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陆杰  吴梦云  张济建 《商业研究》2006,(16):153-155
转型经济条件下,国企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短期化行为,直接影响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在分析EVA及其激励效应的基础上,探讨国企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国企实施EVA业绩评价体系,激励经营者行为长期化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涛 《中国市场》2010,(22):36-38
激励约束机制是发挥国企经营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为基础,从薪酬、控制权、声誉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所面临的困境,从国企内部治理、薪酬激励、绩效考核和经营者的市场化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怎样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角度出发,分别从经济性、非经济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建立激励机制的有效方法以及从法律制度、产权、产品市场和对国企经营者的考核四方面分析了建立约束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经营者"领军"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国企又好又快发展大局。指出从改进经营管理者才能评价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绩效评价与待遇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借鉴民企经验和营造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对称的社会氛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受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所制约的,莱些制度的缺陷导致经营者为了获得近期的利润采取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种行为,忽视了企业长期战略的规划.这种短期化行为与企业战略的冲突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经营者在研究开发活动中的行为分析我国经营者产生短期行为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财务危机与“所有者缺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务危机(Financial distress)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而我国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所致。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多种经济成份的迅速崛起,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更趋激烈,留住人才成为国企改革的大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激励不足、方式单调,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配比不协调等。应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激励措施和建立健全对国企经营者的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贺娜 《商业研究》2002,(6):105-107
我国国企问题关键在于委托———代理制中的“症结” :一方面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不是所有者本身 ;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代理人管理制度 ,以及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这些问题使得国企改革进程缓慢 ,难以达到规范委托———代理制公司的效率。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要实现所有者补位 ,以及完善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其中约束机制中首要的是取消经营者干部身份 ,实现职业化经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何种激励计划能够被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的经营者共同认可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在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基础上,防止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有效地引导和约束经营者,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使得经营者得到满意的利益回报。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通过“EVA激励基金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安瑞娟 《商业研究》2001,(4):121-124
在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不到位;新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乏规范性;对国企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诸多症结的存在,使国企改革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资本的人格化,使资产对增值的追求转化为国企经营者对利润的追求;企业董事会统筹决策并选聘经营者;建立、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各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健全、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无疑是国企走出困境、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践过程中切实可行的思路和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赵军 《商场现代化》2005,(22):22-23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何种激励计划能够被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的经营者共同认可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在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基础上,防止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有效地引导和约束经营者,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使得经营者得到满意的利益回报.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通过"EVA激励基金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何种激励计划能够被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的经营者共同认可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在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基础上,防止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有效地引导和约束经营者,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使得经营者得到满意的利益回报。基于经济附加值的激励计划可以通过“EVA激励基金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 ,目前虽已基本实现脱困的目标 ,但实现质的飞跃任重道远。为什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此低 ?这固然有经营者自身素质、国企的特殊性及经营环境等问题 ,但更关键的是财务机制问题。要解决国企的治理结构 ,关键在于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构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激励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对有较高人生目标经营者的激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家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地位不会变化,而是要向市场中的有益成分学习,不断提升活力。作为国企的领头羊,国企经营者的作用至为重要。如何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建立和健全与市场经济形势和要求配套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机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是推动解决国有企业诸多矛盾的根本手段。本文从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机制的现状入手,对存在问题加以阐述和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契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励约束机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组织相比,由于体制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面临着多方面的特殊因素,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建立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报酬契约模型,为国企激励约束机制的改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贺琛 《中国市场》2012,(14):36-37
我国国企破产实践中存在的上级主管部门的种种行政行为的失当,以及同时扮演着社会管理者、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司法者三重角色的不良现状,是我国国企破产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关键原因。本文中,笔者通过一则案例的引入,层层剖析了当前上级主管部门在国企破产程序中的角色定位之偏差,进而对规范我国国企破产中的行政行为,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雷荆耀 《北方经贸》2001,(10):28-29
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提高经营者的素质,解决经营者现行任免方式;还必须彻底改革分配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尽快实行个人财产申报。只有强化内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企效率低下的问题,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8)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为股权激励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股权激励机制通过物质补偿、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权效应以及声誉机制使人力资本产权得到了实现,但仍存在产权不明晰、缺乏经营者选择机制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市场选择经营者、建立并完善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都是企业制度中的约束机制。其中,监督机制对企业经营层来讲是一种被动的约束,而激励机制则是一种积极的约束。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经营者自身目标和企业目标的融合,从而有效地激发经营者的行为。完善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有效财务治理的前提,只有来自市场、公司权利制衡和业绩评价的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协同运作,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才能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