(6):49-53,81
本文系统性对国内银行卡民事纠纷相关法律条文与部门规章进行整理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学术资料检索等手段,对银行卡风险责任分配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实考察,发现当前我国银行卡民事责任立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立法层面没有就银行卡民事纠纷的赔偿机制进行明确规定、部门规章虽有部分规定但立法层级较低且与司法实践脱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从规范银行卡民事纠纷司法审判实践、合理分配持卡人与银行双方责任两个方面,提出健全完善银行卡民事责任分配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鑫盈 《金卡工程》2008,12(11):47-47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理论上源于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明确其概念是研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出发点.明确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从我国今年司法实践的情况来认识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对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