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础设施的投资金额巨大,运营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社会资本的出资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对加拿大多伦多艾格林顿线城轨项目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6号线两个PPP项目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设计风险分担机制、设置参与和退出渠道、制定PPP融资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经验性规律。从PPP融资合作的经验性规律看,针对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资本合作效率低的问题,应强化PPP融资合作的规范化及社会资本投资保障,促进PPP融资的"混合化"以降低资本投资风险,关注PPP运营以提高资本合作收益,促进PPP融资运作创新以提升资本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并结合经验数据发现:在国际贸易中,民营经济是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融资约束和行政垄断双重瓶颈制约了民营企业发展,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被扭曲,社会福利损失.最后提出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突围”,必须和打破行政垄断结合起来,尽快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概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卿 《经济论坛》2014,(10):88-9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改革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这为PPP模式的运用和发展确定了政策基调。PPP兴起于上世纪末,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管理模式。PPP中融入了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其鲜明特点是合作各方是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伙伴关系。从国内外诸多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PPP的成功运用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拓宽融资渠道、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全球公共产品的形成和发展。全球公共产品几乎囊括了涉及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具有全球溢出效应的物品和制度。同时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使得全球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除了需要国家层面、国际层面的相互配合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融资工具来支撑。那么,如何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共同生产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和机制,如何看待分析这些融资工具的种类、效率以及当今融资不足的原因,如何应对和解决全球公共产品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等,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建设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和使用效率,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与管理能力的不足与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从PPP融资的角度分析了该融资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PPP融资模式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可以加大对私人投资的吸引力度,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本文在介绍PPP融资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基础设施领域项目PPP融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对策,旨在拓宽城市基础建设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种合作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PPP项目融资的特点,然后结合项目融资特点,介绍了PPP项目融资的信用结构.最后,文章指出,构建完善的信用结构是PPP项目融资成功的前提,作为PPP重要参与方的金融机构,应该尽早参与PPP项目论证、准备和采购工作,以确保顺利推进PPP实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大。为了推动我国城市的大力发展,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国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作用,加强政府、民间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压力。然而,基于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以及参与方众多,项目运行将会面临更多的融资风险。文章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参与方提供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申宏瑛 《时代经贸》2007,(4Z):167-167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私营企业在对我国GDP的贡献度,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科技创新领域,创税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规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备等原因,私营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PPP模式可以使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既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又为私营企业开辟了融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姬春艳 《生产力研究》2012,(4):130-131,241
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当前针对不符合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夹心层"推出的保障性住房。由于融资渠道狭窄,且受政府财政资金的约束,其建设推广面临极大困难。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大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成为关键问题。作为地方政府能做的是推进金融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文章从西方国家保障性住房的经验出发,借鉴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经验,探讨公共租赁住房PPP模式和BTR模式运作,并分析两种模式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I seek to put social provisioning into perspective with regard to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issue in capitalism. My analysis rests on an institutionalist-Minskyian endogenous instability assumption and maintains that monetary/financial stability is a peculiar public good or specific commons since it concerns all of society and its viability in time, not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private financial relations. Consequently,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tability becomes essentially a matter of public policy and requires the intervention of public power in order to prevent finance from becoming a public “bad.” This result relies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ivate “normal” goods and ambivalent/transversal money (and related financial relations). I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a public organization and tight regulation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rkets, when standard equilibrium models assume that social optimum and stability can be provided by private self-adjustment and market prices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分级提供各种地方性公共品 ,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共同需要。但是 ,政府提供并不等于政府生产 ,更不等于政府垄断生产。中国现行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主要缺陷是地方政府以及公共部门的过度垄断。按公共品生产与提供、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分开等原则 ,打破垄断 ,有序地向国内外开放公共品生产市场 ,大力推进公共品生产的市场化 ,形成“公”与“私”以及各自内部的竞争 ,将有助于提高地方性公共品供给效率 ,增进公共福利 ,并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巨灾风险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应对方案是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巨灾风险的公共物品性质这一社会特点出发.论证了保险市场和私人自愿供给的消极性.提出应对巨灾风险时政策干预和引导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金融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公共部门(主要是提供私人品的公共部门)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了其中存在的政府失灵,揭示了其根源在于政府目标的错位,在于缺乏公共需求对于公共供给的决定机制和信息互动反馈机制。由此导致了以政府目标为基础的公共部门的边界经常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我们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效益目标最优化所决定的公共部门边界的基本命题,以此作为评价政府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由于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边界不清还必然导致混合公共部门的价格扭曲,在合理界定两者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约束条件和不同范围内的放开行业准入,引进多元化的竞争方式,能够增加公共供给和缓解供给不足,形成合理价格的均衡基础。  相似文献   

15.
稳定与效率:中国金融业市场退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金融业机构的扩张和市场退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制度条件下形成和演化的,截止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处理好金融稳定、金融效率与社会净福利的关系是我国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快我国金融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改革是提高金融效率和实现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 public or private orientation of pension systems in the light of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which has underscored the difficulties and contradict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system.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which public or private pension systems are embedded, are key components when assessing their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Particularly, private pension systems are intertwined with financial markets, while social insurance-based pension systems are linked to the labour market mechanism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British and French pension systems, as “archetypes” of private-oriented and public-oriented system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relying on the market and private pension schemes, and the second on mandatory social insurance.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risis has upheld the founding principles of the public (French) and private (British) pension systems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both systems have strengthened the role played by means-tested benefits and minimum pensions for low-income groups to offset the weaknesses of one or the other system, as emphasised by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河北省在财政收入竞争上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公共服务提供水平较低,从而其财政综合竞争力处于劣势。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应“以厚税基—低税费负担—高公共服务”为基本政策取向,以非财税手段吸引流动性税基为战略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吸引民间资金对地方混合性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贷歧视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信贷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计算中国信贷歧视的福利成本。计算结果表明,信贷歧视大约会使整体社会的福利损失增加62%,其原因在于信贷歧视加剧了民营企业的产出波动并进而放大了通胀波动。本文进一步对比了不同货币政策下的福利损失,发现信贷歧视均会产生福利成本。据此,本文认为信贷歧视必须予以破除,从而消除信贷歧视带来的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9.
财务舞弊成因之综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公共商品属性、利益驱动、公司治理失效等是滋生财务舞弊的内在原因,而市场机制的缺位、信 息需求的不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道德约束的弱化是促成财务舞弊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始人自身特征的异质性,文章研究了家族创始人职业经历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家族创始人具有企业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相比,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财务杠杆更低,短期借款占比更小,现金持有更多,且连续三年采用低杠杆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地,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不确定性越高,家族创始人公共部门职业经历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正相关关系越强。此外,家族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会计及市场业绩均更好。研究表明,家族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财务决策更为保守,原因在于这类家族创始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较高,使企业更易形成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文章从创始人职业经历异质性的角度发展了家族企业财务保守成因的研究,以及管理者个人特征与企业财务决策关系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投资者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