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简论所有制与股份制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所有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两者存在性质和地位的不同。股份制可以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我们不能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同公有制形式等同起来,从而否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这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也不能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同公有制性质等同起来,从而推导出股份制就是完全公有制性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特别是国家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排除现行公有制形式这一深层障碍,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塑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其主要思路是:第一,国家所有制的存在范围以“市场失灵”领域为主;在体制上要变目前“一级所有、分级管理”的模式为“分级所有、一级管理”的模式。第二,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国家把股权逐步转让给社会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以此建立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共有制。第三,集体所有制企业大部分改造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相似文献   

3.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不同资本并非同质不同量的关系,将“公有制形式”泛化以及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泛化,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混合所有制不能泛化为公有制,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股份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但性质上不能简单等同于公有制。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而在理论上和政策上第一次彻底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公有制实现形式由“二元”模式转变为“多样化”模式,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由国有制转变为股份制。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5.
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好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股份制做了理论的阐述,提出股份制既可被资本主义采用,也可被社会主义采用,关键取决于控股权为谁所有;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这一理论认识,落实为国企改革的指导性方针,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问题是。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还须要有它的“实现形式”?为什么股份制能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原有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 多层次、不平衡性,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股份制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第一,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其性质决定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一些人反对股份制,其理由是认为它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他们把股份制简单地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只看到两者在表面上的一致性,而看不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性质辨析——兼评有关股份制性质的几种观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围绕股份制的性质,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新公有制论,把几乎所有股份制企业都定性为公有,只不过在前面加了—个“新”字;①项启源等学者则反对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②认为只有国家控股的、实行按劳分配的股份制企业,才是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9.
不要把股份制和公有制对立起来——兼与项启源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党中央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关于股份制的理论讨论又兴起一个高潮。焦点是股份制的性质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不从性质上把股份制与公有制区别开来,国有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制时,就有可能丧失公有制性质,“成为隐蔽的、渐进的私有化的捷径”。这种观点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股份制与企业形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第4期先后发表了厉以宁教授的《论新公有制企业》和于金富教授的《公众股份制是我国现阶段一种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两篇文章,其内容都涉及到如何辨别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如何看待改革中不同类型企业性质,如何选择公有制企业形式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经营方式与财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即股份制本身不涉及企业的根本制度“姓公”或“姓私”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个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它作为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对企业制度会不会产生影响?为什么会以及如何影响财产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形式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把形式和本质等同起来,就会模糊对本质的认识;如果只看本质不看形式,或者只看形式不看本质,把二者割裂开来,就容易产生片面性,不能全面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我们学术界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的研究,往往容易出现两种偏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商品生产的形式混同起来,以商品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时,只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不研究目前还存在的商品生产形式,甚至把它看作资本主义性质的,从而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立起来。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形式,进行分析和对比,这对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每种所有制都有自己的实现形式。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存在着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把公有制本质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认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公有制本质的变化;二是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凝固化,认为不仅公有制的本质不能改变,而且实现形式也不能改变;三是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单一化,认为公有制只能有一种实现形式;四是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已有三大理论模式,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实行单一社会所有制的“一元模式”,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经典模式;前苏联斯大林提出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二元模式”,这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模式;我国改革20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主张公有制应有不同类型、多菜式和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多元模式”,即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创新模式,它是一种即坚持马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作为产权组织和资金流动形式,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我国近些年来对国有企业进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有意探索。下文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一、关于股份制的社会性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常常把股份经济同资本主义划等号。担心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会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事实上从股份经济的历史起源,我们即可看到,股份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而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股份经济并无阶级性,它是一个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经营风险和对资本不…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讨论须走出传统理论的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正在就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展开讨论。其中一方把股份制企业视为“新公有制”企业;而另一方则反对这一观点,认为股份制只带来资本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谈些个人看法,或许可为这一讨论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完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经济基础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统一与结合的经济。公有制能否与商品经济结合?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所构造的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国营的实现形式,由于利益主体的单一性和管理形式的直接性,与商品经济是相排斥的,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产品型行政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同市场调节是不能结合的。在传统体制下虽在一定范围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那也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的形式;即便如此,也还受到传统思想和行政性的一些限制。因而,这些交换实际上已失去市场本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学界对所有制问题展开了新一轮激烈讨论和冷静反思,焦点集中在两大问题上:如何理解混和所有制经济;如何判断股份制企业所有制性质。目前学术界对于既有公有资本(国有资本或集体资本参股)又有非公有资本参股的股份制企业(A)和没有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参股的股份制企业(B),并没有取得共识,对其所有制性质及其能否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争论非常激烈。为了便于讨论,把上述A称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把B称为“公众股份制企业”。当前,对这两种股份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的争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1·泛公有制论。认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目前流行的股份制是公有制或是实现形式的理论作了分析,尤其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三种论断分别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无论哪种观点实质上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也没有消灭剥削,所以公有制不宜采取股份制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不是讲所有制性质(即不是讲公有制、私有制),而是讲所有制的形式,或者说社会经济活动投入的组织形式。因此,私有制可以实行股份制,公有制同样的也可以实行股份制;资本主义发展股份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股份制。股份制是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